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求解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及特例内容摘要:
1、第 4 讲 专题 410如图 2410 所示,用绳 B 和 着重物 P 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绳 平,绳 水平方向成 角现用水平向右的力 F 缓慢地将重物 P 拉起,用 A 和绳 张力,则()AF A、 均增大 BF F 增大CF 增大 DF 减小解析:把 B 和 根 绳和重物 P 看作一个整体,整体受到重力 点的拉力向沿着 水平向左,B 点的拉力 向沿着 斜向右上方,水平向右的拉力 F 而处于平衡状态,有:F AFF ,为 不变,所以 以 O 点进行研究,O 点受到 的拉力,方向不变,沿着 水平向左,的拉力,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拉力,大小和方向都可以变化,O 点处于平衡状态,因此这三个力构成一个 2、封闭的矢量三角形(如图) ,刚开始 此 F ,以 F 增大,所以B 正确答案:411表面光滑、半径为 R 的半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 O 的正上方 O处有一无摩擦的定滑轮,轻质细绳两端各系一个小球挂在定滑轮上,如图 2411 所示,两小球平衡时,若滑轮两侧细绳的长度分别为 这两个小球的质量之比m1m 2 为( 不计球的大小 )()A241 B251C2425 D2524解析:对小球 2 进行受力分析,如右 图所示, 显然O 似设 H,OP L 2,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 F N/RF 2/ 2H/(同理可得 1H/( 2,于是 m1/ 2/5412如图 2412 所示,一根弹性细绳原长为 l, 3、劲度系数为 k,将其一端穿过一个光滑小孔 O(其在水平地面上的投影点为 O) ,系在一个质量为 m 的滑块 A 上,A 放在水平地面上小孔 O 离绳固定端的竖直距离为 l,离水平地面高度为 h(hmg/k),滑块 A 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正压力的 倍问:(1)当滑块与 O点距离为 r 时,弹性细绳对滑块 A 的拉力为多大。 (2)滑块处于怎样的区域内时可以保持静止状态。 解析:(1)当滑块与 O点的距离 为 r 时, 弹性细绳的伸长量为 x 性绳的拉力 Fk )设 水平面的 夹角为 ,分析物体受力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 F k ,F 所以有:k F fFf m() (mgkh)其中 r, 4、故 r (kh)1)k )以 O为圆心,以 为半径的圆内的任何位置(kh)413如图 2413 所示,在质量为 1 重物上系着一条长 30 细绳,细绳的另一端连着套在水平棒上可以滑动的圆环,环与棒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有一条细绳,其一端跨过定滑轮,定滑轮固定在距离圆环 0.5 m 的地方当细绳的端点挂上重物 G,而圆环将要滑动时,试问:(1)长为 30 细绳的张力是多少。 (2)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时,重物 G 的质量是多少。 (3)角 多大。 (环的重力忽略不计 )解析:因为圆环将要开始滑动,所以可以判定本 题是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问题由平衡条件 , ,建立方程有: 0,F NF ,1 1 43设想:过 O 作 垂线与杆交于 B点,由 0 cm, 得,BO 的长为 40 三角形的边长条件得 50 据题设条件 0 B点与定滑轮的固定处 B 点重合,即得 90.(1)如图所示,选取坐标系,根据平衡条件有:F G N.(2)圆环将要滑动时,得: ,.6 3)前已证明 为直角,故 901)8 N (2)0.6 3)90。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求解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及特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