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点综述 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物理内容摘要: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和照射光的频率成正比B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C卢瑟福用 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估算原子核的大小D玻尔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经典的电磁理论(2)放射性原子核 U 先后发生 衰变和 衰变后,变为原子核 3491 23892质量为 u; 量为 u, 粒子的质量为23491 u,电子的质量为 u(原子质量单位 1 u 相当于 931 能量)则:放射性衰变方程为:_.原子核 U 衰变为 过程中释放能量为_ 留三位有效数字)23892 23491(3)在第(2)问中,若原来 U 静止,衰变后放出的 粒子速度为 310 7 m/s 2、,23892不计电子和衰变过程中释放光子的动量,则 速度大小约为多少(保留两位有效23491数字)。 (请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2(1)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或缺,但安全是核电站面临的非常严峻的问题核泄漏中的钚(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钚的危险性在于它对人体的毒性,与其他放射性元素相比钚在这方面更强,一旦侵入人体,就会潜伏在人体肺部、骨骼等组织细胞中,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 半衰期为 24 100 年,其衰变方程为 ,下列有关23994 23994 42说法中正确的是_AX 原子核中含有 143 个中子B100 个 过 24 100 年后一定还剩 50 3、个23994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 E 变过程中总质量增加D衰变发出的 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2)氢原子的光谱在可见光范围内有四条谱线,其中在靛紫色区内的一条是处于量子数n4 的能级氢原子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发出的,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 1 所示,已知普朗克恒量 h0 34 Js,则该条谱线光子的能量为_ 条谱线光子的频率为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已知金属铷的极限频率为 014 用波长为 07 m 的一束光照射金属铷,能否使金属铷发生光电效应。 若能,请算出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3(1)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_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于 4、是他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的学说B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有较强的贯穿本领C一个氢原子处于 n4 的激发态,当它向基态跃迁时可以发出 3 条不同频率的光谱线D. U n X n 是一个裂变方程23592 10 438 10(2)铀 经过 、 衰变形成稳定的铅 ,这一变化的核反应方程式应为(23892U) (20682_,在转化过程中最终转变为质子的中子数是_个(3)质量为 3 小球 A 在光滑水平面上以 6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恰好遇上质量为 5 小球 B 以 4 m/s 的速度向左运动,碰撞后小球 B 恰好静止,求碰撞后小球 A 的速度大小4.(1)原子处于基态时最稳定,处于较高能级时会自 5、发地向低能级跃迁,如图 2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 n1)的氢原子上,被激发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 3 种不同频率的色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_ 金属表面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是_ (2)如图 3 所示,质量 .3 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 L1.5 m,现有质量 .2 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 后在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10 m/s 3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 (1)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东海岸发生里氏 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最终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 6、 6 座核反应堆不同程度损坏,向空气中泄漏大量碘 131 和铯 137 等放射性物质, 4 日,日本开始向太平洋排放大量带有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引起周边国家的指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岛第一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衰变时释放的核能来发电B碘 131 能自发进行 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 131 原子核多一个中子而少一个质子C铯 137 进行 衰变时,往往同时释放出 射线, 射线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甚至能穿透几厘米厚的铅板D铯 137 