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2讲 专题特辑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内容摘要:
1、押题训练(一)1某学生实验小组在做“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时。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 1 所示。 读数为 _ 1(2)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时,测出了包括(0,0)在内的 6 组电流 I 和电压 U 的值,并已经标在了如图 2 所示的坐标纸上,请用铅笔和直尺在坐标纸上画出合理的图线,并求出该段金属丝的电阻 _。 图 2(3)测该金属丝电阻时,可供该实验小组选择的器材如下:A量程 ,内阻约 的电流表 程 3 A,内阻约 的电流表 程 10 阻 0 的电流表 程 15 V,内阻约 30 电压表 值为 010 的滑动变阻器F阻值为 01 000 的电阻箱G两节干电池H开关一个 2、、导线若干如图 3 所示,试补画出该小组同学测金属丝电阻 标明所选用电表的符号,如。 图 3解析:(2)连线时注意让多数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Ux 5。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I A,电流表选用 压表 V 量程太大,不能用,5应考虑将 2串联改装成电压表;因为电压测量值是从 0 开始的,故滑动变压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 答案:(1)2)5 连线如图甲所示(3) 电路图如图乙所示2(2012安徽高考)图 4 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的实物电路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图 4(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_;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 3、片,_;断开开关,根据实验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小灯泡灯丝的伏安特性曲线。 (2)在虚线框中画出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 解析:(1)滑动变阻器在最左端时,小灯泡电压最小, 为 了保护小灯泡不被烧坏,因此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应处在最左端。 在调节 滑动变阻器时,应注意电压表的示数,不能超过小灯泡的额定 电压。 答案:(1)使它靠近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多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额定电压(2)如图所示3实验室中现有器材有:电池 E,电动势约 10 V,内阻约 1 ;电流表 程约 10 A,内阻 ;电流表 程 300 阻 5 ;电流表 程 250 阻 5 ;电阻 4、箱 大阻值 ,最小值改变量为 ;滑动变阻器大值 100 ;开关 S;导线若干。 要求用图乙所示的电路测量图中电流表 A 的内阻。 图 5(1)在所给的 3 个电流表中,哪几个可以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 答:_。 (2)在可测的电流表中任选一个作为测量对象,在实物图甲上连成测量电路。 (3)你要读出的物理量是_,用这些物理量表示待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_。 解析:(1)电流表 出其内阻,因 这时图中的电流表 A应为 3中的一只,这使得电流表 00 指针的偏转极其微小, 误差很大,而3可用此电路精确测出其内阻。 (2)若测电流表 则 需将电流表 1并联,再与电流表 物连线如图所示。 实物图连线时 要注意电流从电表的 5、正接线 柱流入,从 电表的负接线柱流出。 (3)根据前面的分析,要读出的物理量是 A、A两电流表的示数 I、I和电阻箱的阻值测电 流表和 电阻箱并联, 电压相等,即 II) 以待 测内阻的计算公式是 1)A 2 2) 实物连线图见解析(3)A、A两电流表的示数 I、I和电阻箱的阻值 A 2012江苏高考)如图 6 甲所示的黑箱中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进行探测。 图 6(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图乙中多用电表的_(选填“A”、 “B”或“C”)。 (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 a、b 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 a,另一表笔应 6、_(选填“短暂 ”或“持续”) 接 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 测量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表。 两表笔分别接a、b 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 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黑箱图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 两表笔接的接点 多用电表的示数a,b _a,c b,c 解析:(1)使用多用电表前应先调整“指针定位螺丝”A ,使指针指到左边的“0”刻度线处。 (2)为保护多用电表的内部元件,在测量黑箱中是否存在电源时,应短暂接触接点 b。 (3)欧姆表的读数为 51 5 ;每对接点间正反向电阻均相同,说明黑 7、箱中没有二极管元件,根据表格中两接点间电 阻的数值,可 设计的电路图 如图所示。 