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易错题分类汇编 机械能内容摘要:

1、第 5 单元:机械能内容和方法本单元内容包括功、功率、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等基本概念,以动能定理、重力做功的特点、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基本规律。 其中对于功的计算、功率的理解、做功与物体能量变化关系的理解及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本单元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方法有:用矢量分解的方法处理恒力功的计算,这里既可以将力矢量沿平行于物体位移方向和垂直于物体位移方向进行分解,也可以将物体的位移沿平行于力的方向和垂直于力的方向进行分解,从而确定出恒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对于重力势能这种相对物理量,可以通过巧妙的选取零势能面的方法,从而使有关重力势能的计算 2、得以简化。 例题分析在本单元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初学者常犯的错误主要表现在:“先入为主”导致解决问题的思路过于僵化,如在计算功的问题中,一些学生一看到要计算功,就只想到 W= 不能将思路打开,从 W= W=E 等多条思路进行考虑;不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导致乱套机械能守恒定律。 例 1、 如图 3物块位于光滑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错解分析】错解: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是支持力,应与斜面垂直,因为支持力总与接触面垂直,所以支持力不做功。 故 3、 A 选项正确。 斜面固定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支持力做功为零。 受此题影响,有些人不加思索选A。 这反映出对力做功的本质不太理解,没有从求功的根本方法来思考,是形成错解的原因。 【正确解答】根据功的定义 W=F了求斜面对小物块的支持力所做的功,应找到小物块的位移。 由于地面光滑,物块与斜面体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在水平方向系统动量守恒。 初状态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为零,当物块有水平向左的动量时,斜面体必有水平向右的动量。 由于 mM,则斜面体水平位移小于物块水平位移。 根据图 30,则斜面对物块做负功。 应选 B。 【小结】求解功的问题一般来说有两条思路。 一是可以从定义出发。 二是可以用功能关系。 如本题物块从 4、斜面上滑下来时,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物块的动能和斜面的动能,物块的机械能减少了,说明有外力对它做功。 所以支持力做功。 例 2、 物体 m 从倾角为 的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高为 h,当物体滑至斜面底端,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 【错解分析】错解一:因为斜面是光滑斜面,物体 m 受重力和支持。 支持不做功,只有策略重力做功,所有机械能守恒。 设底端势能为零,则有错解二:物体沿斜面做 0 的匀加速运动 a =。 错解一中错误的原因是没有注意到瞬时功率 P = 有 向时,瞬时功率才能等于 此题中重力与瞬时速度 V 不是同方向,所以瞬时功率应注意乘上 F,v 夹角的余弦值。 错解二中错误主要是对瞬时功 5、率和平均功率的概念不清楚,将平均功率当成瞬时功率。 【正确解答】由于光滑斜面,物体 m 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滑至底F、v 夹角 为 90,故 C 选项正确。 【小结】 求解功率问题首先应注意求解的是瞬时值还是平均值。 如果求瞬时值应注意普遍式 P = Fv 为 F,v 的夹角)当 F,v 有夹角时,应注意从图中标明。 例 3、 一列火车由机车牵引沿水平轨道行使,经过时间 t,其速度由 0 增大到 v。 已知列车总质量为 M,机车功率 P 保持不变,列车所受阻力 f 为恒力。 求:这段时间内列车通过的路程。 【错解分析】错解:以列车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 f。 据 P=FV 可知牵引力F = P/ 6、v 设列车通过路程为 s,据动能定理有以上错解的原因是对 P = Fv 的公式不理解,在 P 一定的情况下,随着 v 的变化,中学阶段用功的定义式求功要求 F 是恒力。 【正确解答】以列车为研究对象,列车水平方向受牵引力和阻力。 设列车通过路程为s。 据动能定理【小结】 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P 恒定时,据 P = FV 可知 v 变化,F 就会发生变化。 牵动 F,a 变化。 应对上述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个定性的认识。 下面通过图象给出定性规律。 (见图 3示)例 4 、以 2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18m。 如果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物体在离地面 7、多高处,物体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g=10m/s 2)【错解分析】错解: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画出运动草图 3物体上升到 h 高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此过程中,重力阻力做功,据动能定量有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解得 h = 细审题,问物体离地面多高处,物体动能与重力势相等,一般人首先是将问题变形为上升过程中什么位置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而实际下落过程也有一处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 【正确解答】上升过程中的解同错解。 设物体下落过程中经过距地面 h处动能等于重力势能,运动草图如 3动能定量解得 h=结】在此较复杂问题中,应注意不要出现漏解。 比较好的方法就是逐段分析法。 例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外力对质 8、点做的功为零,则质点的动能、动量都不变B合外力对质点施的冲量不为零,则质点动量必将改变,动能也一定变C某质点受到合力不为零,其动量、动能都改变D某质点的动量、动能都改变,它所受到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错解分析】错解一:因为合外力对质点做功为零,据功能定理有E A=0,因为动能不变,所以速度 V 不变,由此可知动量不变。 故 A 正确。 错解二:由于合外力对质点施的冲量不为零,则质点动量必将改变,V 改变,动能也就改变。 故 B 正确。 形成上述错解的主要原因是对速度和动量的矢量性不理解。 对矢量的变化也就出现理解的偏差。 矢量发生变化时,可以是大小改变,也可能是大小不改变,而方向改变。 这时变化量都不为零。 9、而动能则不同,动能是标量,变化就一定是大小改变。 所以E k=0 只能说明大小改变。 而动量变化量不为零就有可能是大小改变,也有可能是方向改变。 