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仑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 库仑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库仑(7361806 年)法国工程师、物理学家。 1736 年 6月 14 日生于法国昂古莱姆。 他在美西也尔工程学校读书。 离开学校后,进入皇家军事工程队当工程师。 他在西印狄兹工作了 9 年,因病而回到法国。 法国大革命时期,库仑辞去一切职务,到布卢瓦致力于科学研究。 法皇执政统治时期,他回到巴黎,成为新建的研究院成员。 1773 年发表有关材料强度的论文,1777 年库仑开始研究静电和磁力问题。 1779 年他分析摩擦力,还提出有关润滑剂的科学理论。 他还设计出水下作业法,类似现代的沉箱。 17851789 年,库仑用扭秤测量静电力和磁力,导出 2、有名的库仑定律。 1806 年 8 月 23 日库仑在巴黎逝世。 二、科学成就1在应用力学方面的成就。 他在结构力学、梁的断裂、砖石建筑、土力学、摩擦理论、扭力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他也是测量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做的功(人类工程学) 的第一个尝试者。 他提出使各种物体经受应力和应变直到它们的折断点,然后根据这些资料就能计算出物体上应力和应变的分布情况。 这种方法沿用到现在,是结构工程的理论基础。 他还做了一系列摩擦的实验,建立了库仑摩擦定律:摩擦力和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并证明了摩擦因数和物体的材料有关。 由于这些卓越成就,他被认为 18 世纪欧洲伟大工程师之一。 2最主要的贡献是建立著名的库仑定律。 3、当时,法国科学院悬赏,征求改良航海指南针中的磁针问题。 库仑认为磁针支架在轴上,必然会带来摩擦,要改良磁针的工作,必须从这一根本问题着手,他提出用细头发丝或丝线悬挂磁针。 他又发现线扭转时的扭力和针转过的角度成比例关系,从面可利用这种装置算出静电力或磁力的大小。 这导致他发明扭秤。 扭秤能以极高的精度测出非常小的力。 库仑定律是库仑通过扭秤实验总结出来的,库仑扭秤在细金属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秤杆,它的一端有一个小球 A,另一端有一平衡体 P,在 A 旁放置一个同它一样大小的固定小球B。 为了研究带电体间的作用力,先使 A 和 B 都带一定电荷,这时秤因 A 端受力而偏转。 扭转悬丝上端的旋钮,使小球 A 回到原 4、来的位置,平衡时悬丝的扭力矩等于电力施在 A 上的力矩。 如果悬丝的扭转力矩同扭角间的关系已知,并测得秤杆的长度,就可以求出在此距离下 间的作用力。 实验中,库仑使两小球均带同种等量的电荷,互相排斥。 他作了三次数据记录:第一次,令两小球相距 36 个刻度;第二次,令小球相距 18 个刻度;第三次,令小球相距 体上按缩短一半的比例来观测。 观测结果为第一次扭丝转 36 度;第二次扭丝转144 个刻度;第三次扭丝转。 库仑分析出间距之比约为 1:1/2:1/4,而转角之比为1:4:16。 最后一个数据有点出入,那是因为漏电的缘故。 库仑还作了一系列的实验,最后总结出库仑定律。 库仑扭秤实验在电学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人们对电现象的研究从定性阶段进入定量阶段的转折点。 三、趣闻轶事巧妙比较电量大小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没有公认的测量电量方法的情况下,库仑根据对称性,采用一个巧妙的方法来比较两个金属小球所带电量大小的关系。 库仑认识到两个大小相同的金属球,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两者互相接触后,电量被两个球等分,各自带原有总电量的一半。 库仑用这个方法依次得到了带有原来电量的 1/2、1/4 、1/8、1/16 等等的电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