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5年贵州省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2014.11)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150 分钟,试卷满分:300 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3 7 8 K 39 0 2 6 9 4 5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选项是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其中错误的是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 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 2、大小D. 调节反光镜:调节视野的亮度2、下图表示真核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B. 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 完成图中 和的细胞器分别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 完成图中的细胞器均具有双层膜结构3、香豌豆中,只有在 A、B 基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开红花。 一株红花植株与基因型为 株杂交,子代中有 3/8 开红花;若让这一株红花植株自交,则其后代红花植株中,杂合体占A. 1/9 B. 2/9 C. 8/9 D. 5/94、原核生物某基因原有 213 对碱基,现经过突变,成为 210 对碱基(未涉及终止密码子改变) 3、 ,它指导合成的蛋白质分子与原蛋白质相比,差异可能为A. 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不变 B. 少一个氨基酸,氨基酸顺序改变C. 氨基酸数目不变,但顺序改变 D. A、B 都有可能5、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一段时间后 a 上可以检测到膜电位的变化C. 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的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电位的变化 D. 神经递质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和能源物质,而是一种信息分子6、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 a 为食,另一个种群主要以 b 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 c 表 4、示(图乙表示图甲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 )。 下列关于种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B. 自然选择使以 c 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 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D. 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7、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于 7 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C. O 2或 大气中 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B. 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 失电子越多,还原性越强D. 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9、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 5、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C向某溶液中滴加 液,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溶液显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 将某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颜色褪去,该气体一定是乙烯 10、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常状态下,+和 1 有的电子数均为 10准状况下当氧气与氦气的原子数均为 ,它们具有相同的体积C在 100 乙酸溶液中含乙酸的分子数为 化氢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H + . 于过量的 液中:-+ 2浓盐酸反应制 +4+2+2H 6、 2大理石溶于醋酸中: + 2 + 2 、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 K+、+、+、+、2-、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 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并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 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 另取部分溶液,加入 化的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 K+、 B肯定有 +、C肯定有 +、2- D肯定有 +、+、13、某有机物(如右图)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该有机物可以和 液发生加成反应C该有机物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可能发生消去反应D1有机物和足量的 液反应,最多可与 3应二、选择题:本题共 8 7、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说明它受到的外力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说明它受到的合外力大小一定改变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受到了垂直桌面向上的支持力,该力所产生的加速度不为零D一个人从地面跳起来, 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A A、 B 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 t4 s 时, A、 B 两物体相遇C在4 s 内 A、 B 两物体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D在相遇前, A、 B 8、两物体的最远距离为20 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在半径不等的光滑竖直圆环轨道内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两小球都恰好能通过轨道最高点,关于两小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相等B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不相等C通过半径大的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大于通过半径小的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D通过半径大的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等于通过半径小的轨道最高点的角速度17如图所示,一光滑半圆形碗固定在水平面上,质量为 g 的小球用轻绳跨过碗口并连接物体 衡时碗内小球恰好与碗之间没有弹力,两绳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 53、37,则 m 3的质量分别为(已知 .8, )AD 两根足够长的光滑导轨水平放置,间距为 L,右端接阻值为 9、 R 的电阻将质量为 m 电阻为 r 的金属棒与一左端固定的劲度系数为 k 轻弹簧连接,金属棒和导轨接触良好且始终垂直导轨所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如图所示其余电阻不计现将金属棒从弹簧压缩量为 ()A释放后金属棒向右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B金属棒向右运动时,流过电阻 R 的电流方向为 a属棒的速度为 v 时,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F2金属棒第一次运动到最右端时弹簧的形变量等于 京时间 9 月 27 日仁川亚运会展开田径比赛第一个比赛日的争夺。 在女子铅球项目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巩立姣实力超群, 最终以 19 米 06 的成绩轻松夺冠。 抛出铅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A、B 、C 、D、E 10、、 F、 G 分别为轨迹上的点,已知在 C 点时的速度与加速度相互垂直,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质点经过 C 点的速率比 D 点的大B质点经过 E 点时的加速度比 G 点的小C铅球在 B 点和 F 点的机械能相等D质点从 A 到 G 的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202014 年 11 月 1 日凌晨,我国发射的绕月飞行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返回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如图中 M 点),为了避免与大气摩擦而起火燃烧,采用类似“打水漂”的飞行方式来缓冲动能:它一开始进入大气层并减速,下降到一定高度后,自动向上弹起、跳出大气层,接著降落以近第一宇宙速度再次进入大气层( 11、如图中 N 点),实施第二次减速。 并成功降落在预定区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发射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速度应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的机械能大于 N 点进入大气层下降过程,由于空气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出大气层的过程,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引力势能 21真空中有一带电金属球,通过其球心的一直线上各点的电势 分布如图所示,r 表示该直线上某点到球心的距离,r 1、r 2分别是该直线上 A、B 两点离球心的距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属球的半径为 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由 A 指向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 B 点的电场强度D正电荷沿直线从 A 移到 B 的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 12、分。 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择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下列有关高中教材上一些物理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正确的答案标号。 选对一个得 2 分,选对两个得 3 分,选对 3 个得 5 分。 有选错一个得0 分)A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等效替代法B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D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连着钩码的小车静置于木板上,调节木板倾斜度,小车匀速运动则说明已平衡摩擦E在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纸带上的一系列点迹取计数点,可求出任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2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f 的交流电源上,从实验中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理想纸带,如图所示,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 5 个点 A、B、C 、D、E ,测出 A 点距起始点 O 的距离为 的距离为 的距离为 知重锤的质量为 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则:起始点 O 到打下 C 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E P。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