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内容摘要:
2H+ 规范书写装置中试剂的作用 装置中试剂的用途回答时一般包括直接作用和根本目的两部分内容,根据各部分装置的用途不同,可采用下列模板回答: (2020 上海高考 ) 如图所示是验证氯气性质的微型实验, a 、b 、 d 、 e 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向 KM 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后,立即用另一培养皿扣在上面。 已知: 2KMnO4+ 16 HCl ― → 2K Cl + 5Cl2↑ + 2MnCl2+8H2O 对实验现象的 “ 解释或结论 ” 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a 处变蓝, b 处变红棕色 氧化性: Cl2> Br2> I2 B c 处先变红,后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酸性物质 C d 处立即褪色 氯气与水生成了漂白性物质 D e 处变红色 还原性: Fe2 +> Cl- 答案: D 1 .氯水的漂白原理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相同吗。 2 .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 3 .能否用盐酸酸化 KMnO4溶液。 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不相同;氯水的漂白原理是由于 HCl O 的强氧化性,而 SO 2 的漂白原理是 SO 2 与有色物质化合。 提示: 向含有淀粉的 KI 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若溶液变成蓝色,则证明 Cl2 的氧化性大于 I 2。 提示: 不能;原因是 K MnO 4 能将 HCl 氧化成 Cl 2。 4 .向含酚酞的 NaOH 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氯水中含有 HC lO ,因 HC lO 的漂白作用使溶液褪色;二是氯水中含有 H+,因发生中和反应使溶液褪色。 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哪种原因是合理的。 提示: 向褪色后的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溶液显碱性,若溶液不再显红色,证明红色消失是 HClO 的漂白作用引起的;若溶液重新显红色,证明是 H+的中和作用引起的。 2020 年上海高考实验的 “ 三大创新 ” 及连续反应实验的设计: (1) 制取 Cl2原理的创新: 实验室制取 Cl2不再用 MnO2和浓盐酸混合共热,而采用常温下就能发生反应的浓盐酸和 KMn O4( 或 KCl O3或 K2Cr2O7) ,使制取 Cl2的反应更易进行。 (2) 制取 Cl2装置的创新: (3) 化学实验微型化的 “ 三大优势 ” : ① 仪器微型化:避免了常规实验中不同实验装置的连接,可以使实验在一个一体化实验装置内完成,从而可以减少实验操作步骤、节省资源。 ② 试剂微量化:微型化实验较常规实验达到同等实验效果节约试剂用量在23以上。 ③ 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由于实验所用的试剂量较少,产生的有害物质少,从而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 (4) 微型化实验如图所示,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 实验时向 NaOH 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观察实验现象。 (5) 连续反应的装置设计: 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设计成下图: 1 .在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粉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pH 增大, HClO 浓度增大 B . pH 减小, Cl-浓度增大 C . pH 增大, Cl-浓度减小 D . pH 减小, HClO 浓度减小 解析: 加 Na 2 CO 3 后, CO2 -3 与 H+反应,使得平衡 Cl 2 + H 2 O H++ Cl-+ HClO 右移, Cl-浓度、 HClO 浓度均增大, H+浓度减小,所以 pH 增大。 答案 : A 2 .甲、乙、丙三种溶液中各含有一种 X-(X-为 Cl-、 Br-、 I-中的一种 ) ,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则溶液变为橙色,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则甲、乙、丙溶液依次含有的卤离子是 ( ) A . Br-、 Cl-、 I- B . Br-、 I-、 Cl- C . I-、 Br-、 Cl- D . Cl-、 I-、 Br- 答案 : B 解析: 向甲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变为橙色,说明甲溶液中含 Br-,再加入丙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丙溶液中无 I-,因此可判断甲溶液中含 Br-,乙溶液中含 I-,丙溶液中含 Cl-。 1 . 结构与性质 卤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族,包括:。 