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质量检测5内容摘要:
1、质量检测( 五)(时间:90 分钟总分: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2011太原模拟)某同学从一楼匀速登上五楼,共用了 12 s,该同学登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最接近于()A500 W B100 0 W D10 W解析人的速率近似为 1 m/s,人的质量近似为 50 答案2011北京东城区期末)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 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 2、的车辆(动车) 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就是动车组,如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 若 1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120 km/h;则 6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 km/h B240 km/20 km/h D480 km/h解析根据题意知,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即可表示为 fm 为一节动车或拖车的质量). 当 1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20 km/h 时,由功率与牵引力和速度关系可知 P 3、4;设 6 节动车加 3 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6P9f 由两式得 20 km/h,选项A、B 、 D 错误,C 正确答案2011华中师大附中第二次月考) 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 A 和物体 B 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在力 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距离 x,则()A摩擦力对 A、B 做功不相等BA、B 动能的增量相同CF 对 A 做的功与 F 对 B 做的功相等D合外力对 A 做的功与合外力对 B 做的功不相等解析因 F 斜向下作用在物体 A 上,A 、B 受的摩擦力不相同,因此,摩擦力对A、B 做的功不相等,A 正确; A、B 两物体一起运动,速度始终相同,故 A、 4、B 动能增量一定相同,B 正确;F 不作用在 B 上,不能说 F 对 B 做功,C 错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物体动能增量,故 D 错误答案2011银川模拟)物体沿直线运动的 vt 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在第 1 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W,则()A从第 1 秒末到第 3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4第 3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2第 5 秒末到第 7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第 3 秒末到第 4 秒末合外力做功为 析由题图知,第 1 秒末速度、第 3 秒末速度、第 7 秒末速度大小关系:v1v 3v 7,由题知 W 0,则由动能定理知第 1 秒末到第 3 秒末合外力做功12 21 0,故 A 5、 错第 3 秒末到第 5 秒末合外力做功 W,故12 23 12 21 12 23B 错第 5 秒末到第 7 秒末合外力做功 0W,故 C 正确. 第 3 秒末到第 4 秒12 27末合外力做功 因 以 故 D 正确12 24 12 23 12答案2011湖北黄冈高三统一考试)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板 P 上,另一端与质量为 物体 A 相连,物体 A 静止于光滑桌面上,A 右边接一细线绕过光滑的定滑轮悬一质量为 物体 B,设定滑轮的质量不计,开始时用手托住物体 B,让细线恰好拉直,然后由静止释放 B,直到 B 获得最大速度,下列有关此过程的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 B 机械能 6、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B物体 B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C物体 B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细线拉力对物体 B 做的功与物体 B 重力做功之和D物体 B 的机械能一直增加解析物体 A、B 及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体 B 的机械能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与物体 A 动能的增加量之和,则选项 A、 B 错误;单独对物体 B,在达到最大速度前,细线拉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少,物体 B 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拉力做的功,则选项 C 正确、D 错误答案2011太原模拟)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 1 末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 2 末静止,其 vt 图象 7、如图所示,图中 P 1 DP 1P 2解析整个过程动能变化量为零,所以合力做功为零,即 WW 1W 20,得WW 1W 2, A 项正确摩擦力大小相等,第一段位移大,所以加速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多,故 B 正确加速过程中牵引力大于摩擦力,相等的时间内,牵引力做功比克服摩擦力做功多,所以 P C 不正确加速阶段和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所以摩擦力的平均功率相等,故 D 正确答案2011盐城市六所名校联考) 如右图所示,小车上有固定支架,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挂在支架上的 O 点处,且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线长为 L. 现使小车与小球一起以速度 水平方向向左匀速运动,当小车突然碰 8、到矮墙后,车立即停止运动,此后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可能是()A大于 B小于于 D等于 2析若小球动能全部转化为重力势能,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12 20即 . 由于小球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其能否做完整的圆周运动,由小如果小球在最低点的水平速度足够大时,小球就能完成整个圆周运动(能过最高点 ),否则,小球不能达到最高点 . 设小球能绕 O 点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其过最高点时的速度为 v, 则有 mgm . 小球在做圆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得 . 