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线路大修与铁路无缝线路设计内容摘要:

3。 58 工作内容 59 要求与 规则 62 线路大修的周期性 62 影响因素 62 现行规定 63 如 何确定大修周期 63 第 7 章 结论与展望 64 结论 64 线路平面设计 64 线路纵断面设计 64 路基上 无缝线路设计 64 桥上无缝线路设计 65 展望 65 参考文献 66 致谢 67 附录 A 外文资料翻译 68 英文 68 译文 75 附录 B 图纸 83 纵断面设计图 (图号: 01) 83 长轨节布 置图 (图号: 02) 83 石家庄铁道 大学 毕业论文 1 第 1 章 绪论 线路大修 概述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轨道和桥隧建筑物组成。 它是一个整体工程结构,共同发挥各自的功用,其任何组成部分的改变或损坏,都将影响整体功能。 „„„„„ (略 ) 设计内容 本设计中采取的方法及步骤如下: (1)根据设计任务书给定的运营条件 及线路测量资料,对既有线路平纵断面进行改善。 (2)线路大修平面设计 [1~4]: 线路大修平面改善设计,主要是矫正既有线路平面的位置,平面设计以原线路设计标准为依据,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基本的技术条件 ,根据线路勘测资料,对线路曲线部分各测点进行拨距计算。 (3)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 : 线路大修 纵 断面设计的目的是改善原有线路设备的技术状态, 本设计在既有路基面标高、轨面标高及既有道床厚度的基础上,利用 Excel对计算轨面标高、 设计轨面标高、设计道床厚度等进行计算,并绘制纵断面设计改善图 [4]。 铁路无缝线路 概述 随着高速、重载铁路的发展,要求强化铁路轨道结构,提高线路的平顺性和稳定性,消除现有一般无缝线路的缓冲区和道岔区钢轨接头的影响,实现线路的无缝化。 把焊接轨条长度延长达整个区间或跨区间并与道岔焊联成一体,这种超长轨条的无缝线路称为区间无缝线路或跨区间无缝线路。 „„„„„ (略) 路基上无缝线路 石家庄铁道 大学 毕业论文 2 路基上无缝线路设计主要包括 [6~9]: (1)无缝线路钢轨强度计算,采用连续支承法; (2)无缝线路稳定性计算,采用统一公式模型; (3)无缝线路结构设计与计算。 桥上无缝线路 桥上无缝线路设计主要包括 [9~12]: (1)钢轨的伸缩附加力的计算。 梁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变形,通过梁轨相互作用,使钢轨产生伸缩附加力。 伸缩附加力与梁的日温度差和扣件阻力的大小有关。 (2)钢轨挠曲附加力的计算。 梁在荷载作用下产生挠曲变形,通过梁轨相互作用,使钢轨产生 挠曲 附加力,与 挠曲 变形和扣件阻力的大小有关。 „„„„„ (略) 石家庄铁道 大学 毕业论文 3 第 2 章 线路大修平面设计 概述 线路大修平面设计主要是校正线路的 平面位置。 平面设计应以原线路设计标准为依据,并应遵循以下基本技术条件: (1)设计曲线时应尽量采用单曲线,仅在困难条件下允许保留复曲线,但复曲线的两个圆曲线间,应设缓和曲线连接,其长度按计算决定,但不应短于 20m。 „„„„„ (略) 偏角法是应用渐伸线原理,计算既有曲线各点和设计曲线各对应点的渐伸线长度,其渐伸线长度之差即为各点计算拨量。 如图 21 所示,既有曲线 B 点的渐伸线长为 jE ,设计曲线上与 B 点相应的点渐伸线长为 sE ,因 此,拨距就是两渐伸线长度之差: jse E E  21 e > 0,曲线外挑, e < 0,曲线内压。 „„„„„ (略) 既有曲线渐伸线长度 计算 既有线虽已错动,但基本线形仍保持原来的形状,可分为按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性质计算。 (1)当置镜点在曲线的始切线上时,圆曲线各测点的渐伸 线长度 jE 为: 2j 00dd 22ll llE l l l lRR       24 A Ni N2 N1 B1 B2 Bi B’ 图 21 曲线的渐伸线 石家庄铁道 大学 毕业论文 4 式中, l—— 圆曲线上测点的曲线长; „„„„„ (略) 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 计算 (1)选择曲线半径与缓和曲线长度 进行曲线计算与设计前,首先要根据既有技术资料和现场实测结果估算既有曲线半径,既有曲线半径可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① 平均偏角法 设 L 为测点间弦长 (一般为 20m), 在圆曲线 范围内 取 n 个 点偏角 1 、 2 、 3 …… 、n , 可求得圆曲线内 L 所对应的 偏角 的平均值  为: n11n   (27) „„„„„ (略) 设计曲线半径 R 可取估算的既有曲线半径 RJ,并根据转角的大小取整 (参见表21)。 表 21 曲线半径取整 转角度数 < 10 10 ~20 20 ~30 30 ~60 > 60 半径取整 (m) 50 10 5 1 具体选定 „„„„„ (略) (3)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的计算 设计曲线渐伸线的长度,可根据测点所在位置,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 ZH~HY 第一缓和曲线上各测点: 3s 06lE Rl (213) „„„„„ (略) 拨距 计算 jse E E (217) 拨距计算的步骤: (1)计算既有曲线各测点的渐伸线长度 jE ; (2)选择曲线半径及缓和曲线长,确定各主要点的里程; 各条 曲线拨距 计算 见表 22~表 23。 石家庄铁道 大学 毕业论文 5 拨距计算 Δe=E s-E j - 15 + 设计曲线渐伸线长度计算 Es 14 13.577 18.492 l3 6Rl 0 13 l 12 22.889 42.889 62.88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