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随堂练习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内容摘要:

1、必修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第 1 课时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图 11图 118 所示) ,已知该轮直径为 80 m,经过 20 动一周后,小明落地,则小明在摩天轮上的平均速度为()A0.2 m/s B4 m/s C0 D非直线运动,不能确定解析:平均速度是指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与直 线运动 或曲线运动无关小明在摩天轮上转动一周, 总位移为零,故其平均速度为零, C 正确答案:在 2008 年央视开年大戏闯关东中,从山东龙口港到大连是一条重要的闯关东路线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以下关于两船全 2、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B两船的平均速度相同C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一句中, “两天”指的是时间, “下午 三点”指的是时刻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可以把船视为质点解析:在本题中路程是船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 龙口指向大 连的有向线段,两船的路程不相同,位移相同,故 A 错误;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故 B 正确;时刻是指某一瞬间,时间是两 时刻间的间隔,故 C 正确;在研究两船的航行 时间时,船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故 D 正确答案: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 t0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12 m/s,方向向东,当 t 3、2 s 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8 m/s,方向仍向东,则当 t 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 2 m/s()A3 s B5 s C7 s D9 a 2 m/ t 5 s 或 7 122 2 12 2答案:194. 北京奥运火炬实现了成功登上珠峰的预定目标,如图 119 所示是火炬手攀登珠峰的线路图,请根据此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位移B. 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于登山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运动的速度时可以把火炬手当成质点D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大解析:由起点到终点火炬手所走线路的总长度是火炬的路程线路总长度与火炬所走时间的比等 4、于登山的平均速率火炬手在运动中,忽略其大小,可以看成质点顶峰的高度大于拉萨的高度, 顶峰的重力加速度要比拉萨的重力加速度小答案:1105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某防空雷达发现一架飞机正在以水平速度朝雷达正上方匀速飞来,已知该雷达发射相邻两次电磁波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104 s,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波形如图 1110 甲所示,经过 t173 s 后雷达向正上方发射和接收到的波形如图 1110 乙所示,已知雷达屏上相邻刻度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1104 s,则该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约为()A12 000 m/s B900 m/s C500 m/s D300 m/题干图甲可 5、以看出电磁波从发出到接收到用时 10 4 s,此时飞机离雷达距离为 s1310 82104 m610 4 m,t173 s 后,从题干图乙可求出这一时刻飞机离雷达的距离为 s2310 81104 m3 104 m,因此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小大约为 v 300 m/6104)2 (3104)2173答案:(2010杭州月考)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并排行驶,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动,以大地为参考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西运动解析: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不动,说明 6、甲、乙两 车速度相同,甲车内的人看见树木向东移动,说明甲车 在向西运动,故选 2 2009 年 11 月 2 日,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各省代表团参加了包括田径、体操、柔道在内的所有 28 个大项的比赛,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A在撑杆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手中的支撑杆在支撑地面过程中的转动情况时B帆船比赛中确定帆船在大海中位置时C跆拳道比赛中研究运动员动作时D铅球比赛中研究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间时解析:能否把某物体看做质点,关 键要看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后,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影响显然 A、C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将无法继续,故 A、C 错 7、;而 B、D 项中的研究对象的大小和形状忽略后,所研究的问题不受影响,故B、D 正确答案: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解析:速度是否增加,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有关,故 A 错;“速度 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 越大,即加速度 a 越大,B 正确;加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 线运动时,v0 以后就反向运动,故 C 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 8、在加速,直到加速度 a0,速度就达到最大了,故 D 错答案: 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D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参考系等相关知识点由于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当物体自由释放的瞬间物体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 则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处 于飞机的正下方,选项 B 错;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 A 错误;在地面上看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只受重力 9、的作用,因此物体做平抛运动, 则 C 对 D 错答案:列说法中与人们的日常习惯相吻合的是()A测量三楼楼道内日光灯的高度,选择三楼地板为参考系B测量井的深度,以井底为参考系,井“深”为 0 米C以卡车司机为参考系,卡车总是静止的D以路边的房屋为参考系判断自己是否运动解析:在解本题时,很多同学受生活 习惯的影响,往往 错误 地认为参考系只能选地面,其实不然,如 A 选项,可以选择与地面相对静止的三楼地板为参考系参考系的 选择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合理与不合理的区别,只要有利于问题的研究, 选择哪个物体为参考系都可以答案: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 3 m/s,则 10、物体在 1 s 内一定走 3 体在某 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则物体在这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3 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则物体在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3 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则物体某 1 s 内的位移不小于 3 体某时刻的速度为 3 m/s 是瞬时速度,下一时刻的速度可能变大,也可能变小,因此它不一定以这个速度维持运动 1 s,所以 A 选项不正确物体在某 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根据定义,则物体在 这 1 s 内的位移一定是 3 m,选项 B 正确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3 m/s,有可能先做速度小于 3 m/s 的 11、匀速运 动,然后再做速度大于 3 m/s 的匀速运动 ,因此物体在 1 s 内的位移可能大于 3 m,也可能小于 3 m,选项 C 错误同理,选项 D 也错误答案:11172009 年 7 月 16 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 16 日已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 7 月30 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图 1111 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度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总航程五千多海里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 12、据题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解析:将护航舰艇看做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 A 对;由题图可知, “五千多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 B 错, C 对;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 D 错答案:一质点沿直线 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 O 点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 x52 t3(m),它的速度随时间 t 变化关系为 v6t 2(m/s)该质点在 t0 到 t2 s 间的平均速度和 t2 s 到 t3 s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分别为( )A12 m/s,39 m/s B8 m/s,38 m/s C12 m/s,19.5 m/s D 13、8 m/s,12 m/均速度 ,t0 时,x 05 m;t2 s 时, 1 m;t3 s 时,x 359 8 m/s, 2 38 m/s v 图 11008 年 8 月 16 日,牙买加选手博尔特在国家体育场“鸟巢”进行的北京奥运会男子100 米决赛中以 9 秒 69 的成绩夺得金牌并打破 9 秒 72 的世界纪录设高度为 H 的博尔特正在进行 100 米短跑且就要到达比赛的终点处,如图 1112 所示,有一摄影记者用照相机拍摄下了运动员冲刺的一幕已知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 16,快门(曝光时间)是 1/60 秒,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 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 14、分的宽度是 )100 米成绩冲刺速度100 米内的平均速度冲刺时 1/60 秒内的位移A B C D解析:照片中模糊部分的宽度就是最后冲刺时的 1/60 秒运动员号码布对应的运动位移,由放大比例关系可知其大小 x 为 L,对应运动员的最后冲刺速度为 正确:岸上有甲、乙两地,一汽艇顺着河流由甲到乙需要时间 h,逆流返回需要时间 h如果汽艇不用发动机,顺流由甲地漂行到乙地需要时间 t 为多少。 解析:汽艇不用发动机顺流漂行,即是以水流的速度运动 求 时间 t,需要求出甲、乙两地的距离和水流的速度设汽艇在静水中的速度为 u,水流的速度 为 v,汽艇 顺水航行 时其运动速度为( uv),逆水航行时其运动速度为(uv) ,所以有( uv)t 1(uv)t 2t2t 1t2t 1)236/(63) h12 2 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 40 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 1/3 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 20 km/h,。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