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耳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焦耳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焦耳,8181889)焦耳是英国物理学家。 1818 年 12 月 24 日生于索尔福。 他父亲是酿酒厂的厂主。 焦耳从小体弱不能上学,在家跟父亲学酿酒,并利用空闲时间自学化学、物理。 他很喜欢电学和磁学,对实验特别感兴趣。 后来成为英国曼彻斯特的一位酿酒师和业余科学家。 焦耳可以说是一位靠自学成才的杰出的科学家。 焦耳最早的工作是电学和磁学方面的研究,后转向对功热转化的实验研究。 1866 年由于他在热学、电学和热力学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柯普莱金质奖章。 1872 年1887 年焦耳任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 1889 年 10 月 11 日焦耳 2、在塞拉逝世。 二、 12 月,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上宣读了关于电流生热的论文,提出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定律;由于不久 被称为焦耳- 楞次定律。 方面研究工作的第一篇论文关于电磁的热效应和热的功值 ,是 1843 年在英国哲学杂志第 23 卷第 3 辑上发表的。 此后,他用不同材料进行实验,并不断改进实验设计,结果发现尽管所用的方法、设备、材料各不相同,结果都相差不远;并且随着实验精度的提高,趋近于一定的数值。 最后他将多年的实验结果写成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哲学学报1850 年第 140 卷上,其中阐明:第一,不论固体或液体,摩擦所产生的热量,总是与所耗的力的大小成比例。 第二,要产生使 1 磅水(在真空 3、中称量,其温度在 5060 华氏度之间)增加 1 华氏度的热量,需要耗用 772 磅重物下降 1 英尺的机械功。 他精益求精,直到 1878 年还有测量结果的报告。 他近 40 年的研究工作,为热运动与其他运动的相互转换,运动守恒等问题,提供了无可置疑的证据,焦耳因此成为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者之一。 焦耳和 开尔文)发现气体自由膨胀时温度下降的现象,被称为焦耳效应在低温和气体液化方面有广泛应用。 他对蒸汽机的发展作了不少有价值的工作,还第一次计算了有关气体分子的速度。 三、对物理学做出重要贡献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1843 年 8 月,在考尔克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焦耳作了题为论磁电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的报 4、告。 他在报告中提出热量与机械功之间存在着恒定的比例关系,并测得热功当量值为 1 千卡热量相当于 460 千克米的机械功。 这一结论遭到当时许多物理学家的反对。 为了证明这个发现是成功的,焦耳以极大的毅力,采用不同的方法,长时间地反复进行实验。 1843 年末,焦耳通过摩擦作用测得热功当量是 克米/千卡 1 千克米=耳。 1844 年通过对压缩空气做功和空气温度升高的关系的实验,测得热功当量是 克米/千卡。 尤其在 1847 年,焦耳精心地设计了一个著名的热功当量测定装置,也就是用下降重物带动叶桨旋转的方法,搅拌水或其他液体产生热量。 焦耳用水和鲸油作搅拌液,分别测量,然后取平均值,得到热功当量平均值是 克 5、米/千卡。 1849 年 6 月 21 日,焦耳给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报告了这个结果。 从 1849 到 1878 年,焦耳反复作了四百多次实验,所得的热功当量值几乎都是 克米/千卡,这和现在公认值 427 千克米/ 千卡相比,只小 焦耳用惊人的耐心和巧夺天工的技术,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测得的热功当量值能够在几十年时间里不作比较大的修正,这在物理学史上也是空前的。 难怪威廉汤姆孙称赞说:“焦耳具有从观察到的极细微的效应中作出重大结论的胆识,具有从实验中逼出精度来的高度技巧,充分得到人们的赏识和钦佩。 ”在剑桥召开的英国科学协会学术会议上,焦耳又一次作了热功当量的研究报告,宣布热是一种能量形式,各种形式的 6、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但是焦耳的观点遭到与会者的否定,英国伦敦皇家学会拒绝发表他的论文。 1847 年 4 月,焦耳在曼彻斯特作了一次通俗讲演,充分地阐述了能量守恒原理,但是地方报纸不理睬,在进行了长时间的交涉之后,才有一家报纸勉强发表了这次讲演。 同年 6 月,在英国科学协会的牛津会议上,焦耳再一次提出热功当量的研究报告,宣传自己的新思想。 会议主席只准许他作简要的介绍。 