所以,若 时,小球达到最高点的速度12 20 12 5,其上升的最大高度 h2L ;若 时,悬线的最大偏角可能小于 90,此升的最大高度 9、hh 0 案右图所示,在盛水的一个杯子里有一木块,开始时木块被一根细绳拴住而完全没入水中,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断开细绳,则木块将浮到水面上,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一过程中,水、杯子和木块组成的系统()A内能增大 B内能减小C内能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由于密度小的木块上升,造成密度大的水下降,整个系统的重心降低,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故选项 A 正确答案2011太原模拟)某物理兴趣小组在野外探究风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他们在空中某一位置,以大小为 4 m/s 的速度水平抛出一质量为 1 物体,由于风力的作用,经 2 m,其速度大小仍为 4 m/g 取 10 m/)A物体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10、10 体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零C物体克服风力做功 20 体的机械能减少了 20 J解析物体下落 3 m,则重力的平均功率为 G W15 1032W,A 错误;由动能定理知,物体在下落 3 m 的过程中速度大小未变;所以合外力做功为零,B 正确;由 f0 得 30 J,C 错误;由功能关系知,机械能减少了 30 J,D 错误答案2011湖南师大附中第二次月考) 如右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着一光滑的 1/4圆弧槽,它的末端水平,上端离地高 H,一个小球从上端无初速滑下,若要使小球的水平射程为最大值,则圆弧槽的半径为()A. 3C. 5解析取滑槽最低点为零势能面,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V 0 ,12 11、20 2 xV 0tS y yH R,由上面各式联立得: 12,讨论可得出选项 A 是正确的R 答案2011青岛模拟)如图所示, a、b 两物块质量分别为 m、2m,用不计质量的细绳相连接,悬挂在定滑轮的两侧,不计滑轮质量和一切摩擦开始时,a、b 两物块距离地面高度相同,用手托住物块 b,然后由静止释放,直至 a、b 物块间高度差为 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 a 的机械能逐渐增加B物块 b 的机械能减少了 块 b 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细绳拉力对它所做的功D物块 a 的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小于其动能的增加量解析由于绳的拉力对物块 a 做正功,故 a 的机械能逐渐增加, A 正确;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12、 2 (m2m )v2,解得:v ,故 b 减少的机械能为2 3 (2m) B 正确;由于细绳拉力对 b 做负功,故 b 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2 23等于物块 b 克服细绳拉力做的功和物块 b 增加的动能之和,C 错误;物块 a 重力势能增加量为 ,动能增加量为 D 错误2 16答案2011山东省莱州一中第二次月考) 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小定滑轮 O 与小球 B 连接,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小物块 A 连接,杆两端固定且足够长,物块 沿杆向上运动. 设某时刻物块 A 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球B 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绳与杆的夹角为 ,则()Av Av v Bv 球 B 减小的势能等于物块 A 13、 增加的动能D当物块 A 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它的机械能最大解析v 图所示. 而小球 B 的速度等于绳方向的分速度,即 vBv B 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可知,小球 B 减小的势能等于物块 A 增加的机械能和小球 B 增加的动能之和,C 错;当物块 A 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即 ,小球 B 运动到最低点,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 此时 A 的机械能最大,D 正确答案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13(5 分) 在利用重锤和打点计时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描述正确的有()A必须选用第 1、2 两点相距约 2 纸带,才能完成该验证实验B需要测量的数据是纸带上起点 O 到各个计数点的高度C必须要测量重锤的质量D必须测量重锤下落的时间E需要把打点计时器两限位孔尽量调到同一竖直线上F利用纸带测量出 O 点到各计数点重力势能的减小,总是略大于测算出的动能的增加,属于系统误差解析无论纸带上第 1 点的初速度是否为零,均可完成该实验,故 A 错误;测量高度时,需测从起点 O 到各个计数点的距离,原因是测量的长度较长,测量误差较小,故 实验中重锤的质量和下落时间没必要测量,C、。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质量检测5
相关推荐
1、质量检测( 七)(时间:90 分钟总分: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B楼道里的灯只有天黑时出现声音才亮
1、质量检测( 六)(时间:90 分钟总分: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2011海淀区期末)如图所示,将一个半径为 r 的不带电的金属球放在绝缘支架上,金属球的右侧放置一个电荷量为 Q 的带正电的点电荷
1、课时作业( 二十五)(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8 分,共 72 分)1不计重力的负粒子能够在如右图所示的正交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匀速直线穿过设产生匀强电场的两极板间电压为 U ,距离为 d,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B,粒子带电荷量为 q,进入速度为 v,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同时增大 U 和 B,其他条件不变,则粒子一定能够直线穿过B若同时减小 d 和增大 v
1、质量检测( 九)(时间:90 分钟总分:110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1现将电池组、滑动变阻器、带铁芯的线圈 A、线圈 B、电流计及电键如图连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键闭合后,线圈 A
1、课时作业( 三十二)(分钟: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7 分,共 56 分)1甲、乙、丙三种固体薄片上涂上蜡,由烧热的针接触其上一点,蜡熔化的范围如下图甲、乙、丙所示,而甲、乙、丙三种液体在熔解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丁所示( )A甲、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B甲、丙为晶体,乙是非晶体C甲、丙为非晶体,丙是晶体D甲为多晶体,乙为非晶体,丙为单晶体解析由图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