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新学案2014高考物理课时作业 14动能和动能定理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十四) 动能和动能定理1关于对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是普遍存在的机械能的一种基本形式,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B动能总是正值,但对于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的动能大小是不同的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2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12,速度之比为 2当两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A12 B11C21 D41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 A 和物体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在力 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 x,则( 2、)A摩擦力对 A、B 做功相等BA、B 动能的增量相同CF 对 A 做的功与 F 对 B 做的功相等D合外力对 A 做的功与合外力对 B 做的功不相等4一个质量为 0.3 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如图所示,图线 a 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 vt 图象,图线 b 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 v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平拉力的大小为 ,方向与摩擦力方向相同B水平拉力对物体做功的数值为 C撤去拉力后物体还能滑行 7.5 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改编题)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下端 C 与水平直轨道相切一个小物块从 B 点正上方 R 处的 A 点处由静止释 3、放,从 B 点刚好进入圆弧形光滑轨道下滑,已知圆弧形轨道半径为 R0.2 m,小物块的质量为 m0.1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 m/)A0.1 m B0.2 .6 m D0.8 倾角为 45的粗糙斜面与粗糙水平轨道平滑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有一质量为 m 的物体由斜面的 A 点静止滑下,物体与斜面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已知 A 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4 m,当物体滑至水平地面的 C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且 m若将 平轨道抬起,与水平面间夹角为 30,其他条件不变,则物体能沿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A(84 )m B(82 )C. m D8 2013山西省高考适应性训练 4、) 如图所示,一小物块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经过 A 点时的初速度 .5 m/s,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行一段距离 L2 m 后从 O 点水平飞出已知圆弧的半径为R1 m,O 点恰好为圆弧的圆心,求小物块从 O 点水平飞出到击中圆弧所经历的时间 t 的值( 取 g10 m/s 2)8(2013广东中山联考)如图所示是在竖直平面内,由斜面和圆形轨道分别与水平面相切连接而成的光滑轨道,圆形轨道的半径为 m 的小物块从斜面上距水平面高为h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通过轨道连接处的B、C 点时,无机械能损失求:(1)小物块通过 B 点时速度 2)小物块通过圆形轨道最低点 C 时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 5、 大小;(3)小物块能否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 D?9(2012山东理综)如图所示,一工件置于水平地面上,其 为一半径 R1.0 C 段为一长度 L0.5 m 的粗糙水平轨道,二者相切于 B 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P 点为圆弧轨道上的一个确定点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其质量m0.2 B、C 间的动摩擦因数 10.8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 取 g 10 m/1)若工件固定,将物块由 P 点无初速度释放,滑至 C 点时恰好静止,求 P、C 两点间的高度差 h;(2)若将一水平恒力 F 作用于工件,使物块在 P 点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F 的大小;当速度 v5 m/s 6、时,使工件立刻停止运动(即不考虑减速的时间和位移 ),物块飞离圆弧轨道落至 ,求物块的落点与 B 点间的距离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倾角为 的斜面上只有 粗糙,其余部分都光滑,长为 不粘接,总长为 放时下端距 A 为 下面距 A 为 L/2 时物块运动的速度达到最大(1)求物块与粗糙斜面的动摩擦因数;(2)求物块停止时的位置;(3)要使所有物块都能通过 B 点,由静止释放时物块下端距 A 点至少要多远。 答案:课时作业(十四)1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所以运动的物体就有动能,A 正确;由于 以 B 正确;由于速度为矢量,当方向变化,其12速度大小不变时,动能并不改变,故 7、C 正确;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动能不变,但并不是处于平衡状态,D 错误2D对汽车用动能定理得 以滑行的距离与 正比,故汽车12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 l1l 241,故正确答案为 因 F 斜向下作用在物体 A 上,A、B 受的摩擦力不相同,因此,摩擦力对A、B 做的功不相等,A 错误;但 A、B 两物体一起运动,速度始终相同,故 A、B 动能增量一定相同,B 正确;F 不作用在 B 上,因此力 F 对 B 不做功,C 错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故 D 错误4线 a 表示的 vt 图象加速度较大,说明物体所受的拉力与摩擦力方向相同,则 FF fma a,图线 b 表示物体只在摩擦 8、力作用下做匀减速运动,有 Ffma b,解得 FF f,A 正确;有水平拉力时,物体位移为 x 3 m12 m,故拉5 32力做功的数值为 W,B 正确;撤去拉力后物体能滑行 13.5 m,C 错误;动摩擦因数 ,D 项错误305D本题考查了多过程中动能定理的应用设小物块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最大距离为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由动能定理得:R0,x 0.8 m ,选项 D 正确2由 A 点到 C 点,利用动能定理可得 F f0,解得 沿 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h,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mg(hh)5 h022h0,解得 h(84 )析:小物块向右滑行时,由动能定理可得:2 20v m/ 9、点飞出后做平抛运动,击中圆弧时,飞行时间为 t,则:h 2x 2h 2联立解得 t0.4 0.4 析:(1)小物块从 A 点运动到 B 点的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得v B )小物块从 B 至 C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vCv B 5 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NN6(3)若小物块能从 C 点运动到 D 点,由动能定理得:R D 12 2v 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v 案:(1) (2)63)见解析5析:(1)物块从 P 点下滑经 B 点至 C 点的整个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1 代入数据得 h0.2 m (2)设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 a,P 点与圆心的连线与竖直方向间的夹角为 ,由几何关系可得 R 物 10、块有 对工件和物块整体有 F 2(Mm) g(M m)a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F 设物块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t,水平位移为 块落点与 B 点间的距离为 运动学公式可得h 12x1x2x 1 联立式,代入数据得 .4 m 答案:(1)0.2 m (2)0.4 析:(1)当整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整块速度最大,设整体质量为 m,则 ,12得 2.(2)设物块停止时下端距 A 点的距离为 x,根据动能定理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2Lx ) L (xL) 0,12解得 x3L,即物块的下端停在 B 端(3)设静止时物块的下端距 A 的距离为 x,物块的上端运动到 A 点时速度为 v,根据动能定理x ) L 2 12物块全部滑上 分后,小方块间无弹力作用,取最上面一小块为研究对象,设其质量 动到 B 点时速度正好减到 0,根据动能定理m 00 x(1)2(2) 物块的下端停在 B 端(3)3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