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教案-亚洲的地形和河流内容摘要:

[提问 ]哪位同学练过书法:中国书法讲究什么。 谁会唱京剧。 给大家唱一段。 [展示 ]图片,以讲解员的身份给这些图片配上解说词,或者是个人才艺亮相。 [总结 ]刚才老师和大家进行了一次文化探访活动,体验各国各地区的文化 风情,我们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是为了各国的文化更好地交融与传播。 我们应尊重各国的文化,使文化成为各国友谊的桥梁,使文化成为人类永恒的财富。 [提问 ]亚洲有多少种文化。 (如华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恒河文化、 第 19 页 共 88 页 阿拉伯文化等)这些文化有无高低优劣之分。 [回答 ]有很多种,这些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 [提问 ]目前世界上是否存在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现象。 [回答 ]存在。 [提问 ]这种现象的结果怎样。 [回答 ]不利于国家之间的交往,甚至发生恐怖事件或战争。 [提问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不同文化的共存问题。 [回答 ]每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其特点和存在价值。 [提问 ]我们。 应该怎样对待其他文化和民族。 [回答 ]理解和尊重。 因为理解和尊重其他地域文化是实现同其他国家友好往来的基础,也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对外开放的要求,所以人们在出国之前,都要在了解国家风 土人情的同时,尊重其他文化差异。 [提问 ]如果一周后要到某国去,那么,你这一周将做哪些准备。 [承转 ]展示图片: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工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教育科技水平、建筑、服装等方面的图片。 [提问 ]这两幅图片有什么区别。 [回答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提问 ]为什么不同呢。 [播放 ]印度建国前经济状况的影视素材。 [回答 ]长期遭受殖民统治,独立前经济贫困,工业落后,基础薄弱,这样就给建国后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困难。 [提问 ]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 ]历史条件 [播放 ]新加坡、韩国、中国 经济发展的影势素材: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尤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第 20 页 共 88 页 [提问 ]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 ]社会条件。 [播放 ]波斯湾沿岸国家石油生产和出口的影视素材:沙特阿拉伯热带沙漠国家,工农业生产不发达,却成为亚洲较富裕的国家。 [提问 ]这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什么条件呢。 [小结 ]自然条件 [展示 ]某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有关材料 [找出 ]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原因是什么。 [小 结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是受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条件的影响的,各国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国情,并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环境来确定其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在亚洲,少数国家是发达国家,如日本;而大多数国家属于发展中国家。 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活动 ]将图 6。 18 亚洲部分国家 1998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按从大到小排序。 找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10000 美元和低于 500美元的国家。 估算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产值是尼泊尔的多少倍。 说一说 亚洲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 看看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处于怎样的水平。 [学生小结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 10000 美元的国家是日本、新加坡、以色列,低于 500 美元的国家有印度、蒙古、孟加拉国、越南、尼泊尔;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泊尔的 154 倍; 亚洲各个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差异较大。 较高的发达国家有很少,如日本;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差异也很大。 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新加坡达到 30170 美元,尼泊尔仅为 210 美元,前者是后者的 144 倍; 中国在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中处于中等偏下的水平。 [讲述 ]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经济发展还有困 第 21 页 共 88 页 难。 我们既不可因成绩巨大、水平提高而盲目自大,也不可因还有差距、道路曲折而妄自菲薄。 我们应立足现实、脚踏实地、因地制宜、缩短差距。 作为中学生我们肩负着昌盛祖国的重任,一定要练就建设祖国的本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阅读 ]材料“三大类产业的划分” [教师 ]以日本为例,教给学生如何解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三大类产业构成图 [学生 ]完成 P16 活动 2 [显示 ]1998 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 总值三类产业构成( %) [讨论 ]观察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三类产业比例之间的关系怎样。 [小结 ]经济落后的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较少。 现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多数第一产业的比重很小,第三产业的比重最大。 目前我国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第二产业,重视第一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发展经济。 [总结 ]第二节主要讲授了亚洲的人文环境,其特点为亚洲是“人口最多的大洲”,有“多样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经济发展的差异”。 我们通过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了形成 这些特点的原因,使我们学会了运用资料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如何从地图和数据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亚洲是绚丽多彩的,它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它有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有多样的文化和民族,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让我们全亚洲人民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生活的大洲 —— 亚洲建设得更加美好。 