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课时作业9内容摘要:

1、课时作业( 九)(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63 分)1(2011东城区检测)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 x;当电梯运动时, )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110B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110C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10D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110解析当电梯静止时,弹簧被压缩了 x,则 kx当电梯运动时,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 ,则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 F ,方向竖直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为 g,方向竖直向上若电梯向上运动,则电梯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 2、加速上升;10 110若电梯向下运动,则电梯以大小为 g 的加速度减速下降,A、B、C 错误,D 正确110答案2011郑州模拟)在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的电梯里,某同学把一测量加速度的小探头(重力不计 )固定在一个质量为 1 手提包上进入电梯,到达某一楼层后停止该同学将采集到的数据分析处理后列在下表中:物理模型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间段 (s) m/ 同学在计算机上画出了很多图象,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图所示的图象( 设 F 为手提包受到的拉力,取 g9.8 m/s 2)中正确的是 ()解析由题意可知,电梯在 14 s 内一直向上运动,位移 x 一直增大,故 D 错 3、误;前3 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后 3 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不随时间改变,故 B 错误,A 正确;由 F1mg,F 1m(ga 1),中间 8 s 内,F 2,最后 3 3 mg,F 3m( ga 2) ,故 C 正确答案训练宇航员能在失重状态下工作和生活,需要创造一种失重的环境在地球表面附近,当飞机模拟某些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时,就可以在飞机座舱内实现短时间的完全失重状态现要求一架飞机在速度大小为 00 m/s 时进入失重状态试验,在速度大小为000 m/s 时退出失重状态试验重力加速度 g10 m/s )A飞机需要模拟竖直上抛运动B飞机需要模拟向上加速运动C完全失重状态的时间可 4、能是 150 全失重状态的时间可能是 30 s解析当加速度方向向下时飞机处于失重状态,故 A 对,B 错,取向上为正由 t150 s,故 C 对,D 错案2011唐山期末)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不同物块 m1、m 2,用轻质弹簧秤相连现用方向相反的水平力 0 N、F 26 N 分别作用于物块 图所示若弹簧秤的示数为 能的数值是 ()A4 N B9 N D16 N解析对 a 1F fm 1aF fF 14从 A 点开始下滑,滑到 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 A 点滑到底端C 点的过程中()A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B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C 5、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大于、后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解析小朋友在 沿滑梯向下匀加速下滑,在 向下匀减速下滑,因此小朋友和滑梯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向左后向右,则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即系统水平方向合外力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A 正确,B 错误;系统在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先向下后向上,因此系统先失重后超重,故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小于后大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C、D 错误答案2011泰州模拟)如下图所示,两物体 A、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 A 施加一水平力 F,F t 关系图象如下图乙所示两物体在力 F 6、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A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B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始终与力 F 的方向相同Dt2 s 到 t3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解析由于两物体在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有 F(m Am B)a,对 B 有 Ft 图象可知,F 随时间变化,则 a 随时间变化,A 项错,C 项正确;A 、 B 先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然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运动,再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减速运动至速度为 0,整个过程中运动方向不变,B 项错;2 s3 s 的时间内,F 逐渐增大, 7、 a 增大,F 项错答案2011东北三校联考)如图所示,质量为 物体 A 经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质量为 M5 箱子 B 相连,箱子底板上放一质量为 物体 C,不计定滑轮的质量和一切阻力,在箱子加速下落的过程中,取 g10 m/s 2,下列正确的是()A物体 A 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 10 m/体 A 处于超重状态,加速度大小为 20 m/体 C 处于失重状态,对箱子的压力大小为 5 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80 N解析取 A、 B、C 为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m 2)gm 1g(Mm 1m 2)a,则加速度为 a5 m/B 错;隔离 C 有 Nm 2a,即 N,C 对;隔离 A 有 8、Tm 1gm 1a,即 T30 N,所以轻绳对定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2T60 N ,D 错答案2011苏北四市调研)如图所示,长方体物块 C 置于水平地面上,物块 A、B 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通过滑轮连接(不计滑轮与细绳之间的摩擦) ,A 物块与 C 物块光滑接触,整个系统中的 A、B、C 三个物块在水平恒定推力 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以相同的加速度一起向左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物块与 C 物块之间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B若推力 F 增大,则细绳对 B 物块的拉力必定增大C若推力 F 增大,则定滑轮所受压力必定增大D若推力 F 增大,则 C 物块对 A 物块的弹力必定增大解析对 A 物块, 9、在竖直方向重力与拉力平衡,B 物块在水平方向上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有 CBm 得 Tm Bam Agm m 摩擦力以 A 正确,B 错误;若推力 F 增大,系统的加速度增大,因拉力不变,所以定滑轮所受压力不变,C 错误;而对于 A 物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弹力产生加速度,所以C 物块对 A 物块的弹力增大, D 正确答案选择题(共 37 分)10(11 分)(2011上海华师大二附中第一次月考)雨点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雨点的横截面积 S 成正比,与雨点下落的速度 v 的平方成正比,即 f 中 k 为比例系数) 雨点接近地面时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 半径为 r,球的体积为 雨点的密度为 10、 ,求:43(1)每个雨点最终的运动速度 、r、g、k 表示) ;(2)雨点的速度达到 点的加速度 a 为多大。 12解析(1)当 f,雨点达到最终速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2 a 4答案(1)v m (2)a 411(12 分)(2011宝鸡质检)传送带在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就是利用传送带将货物“搬运”到大卡车上的示意图已知传送带的 长为 水平面间夹角为 ,水平且长为 端,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且 点时,恰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假设货物经过 B 点瞬间速度大小不变,且不脱离传送带)求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货物到达传送带水平部分的 C 11、点时,刚好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说明货物在传送带的 C 部分的运动都是加速运动设货物的质量为 m,在 和 的加速度分别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对货物在 和 由运动学公式得:v 2a 1v 2a 2C 221 2案 21 214 分)(2012洛阳市期中)如图所示,一质量为 M4长为 L2m 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此木板的右端上还有一质量为m1铁块,且视小铁块为质点,木板厚度不计;今对木板突然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1)若不计铁块与木板间的摩擦,且拉力大小为 6N,则小铁块经多长时间将离开木板。 (2)若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使小铁 12、块对地的总位移不超过 施加在木板水平向右的拉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g10m/s 2)解析(1)对木板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Mm)gt4s.(2)相对地面:铁块在木板上时: 1mg,铁块在地面上时: 2mg,木板:F 1 2(Mm)g设铁块从木板上滑下时的速度为 相对于地面位移有:2a 1x1v 212v 21并且满足 x1x 2铁块从木板上滑下时对地面位移 1木板对地面位移 x 1xx 147N.答案(1)4 s (2) F47 图所示为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力变化的图象,取 g10 m/s 2,试求:(1)根据图中所提供的数据信息,求出物体的质量和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如果加速度随力变化的图线由原来的位置平移到图中虚线位置,请通过计算说明是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还是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发生了变化。 解析(1)根据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受力分析和牛顿第二定律得:Fmg10m8m210m2m联立解得:m0.5 )由图象和解题原理可以看出,图象实际上是函数 a Fg 的线性关系图象1以 2,m 0.5 以质量不变1m 8 05 1 6 05 2图线在 a 轴上的截距为g ,即 1g2, 1 2g4,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