卤素原子最外层都有 个电子,都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 卤素单质和 H2的反应:。 (2) 卤素单质和 H2O 的反应: (X 为 Cl 、 Br)。 (3) 卤素间的置换反应: 将氯水滴入溴化钠溶液:。 将溴水滴入碘化钾溶液:。 Ⅶ A 氟 (F)、氯 (Cl)、溴 (Br)、碘 (I)、砹 (At) 7 X2+ H2===2HX Cl2+ 2NaBr===2NaCl+Br2 Br2+ 2KI===2KBr+I2 2 . 特殊性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除了具有共性外,都有其特殊性质。 氟 ① 无正价, 性最强, F-的还原性最弱。 ② 2F2+ 2H2O == =4HF + O2,与 H2反应在暗处即爆炸。 ③ HF 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铅制器皿或塑料瓶中; 有毒;在 HX 中沸点最高 溴 ① Br2是 色液体,易。 ② Br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③ 盛溴的试剂瓶中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时不能用 塞 碘 ① I2遇淀粉变 色。 ② I2加热时易。 ③ I2易溶于有机溶剂。 ④ 食用盐中加入 KIO3可防治甲状腺肿大 非金属 深红棕 挥发 橡胶 蓝 升华 3. 卤素离子的检验 白 浅黄 黄 Br I 蓝 角度一:卤素的性质及用途 1 .判断正误 ( 正确的划 “√” ,错误的划 “” ) (1) (2020 山东高考 ) 进行用溴水和 CCl4除去 NaB r 溶液中少量 N a I 时用的实验器材 ( 省略夹持装置 ) 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 ( ) (2) (2020 四川高考 ) 双氧水中加入稀 H2SO4和 KI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H2O2+ 2H++ 2I-== =I2+ 2H2O。 ( ) (3) (201 1 天津高考 ) 向无色溶液中滴加氯水和 CCl4,振荡,静置,下层溶液显紫色说明原溶液中有 I-。 ( ) (4) (201 1 天津高考 ) SO2通入碘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SO2+ I2+H2O == =SO2 -3+ 2I-+ 2H+。 ( ) (5) 类比 Fe 与 Cl2的反应判断 Fe 与 I2反应时生成 FeI3。 ( ) (6) F2能与 NaC l 溶液反应置换出 Cl2。 ( ) 答案: (1) √ (2) √ (3) √ (4) (5) (6) 2 . (2020 泉州质检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碘易升华,所以要保存在有铁盖旋紧的密闭容器中 B .液溴应保存在磨口玻璃塞棕色细口试剂瓶中,并加少量水进行水封 C .碘易溶于酒精,所以可用酒精从碘水中将碘萃取出来 D .用加热的方法可将碳酸氢钠中混有的少量碘除去 答案: B 解析: 碘易与铁反应,不能用铁盖的容器保存碘, A 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够从碘水中将碘萃取出来, C 错误;加热时 NaHCO 3 会分解生成Na 2 CO 3 、 H 2 O 和 CO 2 , D 错误。 3 .下列能够检验出 KI 中是否含有 Br-的实验是 ( ) A .加入足量的新制氯水,溶液变色则有 Br- B .加入酸性 KM nO4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褪去 C .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 CCl4振荡,有机层有色,则有 Br- D .加入足量 FeCl3溶液,用 CCl4萃取后,取无色的水层并加入 AgN O3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含有 Br- 解析: A 项,在 KI 中加入足量新制氯水,也会置换出单质碘而使溶液变色,故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溴离子; B 项,溴离子和碘离子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项,加入少量的碘水,再加入 CCl 4 振荡,有机层可能是萃取单质碘而显色,并没有溴单质产生。 答案: D 角度二: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的比较 4 . (2020 广西梧州模拟 ) 向 NaB r 、 NaI 、 Na 2 SO 3 混合液中,通入过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是 ( ) A . NaC l NaB r Na 2 SO 4 B . NaC l Na 2 SO 4 C . NaC l Na 2 SO 4 I 2 D . Na Cl NaI Na 2 SO 4 解析: 通入过量 Cl 2 后发生的反应有: 2NaB r + Cl 2 == =2NaC l + Br 2, 2NaI+ Cl 2 == =2NaC l + I 2 , Na 2 SO 3 + Cl 2 + H 2 O == =Na 2 SO 4 + 2HCl ,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时, Br 2 挥。20xx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卤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