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与名师对话第一轮复习资料 质量检测12内容摘要:

1、质量检测( 十二)(时间:90 分钟总分:110 分)1(9 分) 在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在纸上画出的界面 玻璃砖位置的关系分别如下图、和所示,其中甲、丙两同学用的是矩形玻璃砖,乙同学用的是梯形玻璃砖他们的其他操作均正确,且均以 界面画光路图(1)甲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2)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 填“偏大” “偏小”或“不变”)(3)丙同学测得的折射率与真实值相比_解析用图测定折射率时,玻璃中折射光线偏折大了,所以折射角增大,折射率减小;用图测折射率时,只要操作正确,与玻璃砖形状无关;用图测折射率时, 2、无法确定折射光线偏折的大小,所以测得的折射率可大、可小、可不变答案(1)偏小(2) 不变(3)可能偏大、可能偏小、可能不变2(10 分)(2011青岛模拟)某次实验时,该同学调节分划板的位置,使分划板中心刻线对齐某亮纹的中心,如右图所示,此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转动手轮,使分划线向一侧移动到另一条亮纹的中心位置,再次从螺旋测微器上读数若实验测得 4 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 x知双缝间距为 d1.5 缝到屏的距离为Lm,则对应的光波波长 应为多少。 解析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1180 正确) 相邻两条亮(暗)纹间的距离:x 1 1由公式 x 得 0 4 0103答案正确)4810 4 9 分)(1)在“ 3、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 选填 “甲”或“乙”)(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 R 随时间 t 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 2 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 t 将 _(填“变大” “不变”或“变小”)解析(1)游标卡 4、尺两外测量爪对齐时,甲图放小球的地方并不对齐,正确的是乙图(2)一个周期内小球应该两次经过最低点,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故周期为t 0t 12t 0;小球的直径变大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使得每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变长答案(1)乙(2)2 大变大4(10 分)(1)一列沿 x 轴传播的简谐横波t 0 时波的图象如下图甲所示质点 M 沿y 轴的正方向运动,则这列波的波长是_,传播方向是_,在一个周期内,质点 M 通过的路程是_ (2)如图乙所示,平面 介质与真空的交界面,介质中有一点 A, A、B 连线与界面的交点,如果 A 点发出的一束激光,射到界面上的 Q 点( 图中未画出),进入真空后经 5、过 B 点则 Q 点在 P 点的_(填“左侧”或“右侧”)(3)火车向观察者高速驶来时,观察者听到火车汽笛声的音调_( 填“变高” 、“变低”或“不变”)答案(1)20 m沿 x 轴负方向8 2)左侧(3) 变高5(12 分)(2011山西适应性考试)(1)一列简谐横波以 1 m/s 的速度沿绳子由 A 向 B 传播,质点 A、 B 间的距离为 3 m,如图 1 所示,若 t0 时波刚好传到 A 点,质点 A 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振动,其振动图象如图 2 所示,则 B 点的振动图象(A、B 两点的计时起点相同) 为图 3 中的_(填入正确选项的字母 )(2)已知玻璃对某种单色光的折射率 n ,现 6、使一束该单色光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到三2棱镜的 上,最后从棱镜射出. 假设光在行进过程中有折射光线存在时不考虑反射问题,求光射出棱镜时的折射角( 结果可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已知一组可能用到的 i 角函数近似值 解析(1)B(2)由折射定律得: 故 30n 12由几何关系可得:40全反射的临界角:C451C 边平行,故它在玻璃中的折射光线一定射到,而射到 的入射角 40,小于全反射的临界角 C,故光在 会射出n 或 故 15 分)(2011洛阳四校联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弹簧振子在空间站和在地面上的振动周期相同B单摆的摆长增大后,简谐运动的频率会变小C一列波在向前传播,当波源突然停止 7、振动时,其他质点也同时停止振动D纵波在传播过程中,质点能随波的传播而迁移(2)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它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起来,能提供无线网络、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信息服务09 电磁波传递信号,此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长为_m;在通话时,手机将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再经过_( 选填“调谐” 、 “调制”或“解调”) 后,把信号发送到基站中转(3)在某科技馆内放置了一个高大的半圆柱形透明物体,其俯视图如图所示,O 为半圆的圆心甲、乙两同学为了估测该透明体的折射率,进行了如下实验他们分别站在A、O 处时,相互看着对方,然后两人贴着柱体慢慢向一侧运动,到达 B、 8、C 处时,甲刚好看不到乙已知半圆柱体的半径为 R,C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折射率为多少。 