只是由于威廉汤姆孙在焦耳报告结束后作了即席发言,他的新思想才引起与会者的重视。 直到1850 年,焦耳的科学结论终于获得了科学界的公认。 要永动机焦耳在探索科学真理的道路上,也走过弯路。 他年轻的时候,正是“永动机热”席卷欧洲的时代,许多人 7、钻进了永动机的迷宫,妄想制造出一种不消耗能量永远做功的机器。 焦耳也是个“永动机迷” ,曾经狂热地追求过永动机,几乎消磨了他全部的业余时间。 他通宵达旦地冥思苦索、设计方案、制作机件,但是没有一个是成功的。 失败引起了焦耳的深思,为什么乍一看设计上几乎无懈可击的机器,做出来却总是一堆废物。 焦耳没有象有些人那样,明明进入了迷宫,还以为走进了科学的殿堂,碰了壁也不回头。 他吸取教训,迷途知返,毅然退出了幻想的迷宫,转向脚踏实地的科学研究,探求隐藏在失败背后的科学真谛。 经过勤奋实践,他终于找到了热功当量,为建立能量守恒定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个定律好比一块路标,插在寻找永动机的十字路口,警告迷途人:此路不通。 据说焦耳还现身说法,语重心长地告诫那些仍旧迷恋永动机的人说:“不要永动机,要科学。 ”。焦耳资料-中外科学家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第 3 课电容与电容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电脑键盘上 A 键的结构图,它是通过改变电容器的哪个因素来改变电容大小的( A )A两板间的距离B两板间的电压C两板间的电介质D两板间的正对面积2关于电容器和电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根据 C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的电荷量成正比
列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1)甲打了乙两个耳光,致使乙面部红肿,口角流血。 2)甲把乙打成了重伤,丧失了劳动能力。 3)父母不让子女上学,回家务农。 4)盗窃。 5)拒绝交纳税收。 6)侮辱他人。 探究三: 阅读 76 页案例,小组讨论: 曾胜、苏苗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 他们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什么责任。 他们的行为变化过程说明了什 么。 探究四: 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有哪些联系
○ 2 这位同学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③这位同学从家走到学校的平均速度。 (三)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是精确表示 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或某一位置的快慢情况的物理量。 如:炮弹刚出炮口那一时刻、那一位置的速度;汽车行驶时,刚好经过我校旗杆时那一时刻、那一位置的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 1)区别:平均速度是 粗略反映 运动物体在 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 ,而瞬时速度是
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作者如果不写那枝出墙的红杏,而去描写满园的春景,你认为哪种写法更好 ?为什么 ? 诗人正是采用了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五、配乐齐诵全诗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累计节次: 一、复习 齐背《游园不值》。 《游园不值》采用以少胜多的手法烘托满园的春色,构思奇巧,耐人寻味。
坝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 6 年( 19982020 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 三期工程 6 年( 2020 一2020 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 600 公里,最宽处达 2020 米,面积达 10000 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难点:行为与后果的关系 一. 学生自主学习: 【情景导入】: 假如你到一个原始森林里探险,带着下面几种动物,一路上险境重重,不可能将 他们全部带到最后,你不得不将他们一 一 放弃,你会 按什么顺序放弃他们。 1. 老虎 代表你历尽艰辛取得的权利、金钱、地位 代表你懂事聪明可 爱的孩子 代表疼爱你的、你至爱的亲生父母 代表你知心的挚爱的爱人 你会如何选择。 有人说,人的一生最大的愉快莫过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