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二轮专题复习 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 课下练习内容摘要:

1、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所示,靠摩擦传动做匀速转动的大、小两轮接触面互不打滑,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 2 倍,A、B 分别为大、小轮边缘上的点,C 为大轮上一条半径的中点,则()A两轮转动的角速度相等B小轮转动的角速度是大轮的 2 倍 图 1C质点加速度 a 点加速度 a B两轮不打滑,边缘质点线速度大小相等, vAv B,而 r B,故A B,A 错误,B 正确;由 a 得 ,C 错误;由 a 2r,得 2,12 2 4,D 错误。 图 2 所示,在不计滑轮摩擦和绳子质量的条件下,当小车匀速向右运动时,物体A 的受力情况是()图 2A绳的拉力大于 A 的重力B绳的拉力等于 A 的重力C绳的拉力小于 2、 A 的重力D拉力先大于重力,后变为小于重力解析:选 A小车水平向右的速度 (也就是绳子末端的运动速度 )为合速度,它的两个分速度 v1、v 2如图所示,其中 等于 A 上升的速度。 由图得,v Av 2。 小车匀速向右运动过程中, 逐渐变小,可知 A 做加速运动,由 A 的受力及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绳的拉力大于 A 的重力,故选项 A 正确。 3.(2011安徽高考)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 如图 3 甲所示,曲线上 A 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 A 点和曲线上紧邻 A 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 A 3、 点的曲率圆,其半径 叫做 A 点的曲率半径。 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 角的方向以速度 出,如图乙所示。 则在其轨迹最高点 P 处的 图 3曲率半径是()A. 解析:选 C根据运动的分解,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即为 ,在最高点看成是向心力为重力的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则mgm , ,C 项正确。 2 22012济宁模拟)一探照灯照射在云层底面上,云层底面是与地面平行的平面,如图 4 所示,云层底面距地面高 h,探照灯以角速度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当光束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时,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是()AB. 图 4C. D解析:选 C当光束转到与竖直方向夹角为 时,云层底面上光点转动的线 4、速度为。 设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动速度为 v,则有 ,解得云层底面上光点的移 动速度 v ,选项 C 正确。 所示,滑雪者从山上 M 处以水平速度飞出,经 间落在斜坡的 N 处时速度方向刚好沿斜坡向下,接着从 N 点沿直线自由滑下,又经 间到达坡底的 P 处。 斜坡与水平面夹角为 30,不计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则从 M 点到 P 点的过程中水平、竖直两方向的分速度 vx、v y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图 5图 6解析:选 由 M 点到 N 点过程中,滑雪者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滑雪者到达斜坡的 N 点时,沿斜坡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可将沿斜坡向下 5、的加速度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则滑雪者在这两个方向上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6(2012孝感一模)如图 7 所示,一长为 L 的木板,倾斜放置,倾角为245,今有一弹性小球,自与木板上端等高的某处自由释放,小球落到木板上反弹时,速度大小不变,碰撞前后,速度方向与木板夹角相等,欲使小球恰好落到木板下端,则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 )A. L B. L 图 712 13C. L D. 5解析:选 D设小球释放点距木板上端的水平距离为 h,由几何关系可知,45,所以下落高度为 h,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末速度 v ,也就是平抛运动的初速度,2x 和 y,因 45,所以 xy 6、,由平抛运动规律xy 立解得 x 4h,由题意可知 4 h h L,解得12 2 2 2h L,所以选项 D 正确。 157.(2012上海高考)如图 8 所示,斜面上 a、b、c 三点等距,小球从 点抛出,做初速为 平抛运动,恰落在 b 点。 若小球初速变为 v,其落点位于 c,则( )Av 03v 0解析:选 A以 O 点为原点,v 0方向为 x 轴,竖直向下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 2yc x cvt c和 tc知, v0v2 A 正确。 8(2012上海高考)图 9a 为测量分子速率分布的装置示意图。 圆筒绕其中心匀速转动,侧面开有狭缝 N,内侧贴有记录薄膜, M 为正对狭缝的位置。 7、从原子炉 R 中射出的银原子蒸汽穿过屏上的 S 缝后进入狭缝 N,在圆筒转动半个周期的时间内相继到达并沉积在薄膜上。 展开的薄膜如图 9b 所示,距相等。 则( )图 9A到达 M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B到达 Q 附近的银原子速率较大C位于 间的分子百分率大于位于 间的分子百分率D位于 间的分子百分率小于位于 间的分子百分率解析:选 入圆筒后银原子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圆筒上越靠近 M 点的位置,用时越短,速度越快,越靠近 N 点的位置用时越长,速度越慢,因此 A 正确 B 不对,从图案上看,打到 的原子数多于打到 的原子数,因此 C 正确而 D 不对。 0 所示,边长为 L 的正方形 有竖直向上的匀 8、强电场,一个不计重力的带电粒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以初速度 点沿 向射入,正好从 中点射出,而且射出时速度方向与 30的夹角。 (1)该带电粒子带什么电。 图 10(2)该电场的电场强度 E 为多少。 解析:(1)根据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的合力总是指向曲线凹的一侧,故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竖直向下,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所以粒子应带负电。 (2)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水平方向:Lv 0t,竖直方向:v yat,a题图可得0 )。 31)负电(2)32012齐齐哈尔五校联考) 如图 11 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 L8 m,传送带的皮带 9、轮的半径均为 R0.2 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 hm,现有一个旅行包( 视为质点)以速度 10 m/s 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 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带轮与皮带之间始终不打滑。 g 取 10 m/论下列问题。 图 11(1)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 B 点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 B 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 (2)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 140 s,旅行包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又为多少。 (3)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 变化的图象。 (只需画出图象,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解析:(1)旅行包做匀减速运动 ag 6 m/行包到达 B 端速度为v m/s2 m/s,包的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为 xv 2200 962hg m0.6 m。 2)当 140 s 时,皮带速度为 1R8 m/s,当旅行包的速度也为 m/皮带上运动了位移 x m38 m,以后旅行包做匀速直线运动,00 6412所以旅行包到达 B 端的速度也为 m/s,包的落地点距 B 端的水平距离为 x1v 1tv 1 8 mm。 2)如图所示答案:(1)0.6 m(2)2.4 m(3)见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