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海县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目的】握科学测量的主要步骤。 公式法和图像法。 【自主学习】 一、实验目的 测定电源的_。 E r S 图 二、实验原理 1、图 ,电源电动势 E、内电阻 r,与路端电压 U、电流 I 的关系可写E=_。 2、图 ,电源电动势 E、内电阻 r、电流 I、电阻 R 的关系可写为 E=_。 3、图 电源 E、内电阻 r、路端电压 U、电阻 R 的关系可写为 E=_。 E r R E r R 图 图 实验原理 1 是本节课的重点。 测出几组 U,I 数值,带入(1)式得到的方程两两组成方程组,可得到 E,r 值。 这种方法误差较大。 还可以多测出 2、几组 U,I 值,然后在 标平面内描出各组 U、I 值所对应的点,然后通过这些点画一直线,如图 示,直线与纵轴的的交点的纵坐标就是电池的电动势的大小,直线与横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电池的短路电流 ,因此可求的内电阻 r=E/ 三、实验器材 U/V _ 、_、_、_、开关、 导线。 四、实验步骤 图 示。 电流表取 程,电压表 o I/A 取 3V 量程,移动触头位置使连入电路中的有效阻值 _。 图 ,U )值。 闭合电键,移动变阻器触头位置,使电流有明显示数,记下一组(I,U)值,断开电键。 用同样方法,多次移动变阻器触头位置,记录多组(I,U)值,然后断开电键。 点。 纵轴表示_,横轴表示_,取合适的标 3、度,使所描坐标点分布绝大部分坐标纸,必要时纵坐标可以_。 学生课堂随笔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应使图象尽量多的通过描出的点,不在图象上的点要尽量对称的分布于图线两侧,误差很大,应坚决舍弃。 确读出 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坐标,并带入 U=,算出 E=?r=?【典型例题】1、 ( 扬州市 2008 届第二次调研 ) (10 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 及内阻 ( 约为 ,。 器材:量程 的理想电压表 ,量程 的电流表 (具有一定内阻)定电阻 ,滑线变阻器 ( ) ,开关 ,导线若干。 1S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实验中,当 4、电流表读数为 时,电压表读数为 ;当电流表读数为 时,电压表1则可以求出 _, _(用 , , , 及 表示)。 2UEr南通市 2008 届第三次调研) (10 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现有下列器材:待测干电池一节,电流表 G(满偏电流为 阻为 199) ,定值电阻 ,定值电阻 电阻箱 R(0 ,开关、导线若干(1 )请在下面所给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其中定值电阻应选用 (选填“R 2”);(2 )某同学实验测出了电阻箱的电阻 R 和电流表 G 的示数 录数据(见下表)学生课堂随笔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描点作出 线1 2 3 4 5 6 5、R/ 对训练】使实验效果明显且不会损坏仪器,应选择下列电源中的( )中既科学、直观,又能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 )、U 的数据,代入方程组 E=1r 和 E=2r 中,既可求出 E 和 、 U 的数据,求出几组 E 和 r,最后分别求出其平均值 、 U 的数据,画出 象,再根据图象求 E、U 的数据,分别求出 I 和 U 的平均值,用电压表测出开路时的路端电压即为电动势 E,再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求出内电阻 面几组器材中,能完成实验的是 ( )只电压表、一只变阻器、开关和导线 只变阻器、开关和导线 只电阻箱、开关和导线 只电阻箱、开关和导线 4.(镇江市 2008 届调研二) (12 分) ( 6、1)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电阻 r,电路如图所示,图中 粗调滑动变阻器,R 2 为微调滑动变阻器,实验得到的四组数据,如表中所示 表中数据经处理后,可以确定电动势 E = V,内电阻 r = 现有滑动变阻器:A (10 1A) ,B(50 ,C(500 那么在本次实验中,滑动变阻器 选用 ,R 2 应选用 , (选填“A” 、 “B”或“C” ) I/ /(O (3 )根据图线可求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_V ,内阻为 r=_ 5、 ( 南京市 2008 届第二次调研 ) (本题 9 分)为了测量一节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现有下列器材可供选择:A待测电池 E:电动势约为 2V,内阻约为 1B电流表 A:满偏电流 50阻 0C电压表 V:量程 03V,内阻约为 3动变阻器 R:阻值 010E定值电阻 01F开关一个,导线若干(1 )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2 )试验中,当电流表 A 读数为 ,电压表读数为电流表读数为 ,电压表读数为 用 2、U 1、U 2 表示电池的电动势 E 内电阻 r (3 )在该电路中,从产生系统误差的原因来分析,测出的电动势 真实的电动势,测出的内阻 真实的内阻(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 , .0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