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2014.09)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开学模拟试题,包含了高中物理的全部内容,主要包含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电场、磁场、恒定电流、电磁感应等内容,在考查问题上以基本定义、基本规律为主,在注重考查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考查考纲要求的基本能力,重视生素养的考查,注重主干知识,兼顾覆盖面。 【题文】13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C卡文迪许测出了静电力常量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知识点】物理学史案解析】 B 解析: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 、伽利略首创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理想斜面实验,故 、 2、库仑测出了静电力常量,故 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故 【思路点拨】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了解情况,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大家熟悉的牛顿、爱因斯坦、法拉第等,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知道这些著名科学家的重要贡献本题属于记忆知识,要了解、熟悉物理学史,关键在于平时注意积累和记忆【题文】14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 2m/2s 内的位移大小是 3 4s 内该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D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 24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5【答案解析】B 解析: A、由面积法求 0s=1m,时间 3、 t=1=1m/s,故、由面积法知:0位移 s=3m,故 、0体先做加速、然后匀速,最后做减速运动,故 、0个时间段内速度均为正,表明速度都为正方向,运动方向相同,故 选:B【思路点拨】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 动方向看正负本题关键要明确速度时间图线中斜率、截距、面积等的物理意义,同时要会运用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题文】15如右图所示,将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第一次用时 且两次磁铁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相同,则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第一次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较大B第一次电流表 的最大偏转角较大二次电流表 的最大偏转角较大断开开关 k,电流表 均不偏转,故两次线圈两端均无感 4、应电动势G【知识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2【答案解析】B 解析: A、磁通量变化相同故 A 错误B、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磁通量的变化率大,感应电动势大,产生的感应电流大故 错误D、断开电键,电流表不偏转,知感应电流为零,但感应电动势不为零故 选 B【思路点拨】 两次磁铁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相同,知磁通量的变化量相同,根据时间长短判断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题文】16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11,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 线圈仅接入一个 R=20 的电阻,则A流过电阻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 40电阻 0 1秒内电流方向改变 5、 50次【知识点】正弦式电流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电功、电功率;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3【答案解析】C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原线圈中电压的最大值为 220 V,所以电压2的有效值为 220V,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 2=11:1,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有效值为 20V,副线圈的电阻为 20,所以电流的有效值为 I=1A,所以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所以变压器的输入功率 P=1) 220=20W,所以、电阻 上的电压,为 20V,所以 、交变电流的方向每个周期改变 2次,1s 是 50个周期,所以在 1变电流的方向改变100次,所以 选:C光世 6、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思路点拨】 由图可知输入电压的峰值,周期,从而知道副线圈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只选 1 个且正确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题文】17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对小孩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 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 7、力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知识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4【答案解析】 解析: A、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摩擦力,故 、C、小孩和车整体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拉力、摩擦力的合力与重力、支持力的合力平衡,重力、支持力的合力竖直,故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故 正确;D、小孩和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所受的合力为零,故 选:思路点拨】对小孩和车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分析即可本题关键是明确小孩和车整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然后结合 8、共点力平衡条件列式分析,基础题目 【题文】18假设一个小球在沼泽地中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沼泽地对球和球对沼泽地的作用力大小分别为 在匀速向下运动时, 在减速向下运动时,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识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案解析】 解析: 小球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与沼泽地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二力一定相等,故 A、C 错误;B、D 正确故选:思路点拨】沼泽地地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和小球对沼泽地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二者大小相等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重力大于支持力,故小球会向下加速运动;不管小球是加速下降、匀速下降还是减速下降,小球对沼泽地地面的支持力和沼泽地 9、 地面对小球的压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与小球的运动状态无关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题文】19我国在轨运行的气象卫星有两类,一类是极地轨道卫星风云 1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12h,另一类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风云 2号,运行周期为 24 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风云 1号的线速度大于风云 2号的线速度B风云 1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风云 2号的向心加速度C风云 1号的发射速度大于风云 2号的发射速度D风云 1号、风云 2号相对地面均静止【知识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案解析】 解析: 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有: G 知,风云一号卫2周期和半径均小于风云二号卫星的周期 10、和半径A、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有卫星的线速度 v ,所以风云一号卫星的半径小,线速度大,故22、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 卫星的向心加速度2,风云一号的半径小,向心加速度大于风云二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故 高轨道上发射卫星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更多的功,故向高轨道上发射卫星需要更大的发射速度,故 、风云 2号是同步卫星,相对地面静止,而风云 1号不是同步卫星,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故 选:思路点拨】 卫星绕地球圆周运动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据此分析周期与半径的关系,再分析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半径的关系即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分析半径与周期的关系,再由半径关系分析其它物理量 11、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题文】20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2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 B2、3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C1、2 两点的电势相等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3 两点的电势相等 【知识点】电场线案解析】 解析:A、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得,1 与 2比较,1 处的电场线密,所以 1处的电场强度大故 、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由图可得,2、3 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故 ,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 1点的电势高于 2点处的电势故 、由题目可得,2 与 3处于同一条等势线上,所以 2与3两点的电势相等故 选 12、:思路点拨】 根据电场线的分布特点: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处出发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终止,分析该点电荷的电性;电场线越密,场强越大顺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判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和等势面的特点,即可解决本题【题文】21. 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竖直放置,间距为 L,底端接阻值为 R 的电阻。 将质量为 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 除电阻 R 外其余电阻不计。 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原长位置由静止释放。 则A释放瞬间金属棒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 属棒向下运动时,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a 属棒的速度为 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F = 2阻 R 上 13、产生的总热量等于金属棒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知识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能量守恒定律;右手定则2【答案解析】 析: A、金属棒刚释放时,弹簧处于原长,弹力为零,又因此时速度为零,没有感应电流,金属棒不受安培力作用,金属棒只受到重力作用,其加速度应等于重力加速度,故 、金属棒向下运动时,由右手定则可知,在金属棒上电流方向向右,流过电阻 ba,故 C、金属棒速度为 培力大小为 F= ,= ,故 D、金属棒下落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知,2属棒的动能(速度不为零时)以及电阻 选 路点拨】 释放瞬间金属棒只受重力,加速度为 g金属棒向下运动时,根据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安培力公式、欧姆定律和感应电动势公式推导安培力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理综卷2015年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2014.0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