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会讲义内容摘要:

(五)产后 42 天健康检查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正常产妇做产后健康检查,异常产妇到原分娩医疗卫生机构检查。 通过询问、观察、一般体检和妇科检查,必要时进行辅助检查 对产妇恢复情况进行评估。 对产妇应进行性保健、避孕、预防生殖道感染、纯母乳喂养 6个月、婴幼营养等方面的指导。 三、服务要求 (一)开展孕产妇健康管理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从事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的人员应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并接受过孕产妇保健专业技术培训,按照国家孕产妇保健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孕产妇全程追踪与管理工作。 (三)加强与村(居)委会、妇联、计生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人口信息。 (四)加强宣传,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示免费服务内容,使 更多的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服务,提高早孕建册率。 (五)将每次保健服务的信息及检查结果准确、完整地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检查或随访记录上,并纳入健康档案管理。 (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如饮食起居、情志调摄、食疗药膳、产后康复等),开展孕期、产褥期、哺乳期保健服务。 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主讲 —— 郭红英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 二、服务内容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 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 (一)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问诊及老年 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等情况。 (二)体格检查。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三)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 (四)健康指导。 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 对发现已确诊的 原发性高血压和 2 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 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 三、服务要求 (一)开展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当具备服务内容所需的基本设备和条件。 (二)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三)每次健康检查后及时将 相关信息记入健康档案。 具体内容详见《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对于已纳入相应慢病健康管理的老年人,本次健康管理服务可作为一次随访服务。 (四)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 四、考核指标 (一)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 /年内辖区内 6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 100%。 (二)健康体检表完整率=抽查填写完整的健康体检表数 /抽查的健康体检表数 100%。 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主讲 —— 郭红英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二、 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 对第一次发现收缩压≥ 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的居民在去除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因素后预约其复查,非同日 3次血压高于正常,可初步诊断为高血压。 如有必要,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确诊, 2 周内随访转诊结果,对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 对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及时转诊。 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量 1 次血压,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 4次面对面的随访。 ( 1)测量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况,如出现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 110mmHg;意识改变、剧烈头痛或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眼痛、心悸、胸闷、喘憋不能平卧及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同时血压高于正常等危急情况之一,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 对于紧急转诊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 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 3)测量体重、心率 ,计算体质指数( BMI)。 ( 4)询问患者疾病情况和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吸烟、饮酒、运动、摄盐情况等。 (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三)分类干预 ( 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 140 且舒张压 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 ( 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 140 mmHg和(或)舒张压≥ 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 2周内随访。 ( 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 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 4)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 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四)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 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 具体内容 参照《城乡居民健康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四、服务要求 (一)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由医生负责,应与门诊服务相结合,对未能按照管理要求接受随访的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务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保证管理的连续性。 (二)随访包括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可通过本地区社区卫生诊断和门诊服务等途径筛查和发现高血压患者。 有条件的地区,对人员进行规范培训后,可参考《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 (四)发挥中医药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并发症中的特色和作用,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开展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 (五)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患者和居民愿意接受服务。 (六)每次提供服务后及时将相关信息记入患者的健康档案。 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主讲 —— 郭红英 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 35 岁及以上 2型糖尿病患者。 二、服务内容 (一)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 1次空腹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 (二)随访评估 对确诊的 2型 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 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 4次面对面随访。 ( 1)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