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教案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内容摘要:

而当我们把时间间隔取位移间隔取得越短时,越能更准确地描述在这一小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这就是瞬时速度。 师:在质点从 t 到 t+△ 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x/t△中,△ t 取值非常非常小时 ,这个值就可以认为是质点在时刻,的瞬时速度. ( 1)定义: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此时刻(或此位置)的瞬时速度. ( 2)意义: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精确地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变速运动. ( 3)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 0t 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 度 tsv  在 0t 时的 极限 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 4)瞬时速度的方向:瞬时速度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若是曲线运动,瞬时速度的 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 [阅读 ] 教材第 18页中《常见物体的速度》. 四 .速率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第 18页图 1. 3— 2.观察汽车的速度计,讨论后说出你从表盘上获取的有用信息。 生:汽车的速率. 指针指在相应数字的瞬间,就表示汽车在那一瞬时的速率是那个值. 生:还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公里里程. 师:日常生活中的“速度”有时指速度,也有时指速率,要看实际的物理情景。 [讨论与交流 ] 甲、乙两位同学用不同的时间围绕操场跑了一 圈,都回到了出发点,他们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怎样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 ? 学生讨论,体验平均速度的缺陷,引入平均速率。 生 1:位移都是零,平均速度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所以他们的平均速度都是零。 生 2:即使一位同学站 在原地不跑,他的平均速度也是零啊,可我们运学生阅读教材第 18页相应部分的知识点,让学生总结. 生: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速度的大小叫速率, 动会上不是这样比快慢的,如果这样,那多不公平啊 ? 师:平均速度 v=Δ x/Δ t,甲、乙的位移都为零,所以他们的平均速度也都等于零.在这里平均速度无法显示他们运动快慢的不同,要用到另一物理量:平均速率.平均速率等于物体运动通过的路程跟所用时间的比值.他们两人通过的路程相同且都不为零,但所用时间不同.显然用时短的运动得快,也就是平均速率大. 生:这不是我们初中学过的速度吗 ? 师:对 ! 1. 瞬时速率 [来源 :Z*xx*]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 瞬时速率的测量:技术上通常用速度计来测量瞬时速率。 2.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 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三)典型例题 例 1.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 时刻速度是 10m/s,那么这个物体 ( ) A. 在这一时刻之前 内位移一定是 1m B. 在这一时刻之后 1s 内位移一定是 10m C. 在这一时刻起 10s 内位移可能是 50m D. 如 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 继续通过 1000m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 100s 解析: 某时刻速度是 10m/s指的是该时刻的瞬时速度,不能说物体从此时起以后运动的快慢情况,以后做直线运动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或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均可能。 所以选项 A、 B 均错 . 如果从某时刻(速度为 10m/s)起质点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 10s 内位移可能为 50m,所以选项 C 正确,如果从这一时刻起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经过 1000m 路程所需时间 t=100s. 正确选项是 C、 D. 例 2. 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 3m/s 的速度运动 60m,又以 2m/s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 60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解析: 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公式 tsv , s 为总位移, t 为总时间,等于前一段位移与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之和。 全过程的位移 s=120m 物体在前一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ssvst 20360111  后段位移用的时间为 ssvst 30260222  整个过程的用的总时间为 t=t1+t2=50s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5012021 21  tt sstsvm/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