答案:(1)A(2)短暂(3)解析图5(2012常州模拟)如图 7 所示,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在电路中接一阻值为 2 的电阻 过改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的实验数据:图 7U/(V) A) )作用是_。 (2)用作图法在图 8 坐标系内作出 UI 图线。 (3)利用图线,测得电动势 E_V ,内阻 r_。 图 8(4)某同学测另一串联电池组的输出功率 P 随外电阻 R 变化的曲线如图 9 所示。 由所得图线可知,被测电池组电动势 E_V,电池组的内阻 r_。 图 9解析:(1)R 0的作用是防止电路短路, 8、起到保护电源、 电表的作用。 (2)UI 图线如图所示。 (3)由图可知 E,rkR 0(4)当 r R5 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 )2R,30 V。 答案:(1)保护电源、电表,防止短路(2)见解析(3)4)305押题训练(二)1(2012江苏四市联考)某同学要测量一电阻 值约 18 )的阻值,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电池组 E(电动势 3 V,内阻约 1 );电流表 (量程 0,内阻约 );电压A表 (量程 03 V,内阻约 5 电阻箱 R(阻值范围 0,额定电流 1 A);开关VS,导线若干。 (1)为使测量尽可能准确,应采用下面给出的_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图 1(2)下表中记录了电阻箱阻值 R 及 9、对应电流表 、电压表 的测量数据 I、U,请在图 A 标纸上作出 图象,根据图象得出电阻 次数 1 2 3 4 5R/ 8 12 16 20 24I/A )此实验中电阻 R x 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_( 选填 “偏大”或“偏小”)。 解析:(1)由于待测电阻阻值较小,采用电流表外接;由于电流表量程太大,需要给待测电阻并联一可读出电阻值的分流电阻,所以 选择电路 A。 (2)利用描点法作出 图象,根据电路图 A,利用欧姆定律U/R xI,解得。 对照图象,图象R 1。 (3)因电压表 的分流作用,图象在纵轴上的截距应为 ,因此测得的 1)A(2)图象见解析3)偏小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多用电表 10、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一般为电池)、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 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给定的器材有:待测多用电表,量程为 60 电流表,电阻箱,导线若干。 实验时,将多用电表调至1 挡,调好零点;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 完成下列填空:(1)仪器连线如图 3 所示(a 和 b 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 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则表笔 a 为_( 填“红”或“ 黑”)色;(2)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图 12 中多用电表、电流表 图 3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 4(a)、(b) 、(c) 所示,则多用电表的读数 为_,电流表的读数为_阻箱的读数为_;图 4(3) 11、将图 4 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_(保留3 位有效数字)(4)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_V。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解析:(1)根据所有电器“红进黑出”的一般原则,对多用电表有,电流从红表笔进入多用电表,电流从黑表笔流出多用 电表,由于 设计电路图中 a 表笔接在电流表的正极,故电流经过多用电表从 a 表笔流出,故 a 表笔为多用电表的黑表笔。 (2)欧姆表读数为 R;电流表读数为 I53.0 阻箱读数为 41 6。 (3)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考 虑到多用电表表头的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表头偏转的格数与表盘总格数之比为 2650,而多用 电表接外电路时,外电路电流 12、表示数为 I53.0 两表笔短接时通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 ,解得 02 2650 )设多用电表内阻为 r,已知外电路电阻为 R14 ,多用电表接外电路时:EI(rR),多用电表两表笔短接时:EI 0r,联立解得多用电表内的电 池电动势 E。 答案:(1)黑(2)3)102 (4)2012福建高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 E。 (1)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 5 所示,其示数为_V。 图 5(2)然后,用电压表 、电阻箱 R、定值电阻 关 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 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成完整电路。 图 6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阻值 R,读出电压表 相应示数 U。 该学习小组测出大量数据,分析筛选出下表所示的 R、U 数据,并计算出相应的 与 的值。 请用表中数据在坐标1R 1作出 图线。 1U 1R/() V) 8.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2讲 专题特辑 课下针对高考押题训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