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特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里特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里特(7761810 年)德国物理学家。 1776 年 12 月 16 日诞生于德国西里西亚的海诺夫附近的沙米茨。 里特从小在拉丁语学校念书,14 岁辍学后去里格尼茨的一家药店当学徒。 他在学卖药的 5 年中,贪婪地阅读了化学等方面的书籍。 1796 年考入耶拿大学。 进大学不久,他的才能就被冯洪堡德(17691859)教授发现。 在教授的指导下,里特开始独立地进行电学的研究。 1797 年到 1804 年,年轻的里特在化学和电生理学方面作出了出色的成果,博得欧洲学术界的好评。 1801 年,里特被戈培和阿尔腾堡大公恩斯特二世邀请入宫,在皇家实验室作 2、了一系列重要的电学实验。 1803 到 1804 年,里特应聘在耶拿大学讲授电学。 同年 11 月离开耶拿大学,前往慕尼黑任巴伐利亚科学院正式院士。 1805 年家庭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家务负担沉重,不幸身患肺病,于 1810 年 1 月 23 日在慕尼黑逝世,只活了 34 岁。 二、科学成就1发现紫外线。 里特对物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紫外线。 1800 年英国物理学家赫谢耳在三棱镜光谱的红光端外发现了不可见的热射线红外线。 里特对这一发现极感兴趣,他坚信物理学事物具有两极对称性,认为既然可见光谱红端之外有不可见的辐射,那么在可见光谱的紫端之外也一定可以发现不可见的辐射。 1801 年,他先把一张纸放在氯化银 3、溶液中浸泡一下,然后把它放在三棱镜可见光谱的紫光区域邻近。 里特发现,紫光外部地方的纸片强烈地变黑,说明纸片的这一部分受到了一种看不见的射线照射。 里特把紫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去氧射线”,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紫外线。 他还把红光外附近的不可见光叫做“氧化射线” ,也就是红外线。 2里特在电学、电生理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 1797 年他在向耶拿自然历史学会宣读的第一篇论文中,用肌肉在电刺激下发生收缩的现象作根据,阐述了有机体现象和无机体现象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观点。 1799 年,他用伽伐尼电池成功地从硫酸铜溶液中电解出金属铜,由此指出了静电和伽伐尼电之间的一致性。 他进一步认为,产生伽伐尼电流的原因是伽伐尼电池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成为正确解释伽尼电流成因的第一人。 1802 年里特制作了第一个干电池,1803 年研制成蓄电池。 他还对金属的电导率、热电流的产生、电阻对导线长度的依赖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值得一提的是里特具有很强的科学献身精神,常常用自己的身体在高电压下做实验。 3里特在短短的一生中写了五部科学著作、两部哲学著作,后来编成全集十三卷的版本出版。 他还在杂志上公开发表了近 20 篇论文。 里特对科学研究有独到的哲学见解,但是冒犯了有权势的德国大学阀,因此很不得志,不少成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