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课标三维物理 通用版 考前再忆基础知识,保持状态满怀信心入考场 五 选考部分 保温训练内容摘要:

1、保温训练,考场信心增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由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以估算出该种气体分子的大小B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小,布朗运动就越明显C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的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D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2)如图 1 所示,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活塞通过滑轮和一重物连接并保持平衡,已知活塞距缸口 0.2 m,活塞面积 10 气压强 05 重 50 N,活塞质量及一切摩擦不计,缓慢升高环境温度,使活塞刚好升到缸口,封闭气体吸收了 60 J 的热量,则封闭气体的压强将_( 选填“ 增加” 2、、“减小”或“不变”),气体内能变化量为 _J。 图 1解析:(1)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大,所以不能估算分子大小,A 错。 布朗运动的显著程度与温度和颗粒大小有关,B 正确。 分子引力和斥力都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的,则 C 错。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故 D 错。 (2)此时气体压强 pp 0 恒定。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W Q 50 J。 1)B(2) 不变502(1)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2)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 3、 2 所示。 玻璃测温泡 A 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 B 和水银压强计相连。 开始时 A 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 C 中水银面在 O 点处,右管 D 中水银面高出 O 点4 将 A 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 D,使 C 中水银面仍在 O 点处,测得 D 中水银面高出 O 点 4 已知外界大气压为 1 个标准大气压,1 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76 求恒温槽的温度。 图 2此过程 A 内气体内能_( 填“增大”或“减小”) ,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_(填“吸热”或者“ 放热”)。 解析:(1)液体分子的势能与体积有关,a 正确。 晶体分为单晶体和多晶体,单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物理性质 4、表现为各向同性,b 错误。 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每一个分子动能都增大,c 错误。 露珠由于受到表面张力的作用,表面积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即呈球形,d 正确。 (2)由于在温度变化前后左端被封闭气体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由查理定律可得 入数据可得恒温槽的温度 273 K364 K,tT 227391。 2090此过程中由于被封闭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故内能增大;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在没对外做功的前提下应该从外界吸收热量。 答案:(1)364 K(或 91)增大吸热3(1)如图 3 所示,参考系 S相对于参考系 S 以速度 v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 固定在参考系 S 的光源沿 x 轴正方向以光速 c 5、 发出一束单色光。 则在参考系 S中接收到的光的情况是_。 图 3A光速小于 c,频率不变B光速小于 c,频率变小C光速等于 c,频率不变D光速等于 c,频率变小(2)如图 4 所示,半球面形的碗中盛满水,碗底中央放置一枚硬币 A。 一位观察者的眼睛高出碗口 B 的竖直距离为 h。 当观察者向后缓缓退步的过程中,他离碗口 B 的水平距离x 超过何值时,就不能再看到碗底的硬币。 该观察者如果从碗的正上方看水里的硬币,则视觉深度是多少。 已知水的折射率为 n。 43图 4解析:(1)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和多普勒效应可知选项 D 正确。 (2)如图甲所示,n55 ,223x2 n, 12 12 12 币的视深 R。 4 6、答案:(1)D(2)2 h R 乙234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光传播时,若遇到的障碍物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很多,衍射现象十分明显,此时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B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D麦克斯韦提出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存在,后来他又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2)一列横波在 x 轴上传播,在 时刻波形如下图实线所示,t 2s 时刻波形如下图 5 虚线所示。 图 5( )由波形曲线读出这列波的振幅和波长;( )若周期大于(t 2t 1)/2,则最小波速是多少。 方向如何。 最大波速是多少。 方向如何。 解析:(2)( )A0.2 7、m;8 m。 ( )由 T (t 2t 1)/2,即 tt 2t 12x 轴正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t T/4,且 n0 或 1当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时,可能的周期为:t 3T/4,且 n0 或 1由波速公式 v/T 可知,当波速 v 最小时,周期 T 最大。 分析上面两类情况可知,当周期最大时,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即在 t /4 中取 n0,即 tT 大 /4,则 T 大0.2 s;最小速度 v 小 /T 大 40 m/s,方向为沿 x 轴正方向当波速 期 T 最小。 分析上面两类情况可知,当周期最小时,波沿 x 轴负方向传播,即在 t3T/4 中取 n1,即 tT 小3T 小 /4, 8、则 T 小 1/35 v 大 /T 小 280 m/s;方向为沿 x 轴负方向。 答案:(1)C(2) 见解析5(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 A卢瑟福通过实验发现了质子的核反应方程为 24 714N 178O 11核裂变的核反应是 92235U 561413692 01子、中子、 粒子的质量分别为 m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 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子从 a 能级状态跃迁到 b 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 1 的光子,原子从 b 能级状态跃迁到 c 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 2 的光子,已知 1 2,那么原子从 a 能级状态跃迁到 光子121 2(2)如图 6 所示质量为 9、 M2 木板用钉子固定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子弹以速度 00 m/s 射入,射出时子弹速度 300 m/s。 现将钉子拔掉,子弹穿出木板后的速度为多大。 图 6(设前后两次子弹和木块的作用力相同)解析:(1)铀核裂变是铀核俘获慢中子而发生的核反应,选项 B 错误。 (2)木块固定时,子弹穿过木块过程产生的热量为QF 2木块不固定时,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弹穿过木块过程产生的热量 QF 变对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有2 22 12解得 298.5 m/1)B(2)m/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最近发生事故的福岛核电站利用的是轻核聚变的原理发电的B用不可见光 10、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要大C波粒二象性中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和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行为,这种波动性与机械波在本质上是不同的D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可以用动能为 13.7 电子去碰撞(2)如图 7 所示,C 是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的一块木板,木板的质量为 3m,在木板的上面有两块质量均为 m 的小木块 A 和B,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最初木板静止,A、B 两木块同时 图 7以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 2木板上滑动,木板足够长,A、B 始终未滑离木板。 求:木块 B 从刚开始运动到与木板 C 速度刚好相等的过程中,木块 B 所发生的位移。 解析:(1)目前的核电站 11、都是利用的重核裂变发电的,因为受控热核反应目前还没有开始利用,选项 A 错误;不可见光还包括红外线,因此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不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初动能大,B 错误;波粒二象性中的波动性是大量光子和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的行为,这种波动性与机械波在本质上是不同的,选项 C 正确;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是13.6 此欲使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电离,可以用动能为 13.7 电子去碰撞,D 正确。 (2)木块 A 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木块 B 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木板 C 做两段加速度不同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 A、B 、C 三者速度相等为止,设三者速度相等时的速度为 A、B、C 三者组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m3m) 运用动能定理,有:m(212 12解得:x。 911) (2)91g。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