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更斯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惠更斯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惠更斯,C(6291695) 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1629年 4 月 14 日出生于海牙。 父亲是大臣和诗人,与 更斯自幼聪慧,13 岁时曾自制一台车床,表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 1645 年 16 岁时进入莱顿大学学习法律与数学,16471649 年转入布雷达学院深造。 在阿基米德等人著作及笛卡儿等人直接影响下,致力于力学、光学、天文学及数学的研究。 他善于把科学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透彻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摆钟的发明、天文仪器的设计、弹性体碰和光的波动理论等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1651 年惠更斯发表了平生第一篇科学论文,论述各种曲线所 2、围面积的求值。 1663 年当选为英国伦敦皇家学会的第一位外国会员。 1666 年当选为荷兰科学院院士。 同年,应法国皇帝路易十四的邀请,到巴黎从事学术活动,被选为新成立不久的巴黎科学院院士。 1672 年他结识了正在巴黎访问的年轻学者莱布尼兹(16461716)。 惠更斯很赏识莱布尼兹的才能,热忱指导他研究数学名著,并于 1674 年向荷兰科学院推荐了他的关于微积分的第一篇论文。 1681 年由于健康上的原因,惠更斯离开法国,返回荷兰。 1687年惠更斯赴英访问,结识了大物理学家牛顿。 惠更斯衣冠楚楚,举止文雅,颇具学者风度。 他喜欢音乐和诗歌,终身未娶。 晚年长期患病,于 1695 年 7 月 8 日在海牙 3、逝世,享年 66 岁。 二、科学成就1在物理学上最重要的贡献是关于光的波动学说。 惠更斯在 1679 年向法国科学院的报告和 1690 年出版的光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惠更期原理。 2他全面细致地解决了完全弹性碰撞问题,证明了这种碰撞中同一方向上的动量保持不变,而且首次提出这种碰撞前后的恒。 他还通过对比船岸与岸上两人手中小球的碰撞情况的生动例子,阐明相对性原理也适用于碰撞现象。 这是从特殊情况的碰撞出发首次利用相对性原理得出了守恒定律的结论。 3发明了摆钟。 1656 年开始,惠更斯首先将摆引入时钟,发明了摆钟(图 1) ,并发表了摆钟 (1658)及摆式时钟或用于时钟上的摆的运动的几何证明 (1637)。 4、他又研究了简谐运动及弹簧振动,并用游丝代替挂摆,设计出许多种钟表等时结构(例如海上用以测量地理经度的怀表等)。 4在光学方面也有不少成就。 1650 年起与其弟用新法研磨球面透镜,作出的望远镜质量优良,用它发现了土星光环 和土卫六、猎户座星云等。 他深入研究了几何光学理论和应用光学技术,例如折射定律及折射率、眼睛及眼镜片、透镜的放大率、焦深、球差与色差及其消除,以及改进望远镜与显微镜等等。 他发明的目镜效果良好,被称为惠更斯目镜,至今通用。 5惠更斯的其他科学成就还有;与 建议定为温标固定点(1665) ,但直到 18 世纪才被采用:研究了引力问题并推证地球为扁球形(1659) ;在天文望远镜上 5、加装测微器,从而提高了观测精度(1659) ;改进气压计(1661) ;还第一个提出利用火药、蒸气、风力等动力的各种机器雏型(1673) ,可以说是研制内燃机等这类机械的开端,他的学生在他的影响下,后来制造出能实用的蒸汽机。 三、趣闻轶事1海浪的启示 海牙是一座海岸城市,惠更斯经常到海边观看大海的景色,从远处滚滚而来的汹涌波涛,海浪拍打崖石,浪花四溅,涛声滚滚,月色以光粼粼,灯塔的亮光在水波中忽明忽暗这些自然景观中奇妙的波给惠更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荷兰的玻璃制造业很发达,生产各种眼镜、望远镜、显微镜十分时髦,惠更斯特别喜欢研磨各种形状的透镜,用这些透镜做光学实验,而以凹透对光的发散现象,惠更斯 6、陷入了沉思, “光是什么。 ”“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有一天,笛卡儿对他讲道:光是由一种“微粒”组成的,并用“ 微粒说 ”解释光的反射和折射,对这位博学家的理论,惠更斯感到很疑惑,他想:“如果光是一种微粒,那么两盏灯发出的光怎么会相互穿越而不改变方向呢。 ”惠更斯的脑子里浮现海面上波浪的景色, “噢,对了,投到水中的两块石子激起的两列波不就可以相互穿越而不改变各自的形状吗”当惠更斯向笛卡儿谈到他的想法时,笛卡儿高兴的说:“你的怀疑很好。 没有什么东西不能怀疑的,唯一不能就是思维,你应该像伽利略那样不仅要做实验,还应该用数学推论来证明你的想法。 ”2誉满欧洲惠更斯生前名满欧洲学界,牛顿称他是“德 7、高望重惠更斯”,是“当代最伟大的几何学家”。 1663 年,英国皇家学会选他为元老会员,法王路易十四重金聘请他到法国,但惠更斯是一个新教徒,在法国没呆多久就回到了故乡荷兰。 惠更斯原理:“光波发射时,传播光的每一物质粒子不只把运动传给前面的邻近粒子(与原始粒子和光源位于同一直线上) ,而且还应传给周围所有其他和自己接触并阻碍自己运动的粒子。 因此,在每一粒子周围就产生以此粒子为中心的波” (光论 )。 这样,就引入了子波概念。 利用包络面作图法,解释了光的反射、折射定律,特别是解释了冰洲石的双折射现象,区分了寻常光的球状波与非寻常光的随圆面波。 2恒。 大约在 1669 年他就已提出解决碰撞的一个法则,即 8、所谓“活力”守恒原理:由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中,物体质量与运动速度的平方之积被称为该物体的活力,在碰撞前后,两个物体的活力之和保持不变。 惠更斯为此写出了论碰撞引起的物体运动一文,但该文直到 1703 年才出版。 活力守恒当然只是在完全弹性碰时才是正确的,惠更斯虽然没有明确强调这一点,但他给出的相关条件正好要求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活力”守恒能量守恒原理的先驱。 发明了摆钟惠更斯于 1656 年造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摆钟。 这台钟用一个下垂的重力作为动力,经多个齿轮传动向单摆施以周期性的、瞬时的冲力,使摆不致因空气阻力和摩擦而停止摆动,同时摆的等时运动又调节着重锤的下降和指针的运动。 惠更斯将制成的第一台 9、“有摆落地座钟”献给了荷兰政府。 这台钟的问世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计时时代。 1657 年,惠更斯取得了摆钟的专利,1658 年,出版钟表论一书,对摆钟的结构作了说明。 4望远镜1655 年, 在其兄长康士坦丁以及著名哲学家斯宾诺莎的帮助下,惠更斯磨出了更好的透镜,并用自己的透镜装了一架清晰度和倍率更高的望远镜。 次年,他用这架望远镜发现了猎户座星云,还发现了土星的一颗卫星,惠更斯将命名为泰坦(希腊神话中大力神的名字)。 同年,他还发现了土星的光环,并且注意到光环面相对于地球轨道面倾斜,因而周期性的侧对地球,在地球上无法看清它。 早在 1610 年,伽利略就曾注意到土星的这种特异现象,但当时的望远镜倍率不够,没能发现光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