反馈练习: 第 22 页 共 88 页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 日本 教学目标: 探究日本的位置和范围,知道日本主要自然地理特征及自然资源; 探究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及水平,了解中日贸易联系状况,记住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 重要城市和海港; 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和地理学习能力; 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理解我国“科教兴国”策略的重大意义 重点和难点: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教学准备和方法: 课件《樱花》 课件 日本 活动设计 采取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把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师加以引导 教学过程: 师 生 活 动 教学提示与建议 [课件开始 ]屏幕显示日本富士山图(带樱花的一幅) ,名曲《北国之春》,用于课前播放,营造气氛。 上课时,停放音乐,导入新课后。 [提问 ]:同学们,通过看和听,你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发言,把学生引入日本话题。 [板书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 版面 1) [导入新课 ]:学校组织一批学生到日本修学旅行,下面几种运输方式都能到日本吗。 为什么。 第 23 页 共 88 页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让学生去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 ) [活动 ]:四人一小组,根据下面提供的四个问题, 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选择其中的一题展开探究讨论,然后用你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讨论结果。 [探究题活动 1]:(版面 2) 合作完成 日本的领土主要由哪几个大岛组成。 地图册上的比例尺量算上海 —— 东京的距离 日本有那几个著名的城市。 并能在地图上找出所在的位置 日本是一个岛国,英国也是一个岛国,比较这两个国家跨越的经度和纬度,那个国家大,这对地理环境的复杂程度有影响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讨论,画面切入到“世界政区图”、“日本图”) [板书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此时指导学生阅读“世界政区图”、“日本图”和“富士山图”,结束后重新显示版面 2(自然地理特征思考题),让学生回答问题,讲出日本的位置和领 土组成,主要港口和自然特征。 教师予以必要的补充和强调有关内容。 显示“日本图”(版面 3),教师边讲边指图,图中北海道、本州、九州和四国四个大岛的名称用红色显示,并由小放到大再缩小定格,让学生掌握这四大岛的相关位置,(版面 4)、 (版面 5)、 接着屏幕左侧显示富士山的图(版面 6),在屏幕右侧教师要告诉学生富士山是座活火山, 200 多年前还曾喷发过,它被日本奉为“圣岳”,是日本的象征,也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探究题活动 2]:读图 分析完成(版面 7) 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和地震。 日本多火山。 火山能 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时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震感地震多达 1500 多次。 人们采取很多办法来预防地震,或者减小地震带来的危害。 我国也是多地震的国家 第 24 页 共 88 页 吗。 为什么。 你了解哪些防震减灾方面的知识。 (版面 8),(版面 9),(版面 10)。 让学生对火山和地震有感性认识。 接着显示“日本和中国人口比较表学生分析(版面 11) 第二课时: 国家 人口数 (亿 ) 面积 (平方千米 ) 人口密度 (人 /平方千米 ) 中国 13 960 万 日本 万 [阅读材料 ](版面 12) •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 3 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 •世界上前 30 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 18 家 •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板书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版面 13) 关于日本工业部门,利用多媒体补充有关内容。 横滨港等待装运出口的日本汽车图。 关于主要工业原料进口情况,可显示“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图”(版面 13)和“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版面 14),教师简要讲解日本主要原料的进口国和地区,为以后的世界地理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探究题活动 3]:(版面 15) 1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 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日本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有哪些主要工业部门。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自哪些国家(地区)。 日本贸易对象是哪些。 中日贸易情况怎样 有利条件 :(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最后布置第 1 课时作业,显示“日本空白图”,让学生说出日本四大岛、邻国、富士山、主要港口的英文代号。 学生回答正确,屏幕上就出现相应位置的文字并伴之以动听的声音,以示表扬。 [板书 ]三、太平洋沿岸的工业 第 25 页 共 88 页 [探究题活动: 4]:(版面 15) 看看日本工业 主要 分布在那里。 综合分析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 日本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会对日本经济带来那些影响。 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课本 24 页有关资料,回答问题(版面 16) 阅读 “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把图中的主要工业区用红色块显示图中的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九州等城市名用蓝色显示,加深学生对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位置的了解。 然后提问:日本工业为什么分布在这里。 然后显示几幅图片:“日本富士山和高速铁路”图片、“填海造陆”图片、有关大阪的鸟瞰图片。 教师边讲课边播放有关内容。 (版面 18)(版面 19) [板书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版面 20) 这一部分内容,学生不难理解,但缺乏感性认识。 在教师讲解的同时,可接连播放较多的动静态画面。 如“穿和服的日本妇女”(版面 20)、“日本茶道”图片(版面 20),然后,以教学纲要总结全文(版面 20)(略) [探究题活动: 5]:最后布置本节课堂作业:显示“日本工业区分布空白图”(版面 41),让学生回答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工业中心名称,并思考回答日本工业分布在这里的原因。 (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完成,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这多个版面的播放,辅之以教师的讲解 ,学生普遍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习兴趣很浓,教学效果很好。 ) [反馈练习 ] 板书设计 :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 一、日本自然地理特征 日本概况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日本多火山的利与弊 第 26 页 共 88 页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 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有利条件 :(1)丰富的人力资源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岛国的优势 不利条件:自然资源缺乏 日本的主要工业部门 三、日本工业区的分布 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 四、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 东南亚 教学目标: 东南亚的范围 ,联系两大洲和两大洋的地理位置 东南亚的气候和农业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东南亚的风景 重点和难点: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马六甲海峡的十字路口位置 东南亚的地形与主要的城市 第 27 页 共 88 页 教学准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