答案(1)2)制(3)设 ,透明物质折射率为 n,则有 ,联立解得 n5/312 分)(2011新课标卷)(1)一振动周期为 T、振幅为 A、位于 x0 点的波源从平衡位置沿 y 轴正向开始做简谐振动该波源产生的一维简谐横波沿 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v,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一段时间后,该振动传播至某质点 P,关于质点 P 振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A振幅一定为 期一定为 度的最大值一定为 始振动的方向沿 y 轴向上或向下取决于它离波源的距离E若 P 点与波源距离 s质点 P 的位移与波源的相同(2)(8 分 )一半圆 9、柱形透明物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底面 银(圆中粗线) ,O 表示半圆截面的圆心一束光线在横截面内从 M 点入射,经过 反射后从 N 点射出已知光线在 M 点的入射角为 30,0,0线在 M 点的折射角;透明物体的折射率解析(1)如图,透明物体内部的光路为折线 、M 点相对于底面 称,Q、 三点共线设在 M 点处,光的入射角为 i,折射角为 r,0由几何关系得,r,于是r60且 r 由式得r15根据折射率公式有ir由式得n 6 22答案(1)2) r 15n6 228(11 分)(1)某同学课余时间在家里想根据“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在家中找了一根长度为 1.2 m 左右 10、的细线,一个可作停表用的电子表和一把毫米刻度尺(无法一次直接测量出摆长 )由于没有摆球,他就找了一个螺丝帽代替他先用细线和螺丝帽组成一个单摆,然后依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用电子表测出振动周期为 刻度尺量出缩短的长度为 L,测出这种情况下单摆的周期为 你用上述数据,推导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2)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若这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则光线_A一定能进入介质中传播B若进入介质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C若进入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改变D不一定能进入介质中传播(3)一列沿 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 a 所示,其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 b 所示求:波速为多少 11、。 图 a 中的质点 e(波峰)再经多少时间第一次到达波谷。 解析(1)设原来单摆的摆长为 L,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有:T 12 ,T 22式联立消去 g 1 T 2(2)光线由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如果入射光线垂直于界面,则光线进入介质中后传播方向不变;由 n 可知,若进入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改变(这两种介质当介质的折射率大于介质 的折射率,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时,则发生全反射,光线就不能进入介质中传播,所以 项正确(3)由图得: 4.0 m,T 0.2 v/T20 m/stT/20.1 s.答案(1)g (2)20 m/s0.1 11 分)(2011江苏苏州高三调研)(1)下列说法正确的 12、是_(填写选项前的字母)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偏振B如果做振动的质点所受的合外力总是指向平衡位置,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C变化的电场周围不一定产生变化的磁场D狭义相对论认为:在惯性参照系中,光速与光源、观察者间的相对运动无关(2)一列简谐横波沿 x 轴正方向传播,在 t0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波刚好传到 x3 m 处. 此后 x1 m 处的质点比 x1 m 处的质点_(选填“先” “后”或“同时”)到达波峰位置;若该波的波速为 10 m/s,经过 t 时间,在 x 轴上33 m 区间内的波形与t0 时刻的正好相同,则 t _.(3)被称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物理学家高锟,由于在光纤传输信息研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与两位美国科学家共获 200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光纤由内芯和外套两层组成. 某光纤内芯的折射率为 套的折射率为 剖面如图所示. 在该光纤内芯和外套分界面上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60,为保证从该光纤一端入射的光信号都不会通过外套“泄漏”出去,求内芯的折射率 最小值解析(1)本题考查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部分的基本知识.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薄膜干涉 ),A 错误;简谐运动的特点是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与它偏离平衡位置位移的大小成正比,并且总是指向平衡位置,满足此条件的振动才是简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