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次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 楞次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楞次,X( 18041865),俄国物理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 1804 年 2 月 24 日(旧历 12 日)生于多尔帕特(今爱沙尼亚的塔尔图) ,1820 年以优异成绩从中学毕业后进入多尔帕特大学。 19 岁时被推荐作为地球物理观测员参加了俄国主办的由 OE科采布率领的 “普雷德普里阿蒂”号单桅帆船第二次全球性科学航行(18231865)。 18291830 年去高加索考察并进行地磁观测,精确测定里海海平面的变化和提取石油及天然气样品 18361865 年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其间还兼任海军和师范等院院校物理学教授。 1865 年 2 月 2、10 日(旧历 1 月 29 日)在意大利罗马逝世。 二、科学成就1在电磁学方面的成就1833 年发现感应电动势阻止产生这一感应的磁铁或线圈的运动,此结论于 1834 年发表,后称为楞次定律。 18421843 年独立于 JP焦耳并更为精确地建立了电流与其所生热量的关系,后被称为焦耳定律,或焦耳还研究并定量地比较了不同金属线的电阻率,确定定了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电磁铁吸引力与磁化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定律。 1832 年致力于电学量和磁学量的冲击法测量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1844 年导出包含电动势和电阻的归一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的定律,但 1845 年后,GR基尔霍夫却获得了更有普遍意义的电路定律。 在 3、电化学方面,他确立了伽伐尼电池中电动势的相加性,阴极和阳极上极化电动势的相加定律,以及每一电极的极化电动势和起始电极电势的相加定律。 2地球物理方面的贡献在地球物理方面,他积累了大量而可靠的观测数据;在全球性科学航行中,他测量了深海的海水比重和温度:发现并正确地解释了大西洋和太平洋赤道南北的海水是含盐量较高,且大西洋的比太平洋的高,而印度洋含盐量低的现象,还注意到在一定纬度下,海洋表面的水温高于水上面的空气温度;1845 年在他倡导和协助下组织了俄国地理学会。 三、趣闻轶事学生中的“物理学家”。 楞次在中学时期就酷爱物理学,成绩突出。 1820 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杰普特大学,学习自然科学。 1823 年他还在三年级读书,就因为物理成绩优秀被校方选中,以物理学家的身分参加了环球考察。 1826 年,他考察归来后在一所中学教物理,同时认真总结整理考察成果。 1828 年 2 月 16 日,楞次向彼得堡皇家科学院作了考察成果汇报,由于报告生动、出色,被接收为科学院研究生。 1830 年他当选为科学院候补院士,1834 年接替刚去世的彼得洛夫,升为正式院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