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2)二轮专题复习 物理实验 电学实验 练习内容摘要:

1、押题训练(二)1(2012江苏四市联考)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 值约 18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 E(电动势 3 V,内阻约 1 );电流表 (量程 0,内阻约 );电A压表 (量程 03 V,内阻约 5 电阻箱 R(阻值范围 0,额定电流 1 A);开关VS,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应采用下面给出的_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图 1(2)下表中记录了电阻箱阻值 R 及对应电流表 、电压表 的测量数据 I、U,请在图A V 2 坐标纸上作出 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电阻 U 1次数 1 2 3 4 5R/ 8 12 16 20 24I/A )此实验中电阻 R x 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2、_(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1)由于待测电阻阻值较小,采用电流表外接;由于电流表量程太大,需要给待测电阻并联一可读出电阻值的分流电阻,所以选择电路 A。 (2)利用描点法作出 图象,根据电路图 A,利用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规律,U / ,解得。 对照图象,图象在纵轴截距的倒数为待测电阻阻值,即R 1。 (3)因电压表 的分流作用,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应为 ,因此测得的 11)A(2)图象见解析3)偏小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 、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 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 3、测多用电表,量程为 60 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 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 完成下列填空:(1)仪器连线如图 3 所示(a 和 b 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 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 a 为_( 填“红”或“ 黑”) 色;(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 3 中多用电表、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 4(a)、(b)、(c)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图 3_,电流表的读数为 _阻箱的读数为 _;图 4(3)将图 3 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 保留3 位有效数字)(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解析: 4、(1)根据所有电器“红进黑出”的一般原则,对多用电表有,电流从红表笔进入多用电表,电流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表,由于设计电路图中 a 表笔接在电流表的正极,故电流经过多用电表从 a 表笔流出,故 a 表笔为多用电表的黑表笔。 (2)欧姆表读数为 R;电流表读数为 I53.0 阻箱读数为 41 6。 (3)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考虑到多用电表表头的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表头偏转的格数与表盘总格数之比为 2650,而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外电路电流表示数为 I53.0 两表笔短接时通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 ,解得 02 650 )设多用电表内阻为 r,已知外电路电阻为 R14 ,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EI (rR 5、),多用电表两表笔短接时:EI 0r,联立解得多用电表内的电池电动势 E。 答案:(1)黑(2)3)102 (4)2012福建高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 E。 (1)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 5 所示,其示数为_V。 图 5(2)然后,用电压表 、电阻箱 R、定值电阻 关 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图 6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阻值 R,读出电压表 相应示数 U。 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 R、U 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 与 的值。 请用表中 6、数据在坐1R 1作出 图线。 1U 1R/() V) (102 1 )V1 )图线中可求得 E_V。 解析:(1)多用电表使用 10 V 电压挡,刻度盘上每小格对应的示数为 ,所以读数为。 (2)由电路图可知 EU (R0r ),所以 ,故 轴上的截距为 ,由图U R 1E 1U 1 的值。 答案:(1)2)连线如图所示所作图象如图所示 均正确)4在“描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1)为减小实验误差,方便调节,请在给定图 8 中的 A、B、C、D 四个电路图和E、F、 G 三个滑动变阻器中选取适当的电路图和器材,并将它们的编号填在横线上。 应选取的电路图是_,滑动变阻器应选取_。 E总阻值 15 7、,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2 A 的滑动变阻器F总阻值 200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2 A 的滑动变阻器G总阻值 1 000 ,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 的滑动变阻器(2)由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9 中 b 线。 将该小灯泡与一干电池组成闭合回路,该电池两极间的电压随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 9 中 a 线所示,则小灯泡与电池连接后的实际功率为_ W;若再将一阻值为 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_ W。 图 8 图 9 解析:(1)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图中 b 线)可知,小灯泡电阻很小,不超过 1 ,且电表示数从零开始读数,因此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 8、应该采用分压式接法,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便于调节,应采用总阻值较小的,故应选择E。 (2)两图线的交点坐标即为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实际功率 P;根据电池的 UI 图线可知,电池的内阻为 ,若再将一阻值为 的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相当于小灯泡与等效内阻为 的电源连接,在 UI 坐标系内,连接(0,)和(A,0)两个点,作出等效电源的 UI 图线,读出该图线与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交点坐标为(,),此即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值,故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答案:(1)CE(2)2012北京高考)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中,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 待测金属丝接入电路部分的长度约为 50 1)用螺旋测微器 9、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其中某一次测量结果如图 10 所示,其读数应为_值接近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图 10(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 验所用器材为:电池组( 电动势 3 V,内阻约 1 )、电流表( 内阻约 )、电压表( 内阻约 3 滑动变阻器 R(020 ,额定电流 2 A)、开关、导线若干。 某小组同学利用以上器材正确连接好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数据如下:次数 1 2 3 4 5 6 7U/V 们测量 1 中的_图(选填“甲”或“乙”)。 图 11(3)图 12 是测量 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根据(2)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 12 中实物间的连线,并使闭合开关的瞬间,电压表或 10、电流表不至于被烧坏。 图 12(4)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 U、I 坐标系,如图 13 所示,图中已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 4 个坐标点。 请在图 13 中标出第 2、4、6 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 图线。 由图线得到金属丝的阻值 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 13(5)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金属丝电阻率约为_(填选项前的符号)。 A110 2 m B110 3 10 6 m D110 8 m(6)任何实验测量都存在误差。 本实验所用测量仪器均已校准。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_(有多个正确选项 )。 A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由于电流表和电压表内 11、阻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C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可以消除由测量仪表引起的系统误差D用 UI 图象处理数据求金属丝电阻可以减小偶然误差解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0 )通过给定的数据发现电压接近从 0 开始,故滑动变阻器采用的是分压式接法。 (3)对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连线时应使测量电路在开始时分到的电压为 0。 (4)图线应过原点,且使大多数点在一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 图线的斜率反映了金属丝的电阻,所以。 (5)由 R l/S, S(d/2) 2,取 d410 4 m、l0.5 m、R,解出1 106 m。 (6)由于读数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选项 A 错误;由于电流表、电压表内阻引起的误差为系统误差,若将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阻计算在内,则可以消除系统误差,选项 B 错误,选项 C 正确;利用 UI 图象处理数据,相当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偶然误差,选项 D 正确。 答案:(1)可)(2)甲(3) 如图(a) 所示(4)如图(b)所示可)(5)C (6)CD。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