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中考化学专题科学探究题内容摘要:

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 5%、 10%、 20%的 NaOH溶液 , 然后各滴加 2滴酚酞溶液。 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 Z5- 4[说明:溶液无色时色度值 (透过率 )为 100%]。 请你观察图 Z5- 4回答问题。 ① 写出两条规律性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 ,褪色越快 , 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 , 起始颜色越深。 (或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 , 褪色的时间越长等合理答案 ) ② 推测 5%的 NaOH溶液滴加 2滴酚酞溶液后褪为无色的时间约为 ________。 A. 小于 30 s B. 30~ 90 s C. 90~ 140 s D. 140~ 180 s E. 180~ 280 s F. 大于 280 s F 解 析 认真分析 (3)题图可以得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溶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 从图中可看出 5%的 NaOH溶液滴加 2滴酚酞溶液后 140 s内色度从 85%升高至 92%,那么从 92%升高至 100%,所需的时间要大于 140 s。 [方法点拨 ] 此类探究题常从实验及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结合所学到的有关知识,提出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答题时,同学们应注意提出的猜想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判断及推理要善于数据归纳及知识的迁移应用。 知识拓展: 酚酞是一种弱有机酸,在不同 pH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 ( 1) pH8 内酯式 (无色 ) ( 2) 8pH10 醌式(红色 ) ( 3) pH10 羧酸盐式 (无色 ) 浓氢氧化钠溶液的 pH太大,所以为无色。 类型三: 运用性实验设计 例 3[ 2020烟台 ] 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 CO2”,实现碳循环 (如图 Z5- 5所示 )。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 Z5- 6的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 A“释放 CO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