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16内容摘要:
1、课时作业( 十六)(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72 分)1如右图所示,斜面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斜面的机械能不变C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垂直于接触面,不对物体做功D物体和斜面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在物体下滑过程中,由于物体与斜面相互间有垂直于斜面的作用力,使斜面加速运动,斜面的动能增加;物体克服其相互作用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但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选项 A 正确、B 错误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既沿斜面向下运动,又随斜面向右运动,其合速度方向与弹力方向 2、不垂直,弹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但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夹角大于 90,所以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对物体做负功,选项 C 错误对物体与斜面组成的系统,仅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因此,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 D 亦正确答案2011南通模拟)如图所示, A、B 两球质量相等,A 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 O 点,B 球用轻弹簧系于 O点,O 与 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 A、B 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恰好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 球动能较 3、大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 球动能较大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 A 球损失的重力势能较多解析A 球下摆过程中,因机械能守恒12 2下摆过程中,因 B 球与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 p 弹 12 2得 E p 弹 A 12 2 B 正确12 2B答案2010临沂模拟)质量为 m 的小球从高 H 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以地面作为参考平面. 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2 Bmg gH D. 2 3 析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下落高度为 h ,速度 v ,故gh mgvB 选项正确案2011江苏省百校样本分析考试)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以速度 v 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 4、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 t0 时刻物体在轨迹最低点且重力势能为零,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EP1t)体运动的过程中,动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t)12 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机械能为 E 体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E t)12 析设自 t0 时刻开始小球转过的角度为 ,据几何关系有 ,E Pt),A 正确. 由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不随时间变化, 错 .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化,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机械12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E 1t),C 错误,D 正确12 案2011山东理综)如图所示,将小球 a 5、 从地面以初速度 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 b 从距地面 h 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 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 则()球同时落地B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C从开始运动到相遇,球 a 动能的减少量等于球 b 动能的增加量D相遇后的任意时刻,重力对球 a 做功功率和对球 b 做功功率相等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学公式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功率的概念,意在考查考生对运动学规律和机械能、功率概念的熟练程度对 a, v 0t b, 以2 2hv 0t,而对 a 又有 (v0v) t,可知 a 刚好和 b 相遇时速度 v2相遇时的速度大小也不相等,A 、B 错误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从开始到相遇,两球重力做功相等 6、,C 正确相遇后的每一时刻,它们速度都不相等,所以重力的瞬时速率P会相等,D 错误答案2011唐山一中月考)如图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 a 和 质量为 m,静置于地面;b 球质量为 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 b 后,a 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Ah B1.5 h D2.5 h解析在 b 落地前,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 a、b 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3(m3m) v2 v12 落地时,a 球高度为 h,之后 a 球向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所以 h ,即 a 可能达到的最大 7、高度为 1.5 h,B 项正确12 案2011广东省中山一中第二次月考) 有一个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其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0 m,在上升过程中,当小球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相等时,其高度为( )A上升时高于 10 m,下降时低于 10 升时低于 10 m,下降时高于 10 高于 10 低于 10 m解析我们以 10 m 这一高度作为比较对象 . 在这一高度,小球的重力势能为在最高点势能的一半,又小球上升过程中受到的合力不变,小球在这一高度的动能也为它在开始位置时动能的一半,但在上升过程中小球要克服空气阻力做功,因此其最大动能要大于最大势能,于是小球在 10 m 8、这一高度的动能大于势能,所以小球的动能与势能相等的位置应在高于 10 m 处. 