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化学专题科学探究题内容摘要:
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 5%、 10%、 20%的 NaOH溶液 , 然后各滴加 2滴酚酞溶液。 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 Z5- 4[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 (透过率 )为 100%]。 请你观察图 Z5- 4回答问题。 ① 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 ,褪色越快 ,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 , 起始颜色越深。 (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 , 褪色的时间越长等合理答案 ) ② 推测 5%的 NaOH溶液滴加 2滴酚酞溶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________。 A. 小于 30 s B. 30~ 90 s C. 90~ 140 s D. 140~ 180 s E. 180~ 280 s F. 大于 280 s F 解 析 认真分析 (3)题图可以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溶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 从图中可看出 5%的 NaOH溶液滴加 2滴酚酞溶液后 140 s内色度从 85%升高至 92%,那么从 92%升高至 100%,所需的时间要大于 140 s。 [方法点拨 ] 此类探究题常从实验及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结合所学到的有关知识,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答题时,同学们应注意提出的猜想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判断及推理要善于数据归纳及知识的迁移应用。 知识拓展: 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不同 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 1) pH8 内酯式 (无色 ) ( 2) 8pH10 醌式(红色 ) ( 3) pH10 羧酸盐式 (无色 ) 浓氢氧化钠溶液的 pH太大,所以为无色。 类型三: 运用性实验设计 例 3[ 2020烟台 ]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 CO2”,实现碳循环 (如图 Z5- 5所示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 Z5- 6的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 A“释放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xx中考化学专题科学探究题
相关推荐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二十一)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一)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计算题1如图 1 所示,在盛水的一个杯子里有一木块。 开始时木块被一根细绳拴住而完全没入水中,整个装置与外界绝热,断开细绳,则木块将浮到水面上,最后达到平衡,在这一过程中,水、杯子和木块组成的系统()A内能增大 B内能减小 图 1C内能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一根长为 L、质量为 m
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是同分异构体,也可能是非同 分异构体,如 CH3(CH2)2CH CH3CH(CH3)2, CH2===CH CH2===CH— CH3; (3)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是很多的,如无机物中的 H2SO4和 H3PO4,又如有机物中的 C2H6O(乙醇 )与 CH2O2(甲酸 ),这些物质都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由于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所以它们不是同分异构体;
的“公投”,其结果只能是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取其咎)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些考古学家的死,让人们想起了神秘的法老的咒语,但科学家们并不相信. B.看到孩子们活泼健康地成长,我从内心里由衷地高兴。 C.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 知的。 D.长江干流含沙量猛增、水质污染严重的问题,至今没有引起有关地方党委政府重视。 课外阅读 观测宇宙的新窗口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四十二) 机 械 波高考常考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1(2012九江联考)下列物理现象中:(1)在春天里一次闪电过后,有时雷声轰鸣不绝;(2)“闻其声而不见其人” ;(3)学生围绕振动的音叉转一圈会听到忽强忽弱的声音;(4)当正在鸣笛的火车向着我们急驶而来时,我们听到汽笛声的音调变高。 这些物理现象分别属于波的()A反射、衍射、干涉、多普勒效应B折射
学习 ( 4 分) 暑假就要到了, 假期到底要怎样度过,孩子和家长 “ 各有心事 ”。 孩子们期盼着能够痛痛快快地玩。 家长既担心孩子会荒废学业,又担心没人照看会出危险,于是大部分家长都希望孩子 去上补习班。 针对这一问题,你是如何看待的。 请写出你的观点。 ( 不少于 3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