【正确解答】本题正确选项为 D。 因为合外力做功为零,据动能定理有E k=0,动能没有变化,说明速率无变化,但不能确定速度方向是否变化,也就不能推断出动量的变化量是否为零。 故 A 错。 合外力对质点施冲量不为零,根据动量定理知动量一定变,这既可以是速度大小改变,也可能是速度方向改变。 若是速度方向改变,则动能不变。 故 B 错。 同理 C 选项中合外力不为零,即是动量发生变化,但动能不一定改变,C 选项错。 D 选项中动量、动能改变,根据动量定量,冲量一定不为零,即合 10、外力不为零。 故 D 正确。 【小结】 对于全盘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只要找出一反例即可判断。 要证明它是正确的就要有充分的论据。 例 6、 如图 37,木块 B 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 A 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 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研究对象,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错解分析】错解:以子弹、木块和弹簧为研究对象。 因为系统处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所以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又因系统只有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故 A 11、正确。 错解原因有两个一是思维定势,一见光滑面就认为不受外力。 二是规律适用条件不清。 【正确解答】以子弹、弹簧、木块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 在水平方向,弹簧被压缩是因为受到外力,所以系统水平方向动量不守恒。 由于子弹射入木块过程,发生巨烈的摩擦,有摩擦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减少,也不守恒,故 B 正确。 例 7、 如图 3量分别为 m 和 2m 的两个小球 A 和 B,中间用轻质杆相连,在杆的中点 O 处有一固定转动轴,把杆置于水平位置后释放,在 B 球顺时针摆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B 球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B 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A 球的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也增加,A 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 12、械能不守恒。 CA 球、B 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A 球、B 球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不守恒【错解分析】错解:B 球下摆过程中受重力、杆的拉力作用。 拉力不做功,只有重力做功,所以 B 球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A 正确。 同样道理 A 球机械能守恒, B 错误,因为 A,B 系统外力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故 C 选项正确。 B 球摆到最低位置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确实增加,但不能由此确定机械能守恒。 错解中认为杆施的力沿杆方向,这是造成错解的直接原因。 杆施力的方向并不总指向沿杆的方向,本题中就是如此。 杆对 A,B 球既有沿杆的法向力,也有与杆垂直的切向力。 所以杆对 A,B 13、球施的力都做功,A 球、B 球的机械能都不守恒。 但 A+B 整体机械能守恒。 【正确解答】B 球从水平位置下摆到最低点过程中,受重力和杆的作用力,杆的作用力方向待定。 下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但机械能是否守恒不确定。 A 球在 B 下摆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由于 A+B 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A 球机械能增加, B 球机械能定减少。 所以 B,C 选项正确。 【小结】 有些问题中杆施力是沿杆方向的,但不能由此定结论,只要杆施力就沿杆方向。 本题中 A、B 球绕 O 点转动,杆施力有切向力,也有法向力。 其中法向力不做功。 如图 3示,杆对 B 球施的力对 B 球的做负 14、功。 杆对 A 球做功为正值。 A 球机械能增加,B 球机械能减少。 例 8、 如图 310,质量为 M 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有一质量为 m 的子弹以速度 入木块中。 设子弹在木块中所受阻力不变,大小为 f,且子弹未射穿木块。 若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为 D,则木块向前移动距离是多少。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是多少。 【错解分析】错解:(1)以木块和子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系统沿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所以沿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设子弹和木块共同速度为 v。 据动量守恒有M m) v = M+m)子弹射入木块过程中,摩擦力对子弹做负功(2)系统损失的机械能即为子弹损失的功能错解中错误原因是对摩擦力对子弹做功的位移确定错误 15、。 子弹对地的位移并不是D,而 D 打入深度是相对位移。 而求解功中的位移都要用对地位移。 错解 的错误是对这一物理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不清楚。 子弹打入木块过程中,子弹动能减少并不等于系统机械能减少量。 因为子弹减少的功能有一部分转移为木块的动能,有一部转化为焦耳热。 【正确解答】以子弹、木块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 画出运算草图,如图 311。 系统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m)v (设 向为正)子弹打入木块到与木块有相同速度过程中摩擦力做功:由运动草图可 S 木 =S 子 D 【小结】子弹和木块相互作用过程中,子弹的速度由 为 V,同时木块的速度由 0增加到 V。 对于这样的一个过程,因为其间的相互作用力为恒力,所以我们可以从牛顿运动定律(即 f 使子弹和木块产生加速度,使它们速度发生变化) 、能量观点、或动量观点三条不同的思路进行研究和分析。 类似这样的问题都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路。 一般都要首先画好运动草图。 例:如图 3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的长木板上,有一粗糙的小木块以 木板滑行。 情况与题中极其相似,只不过作用位置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完全一样。 参考练习:如图 3质量为 M、长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