进入人体后主要损害人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其半衰期是 ,如果将铯 137 的温度降低到 0 度以下,可以延缓其衰变速度(2)如图 4 所示,质量为 光滑圆弧 7、形轨道 一质量为 物12块 P 紧靠着(不粘连)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B 为半圆轨道的最低点, 轨道的水平直径,轨道半径 R0.3 m一质量为 小球(可视为质点)从圆弧轨道的 A 处由静止释放, g 取 10 m/ 4求: 小球第一次滑到 B 点时的速度 小球第一次经过 B 点后,相对 B 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1)2) U e3491 42 0 1(3)05 m/解析(3)因入射光子的频率 ,得 0 14 于金属的极限频能使金属铷产生光电效应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W, W ,代入数值得 0 20 1)2)0 14(3)020 析(1)原子核式结构学说是卢瑟福提出的,A 错 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 8、流,有较强的贯穿本领,B 正确一个处于 n4 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可以发出 n4 n3、 n3 n2、 n2 n1 三条不同频率的光谱线,C 对D 项是重核裂变方程(2)铀衰变成铅的核反应方程为 U e,所以共经历了 8 次 23592 20682 42 0 1衰变,6 次 衰变在 衰变中,电子是中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中放出的,所以最终转变为质子的中子数是 6 个(3)两球都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碰撞过程中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系统动量守恒碰撞前两球动量已知,碰撞后小球 B 静止,取小球 A 初速度方向为正,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m/sm/6 5 43碰撞后小球 A 的速度大小为 m/1)2) 9、U e6(3)m/0682 42 0 14解析(1)由 C 3 可知 n3,故照射光的光子能量为 k W 知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厢滑出,须物块到车面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 v,则 m2)v,由功能关系有: (m2)m 2入数据解得 12 20 12m/s,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的速度 m/1)2)5 m/析(2)小球、圆弧轨道、物块 P 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m1m2)由机械能守恒有: (m2)2,12 21 122 m/s,方向水平向右物块经过 B 点后,物块 P 与轨道分离,小球与轨道水平方向动量守恒,且上升到最高点时,与轨道共速,设为 v,有:( m3)v, 2 (m3)v 2 1 12 12解得 h1)C(2)2 m/s,水平向右m。河北省201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考点综述 动量守恒定律和原子物理
相关推荐
1、惠更斯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惠更斯,C(6291695) 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1629年 4 月 14 日出生于海牙。 父亲是大臣和诗人,与 更斯自幼聪慧,13 岁时曾自制一台车床,表现出很强的动手能力。 1645 年 16 岁时进入莱顿大学学习法律与数学,16471649 年转入布雷达学院深造。 在阿基米德等人著作及笛卡儿等人直接影响下
2mm2) ( 4)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① 验算截面尺寸 4 6 5 m m1 0 05 6 539。 hhh f0w , 0 0/4 6 5h/h bw ,由下式 1 0 6 k NkN104045652020 4 . 30cc 可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② 计算所需箍筋 采用 Φ6双 肢箍筋,计算截面尺寸 由0svyv0tcs ,得 56556 .
1、加勒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加勒(18121910)是德国天文学家。 1812 年 6 月 9 日诞生于德国帕普萨。 加勒小时候先在母亲的家乡拉迪斯上小学,1825 年前往维腾堡上高中。 1830 年考入柏林大学,在天文学家艾克教授的指导下学习。 1833 年加勒在一所中学教数学、物理。 1835 年艾克教授任柏林天文台台长,加勒被邀当他的助手,从事天文观测。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力矩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单臂斜拉桥的示意图,均匀桥板 为 G,三根平行钢索与桥面成 30角,间距 abbccd每根钢索受力相同,左侧桥墩对桥板无作用力,则每根钢索的拉力大小是( )AG B 363D 23G【答案】图所示,挂在杠杆 B 端的铸铁球体积是 400O10A40杠杆 A 端挂一重为 5N 的 C 物体,当铸铁球体积的 1/4 浸入水中
1070389 1058KNm ABCD 跨梁端弯矩 MBD MDB ql2BD12 137372212 5931 KNm BC 跨梁端弯矩 MBC MCB ql2AB12 105830212 794 KNm 3 恒载作用下框架的弯矩计算 其中为转动刚度 采用分成法计算时假定上下柱的远端为固定 时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因此除底层外其余各层的线刚度应乘以 09 的修正系数其传递 图 4
跨 BC跨 左端 中间 右端 左端 中间 M M M M M 6 5 6 4 3 2 1 表 49活载作用下弯矩 楼层 AB 跨 BC跨 左端 中间 右端 左端 中间 M M M M M 6 5 4 3 2 1 沈阳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29 均布荷载下 : lMql 2V左 lMqlV 2右 V’=V — q b/2 表 410恒载作用下边跨梁端剪力 AB 跨 梁 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