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第5章元素周期律内容摘要:
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逐渐增大。 如 : LiNaKRb。 OSSe。 3.同周期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如:第三周期中 : Na+Mg2+Al3+。 4.同周期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减小。 如:第三周期中: P3S2Cl。 5.同主族阳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 如:第 Ⅰ A 族中: Na+K+Rb+Cs+。 6.同主族阴离子半径随原子序数递增逐渐增大,如:第 Ⅶ A 族中: FClBrI。 7.阳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小。 如 : Na+Na, Fe2+Fe。 8.阴离子半径总比相应原子半径大。 如: S2S, BrBr。 9.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 如: S2ClK+Ca2+, Al3+Mg2+Na+F。 10.同一元素不同价态的离子半径,价态越高则离子半径越小。 如 : FeFe2+Fe3+, HHH+。 【例 4】 例题精讲: 【例 1】 下列关于元素电负性大小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 OSSeTe B. CNOF C. PSOF D. KNaMgAl 〖解析〗 A选项元素属于同一主族 ,电负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B 选项元素属于同一周期,电负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C、 D 两个选项元素的相对位置如下图所示: C: O F D: Na Mg Al P S k 周期表中,右上角元素(惰性元素除外)的电负性最大,左下角元素电负性最小。 【例 2】下表列出前 20 号元素中的某些元素性质的一些数据: 试回答下列问题: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 13 (1)以上 10 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________(填编号 )。 (2)上述 ⑤ 、 ⑥ 、 ⑦ 三种元素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 ,每一个原子都满足 8 电子稳定结构的物质可能是 ________(写分子式 )。 元素 ⑨ 和 ⑩ 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它是一种重要的结构材料,推测它应是属于 ____________晶体;元素 ① 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________。 (3)①⑥⑦⑩ 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4)③ 和 ⑨ 两元素比较,非金属性较弱的是 _______(填名称 ),可以验证你的结论的是下列中的 ________(填序号 )。 A.气态氢化物的挥发性和稳定性 B.单质分子中的键能 C.两元素的电负性 D.含氧酸的酸性 E.氢化物中 X—H 键的键长 (X 代表 ③ 和 ⑨ 两元素 ) F.两单质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 〖解析〗 由题意可知, 10种元素是前 20号元素,根据表中数据,可推出 ①S, ②K, ③O, ④Al, ⑤C, ⑥P, ⑦Cl, ⑧Na,⑨N, ⑩Si。 (1)在同一周期中,自左至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中,从上向下,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在 10 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②K。 (2)C、 P、 Cl中的某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 PCl3或 CCl4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满足 8e稳定结构;元素 ⑨和 ⑩形成的化合物 Si3N4属于原子晶体; S 元素的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 3s23p4。 (3)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强弱为 ClSPSi,故其氢化物稳定性为 HClH2SPH3SiH4。 (4)氧元素和氮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弱的是氮元素,可通过 C、 E 验证。 〖答案〗 (1)② (2)PCl CCl4 Si3N4 原子 3s23p4 (3)HClH2SPH3SiH4 (4)氮元素 CE 【例 3】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 根据同浓 度的两元素含氧酸钠盐(正盐)溶液的碱性强弱,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B. 根据同主族两非金属元素氢化物沸点高低,可判断该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C. 根据相同条件下两主族金属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D. 根据两主族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可判断两元素金属性的强弱 〖解析〗 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与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对应, A 错;氢化物沸点高低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必然联系, B 错;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才可以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判断金属性的强弱, D 错。 〖答案〗 C 【例 3】 已知 1~18 号元 素的离子 aW3+、 bX+、 cY dZ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质子数 cd B.离子的还原性 Y2Z C.氢化物的稳定性 H2YHZ D.原子半径 XW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 14 〖解析〗 因四种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所以质子数 a、 b、 c、 d 的大小关系应为 abdc,所以氢化物稳定性应为 HZH2Y,原子半径大小关系应为 XW,故选 B。 【规律总结】 在中学要求范畴内可按 “三看 ”规律来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在电子层 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在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电子数:在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①此规律对于原子、离子之间的半径比较均适用; ②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同周期中相邻非金属原子半径不具有可比性,因测定依据不同。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 15 第 五 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 四 课时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综合应用 复习目标: 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综合应用的问题。 能够解决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综合性问题解题的 方法。 基础知识: 1. 元素的分区 虚线两边 的元素,既能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又能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 2.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1)根据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 (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 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 如金属性 MgAl, CaMg,则碱性 Mg(OH)2Al(OH)3, Ca(OH)2Mg(OH)2; 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如已知 Ca(OH)2 微溶, Mg(OH)2 难溶, 可推知 Be(OH)2 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未学元素砹( At)应为 色固体,与氢 化合, HAt 不稳定,水溶液呈 性, AgAt 溶于水等。 (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 ①在周期表中 寻找半导体材料;②在周期表中的 附近探索研制农药的材料;③在 中寻找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等。 ★☆ “ 位 ” 、 “ 构 ” 、 “ 性 ” 三者之间的关系 1. “位”、“构”、“性”三者的关系可 表示如下 ( 1)原子结构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 16 ①主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 =主族序数 =最外层电子数。 主族元素的最低负化合价 =最高正化合价 8。 ②核外电子层数 =周期数。 ③质子数 =原子序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核电荷数。 ④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或大于 3 而小于 8 的一定是主族元素。 ⑤最外层有 1 个或 2 个电子,则可能是第Ⅰ A、第Ⅱ A 族元素,也可能是副族、第Ⅷ族或 0 族元素氦。 ( 2)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 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 包括: ①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 ②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 ( 3)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 ①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原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②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 ③正确推断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及结构特点。 ④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方法。 2. 元素“位、构、性”规律中的特例 在“位、构、性”的规律中一些例外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否则在解题时会误入歧途; ( 1)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无中子。 ( 2)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 期一般都是从金属元素开始,但第一周期例外,是从氢元素开始。 ( 3)大多数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有稳定的同位素, 但 Na、 F、 P、 Al 等 20 种元素却未发现稳定的同位素。 ( 4)元素的原子序数大,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大,如 18Ar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9. 95,大于 19K的。 ( 5)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性质也越活泼,但 N 与 P却相反, N 的非金属性强于 P,但N2 比白磷、红磷稳定得多。 典型例题: 【例 1】 X、 Y、 Z、 W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右图所示。 若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 WZYX 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W 比 Z 弱 C. Y 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较 Z 的弱 D. 四种元素的单质中, Z 的熔、沸点最高 〖解析〗 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则 Y 为 O,故 X为 N, Z为 S, W 为 Cl, A项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 17 错误; B 项 HClO4酸性比 H2SO4酸性强,错误; H2O比 H2S 稳定,故 C项错误; S 为固体,其他为气体,故 D 项正确。 【例 2】 ( 2020山东卷, 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B.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从左到右依次减弱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解析〗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静电作用包括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故 A错;因同驻足元素从上到下的非金属性减弱,故 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但 HF、 HCL、HBr、 HI 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故 B 错;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对应的最高价汉阳算得酸性越强, C错 ‘因为没有指明是最高价含氧酸;元素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D 正确。 〖答案〗 D 【例 3】 ( 2020上海卷, 20)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 /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 + 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Y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 Z单质与 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 2W2 C. 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一定条件下, W单质可以将 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答案〗 D 〖解析〗此题考查了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知识。 根据题给 数据, X、 Y的化合价不同,但原子半径相差较小,可知两者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故金属性 XY, A错;根据 Z、 W的原子半径相差不大,化合价不同,且 W只有负价,则其可能是 O, Z是 N,两者的单质直接生成 NO, B错;据此判断可知 X是 Mg, Y 是 Al; 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铝,其不溶于氨水, C错;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和氨气反应生成水和氮气, D 对。 【知识归纳】解答元素推断题的突破口可能是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性质等;在此题中解答时,关键是抓住元素性质和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的关系,从原子半径的变化 和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入手寻求突破。 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2020 届高三一轮复习 18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第 五 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 五 课时 化学键 复习目标: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和与物质类别间的关系。 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 基础知识: 1. 化学键 ( 1)含义:使 离子 相结合或 原子 相结合的作用力。 ( 2)特点:①短程有效 ②强烈的相互作用 ( 3)分类 : 2. 离子键和共价键 比较 离子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概念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成键粒子 阴、阳离子 原子 特点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 共用电子对偏向一方 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一方 形成条件。20xx届高三一轮复习化学教案第5章元素周期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