类似地分析小球在下降时的情况可知小球在下降时其动能和势能相等的位置应在低于 10 m 处答案2011苏州模拟)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 A、B 两个小球,用长为 2L 的轻质杆相连接,在竖直平面内绕固定轴 O 沿顺时针方向自由转动(转轴在杆的中点),不计一切摩擦,某时刻 A、B 球恰好在如图所示的位置,A、B 球的线速度大小均为 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过程中 B 球机械能守恒B运动过程中 B 球速度大小不变CB 球在运动到最高点之前,单位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量保持不变DB 球在运动到最高点之前,单位时间内机 9、械能的变化量不断变化解析以 A、 B 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两球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轻杆对两球做功的和为零),两球的机械能守恒以过 O 点的水平面为重力势能的参考平面,假设 A 球下降 h,则 B 球上升 h,此时两球的速度大小是 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知:2 22得 vv,说明两球做的是匀速圆周运动B 球在运动到最高点之前,动能保持不变,重力势能在不断增加,故 B 球的机械能不守恒由几何知识可得相等的时间内 B 球上升的高度不同,因此单位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量是不断改变的,故 B、D 正确答案2011 徐州模拟)有一竖直放置的“T”形架,表面光滑,滑块 A、B 分别套在水平杆与竖直杆上 10、,A、B 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细绳相连,A、B 质量相等,且可看做质点,如右图所示,开始时细绳水平伸直,A、B 静止由静止释放 B 后,已知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时,滑块 B 沿着竖直杆下滑的速度为 v,则连接 A、B 的绳长为( )A. 析设滑块 A 的速度为 绳不可伸长,两滑块沿绳方向的分速度大小相等,得:v v 又 vBv,设绳长为 l,由 A、B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 上两式联立可得:l ,故选 A 12 4案选择题(共 28 分)10(14 分)(2011南昌调研)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 A、B 物体通过劲度系数为 k 的轻质弹簧相连,A 放在水平地面上,B、C 两物体通过细 11、绳绕过光滑轻质定滑轮相连,C 放在固定的光滑斜面上,斜面倾角为 30,使细绳刚刚拉直但无拉力作用,并保证 的细绳竖直、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 B 的质量为 m,C 的质量为 4m,A 的质量远大于 m,重力加速度为 g,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不计,开始时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释放 C 后它沿斜面下滑,斜面足够长,求:(1)当 B 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伸长量;(2)B 的最大速度解析(1)通过受力分析可知:当 B 的速度最大时,其加速度为 0,细绳上的拉力大小为 F 42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弹簧的伸长量为 足xA)开始时弹簧压缩的长度为:x B 质量远大于 m,所以 A 一直保持静止状态B 上升 12、的距离以及 C 沿斜面下滑的距离均为 hx A xAx B,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和伸长状态时的弹性势能相等,弹簧弹力做功为零,且 A 刚刚离开地面时,B、C 的速度相等,设为 能量关系:4(m4m)案(1) (2)214 分)(2010江苏高考)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右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 m60 质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时绳与竖直方向夹角 53,绳的悬挂点 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g10 m/s 2,0.8,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 F;(2)若绳 13、长 l2 m,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水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 00 N,平均阻力 00 N,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 d;(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却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解析(1)机械能守恒) 2圆周运动 Fmgm 解得 F(32)F则 F1080 N.(2)动能定理 d) (f 1f 2)d0则 d 解得 d1.2 )选手从最低点开始做平抛运动xl 解得 x2 lH l1 l 时,x 有最大值,解得 l1.5 人的看法均不正确当绳长越接近 1.5 m 时,落点距岸边越远答案(1)1080 N(2)1.2 m (3) 见解析拓展题:(2012江西吉安、泰和、遂川联合月考) 如图所示,游乐场中的滑道模型,它位于竖直平面内,由两个半径都是 R 的 1/4 圆周连接而成,它们的圆心 2 与两圆弧的连接点 O 在同一竖直线上,O 2B 沿水池。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16
相关推荐
1、课时作业( 六)(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70 分)1(2010广东高考)如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 点等高,O 为结点,轻绳 度相等,拉力分别为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 )AF BF 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意在考查考生受力分析的能力和理解推理能力A、B 等高,且两绳 O 长度相等,由平衡条件可知
1、第 3 讲 专题 电磁感应的综合应用图 93121.(2010扬州模拟)如图 9所示,光滑导轨水平放置在与水平方向夹角 60 斜向下的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规定斜向下为正方向) ,导体棒 直导轨放置,除电阻 R 的阻值外,其余电阻不计,导体棒 水平外力作用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ab 的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水平向右的方向为外力的正方向,则在 0t
1、课时作业( 九)(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63 分)1(2011东城区检测)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 x;当电梯运动时, )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110B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110C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10D以大小为 g
80 2=160(千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225米 /分, 10分钟可行多少千米。 225 10=2250(米) =(千米) 速度 时间 = 路程 你能发现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有什么关系吗。 ( 1)猎豹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 110千米,可写作 __________。 ( 2)蝴蝶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分钟 500米,可写作 _________
1、课时作业( 十四)(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72 分)1如右图所示,两个互相垂直的力 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通过一段位移的过程中,力 物体做功 4 J,力 物体做功 3 J,则力 合力对物体做功为()A7 J B1 J D解析由于功是标量,合力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各分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因此,合力对物体做的功应为 WW 1W 24 J3 J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