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商务办公楼设计内容摘要:
KN 12 G1 = 质点重 力代表值见图 31 图 31 重力荷载代表值 地震作用 力 计算 框架柱的抗侧移刚度 在计算梁、柱线刚度时,应考虑楼盖对框架梁的影响,在现浇楼盖中,中框架梁的抗弯惯性矩取 I = 20I ;边框架梁取 I = , 0I 为框架梁按矩形截面计算的截面惯性矩。 横梁、柱线刚度见表 32。 13 横梁、柱线刚度 表 32 杆件 截面尺寸 EC (KN/mm2) I0 (mm4) I (mm4) L (mm) LIEi c (KN﹒ mm) 相对刚度 B (mm) H (mm) 边框架梁 300 650 109 109 6900 107 1 边框架梁 300 450 109 109 2400 107 中框架梁 300 650 109 109 6900 107 中框架梁 300 450 109 109 2400 107 底层框架柱 1 550 550 109 109 3900 107 中层框架柱 2 500 500 109 109 3600 107 14 每层框架柱总的抗侧移刚度见表 33: 框架柱横向侧移刚度 D 值 表 33 项目 / 2 (czK i i 一 般 层 ) 底层)(/ zc iiK ))(2/( ))(2/( 底层)( 一般层 KKKKcc 2(12 / )( / )czD i hkN mm 根数 层 柱类型及截面 二 至 四 层 边框架边柱(500 500) 4 边框架中柱(500 500) 4 中框架边柱(500 500) 12 中框架中柱(500 500) 12 底 层 边框架边柱550 550) 4 边框架中柱(550 550) 4 中框架边柱(550 550) 12 中框架中柱(550 550) 12 ic:梁的线刚度, iz:柱的线刚度。 底层: ∑ D = 4( +) +12 (+)= 447kN/mm 二~四层:∑ D = 4( +) +12 (+)= 框架自振周期的计算 框架顶点假想水平位移 Δ计算表 表 34 15 层 Gi(kN) ∑Gi(kN) ∑D(kN/mm) δ=∑Gi/∑D (层间相对位移) 总位移 Δ (mm) 4 3 2 1 447 则自振周期为: sT 2 01 , 其中 0α 为考虑结构非承重砖墙影响的折减系数,对于框架取。 地震作用计算 根据本工程设防烈度 Ⅱ类场地土,设计地震分组为第 三 组,查《抗震规范》特 征周期 Tg = sec, α max = ) ( a 11 TT g 结构等效 总重力荷载: KNGG Leq 8 6 5 5 4 7 , T1 = = sec,故 不 需考虑框架顶部附加集中力作用 框 架横向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为: 结构底部: KNGFeqEK 5 3 8 6 5 楼层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标准值计算表 表 35 层 Hi(m) Gi(kN) GiHi EKi n niiiiiF F FGHFFGH ( 顶 层 ) 楼层剪力Vi(kN) 4 3 2 1 ii HG 16 横向框架上地震作用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的应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的结构类型之一,其验算的目的是避免填充墙出现连通裂缝,控制框架柱开裂。 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应符合下式要求: hu ee ,即 huee 式中, eu — 多遇地震作用 标准值产生的楼层内最大的弹性层间位移; e — 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查 GB 500112020,得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 5501e。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层间位移 iu 和顶点位移 iu 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iu = iji DV iu = ku 17 计算过程如下表 63: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表 36 层次 iV ( kN) iD ( KN/mm) iu ( mm) iu ( mm) ih ( mm) iihu 4 3600 1/2261 3 3600 1/1151 2 3600 1/856 1 447 4850 1/954 由此以上计算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二层, 1550ee,满足规范要求。 18 第四章 横向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取⑥轴线框架为计算单元,以下是考虑左震情况下的详细计算过程,右震情况下就不在加以计算了。 框架柱端剪力及弯矩计算 : ijiijij DVDV , yhVM ijbij , hyVM ijuij 1 式中, ijD 为 柱层 ji 的侧移刚度; h 为该层柱的计算高度; y 是框架柱的反弯点高度比; bM 为柱下端弯矩; uM 为柱上端弯矩。 其中 321 yyyyy n 注: ny 框架柱的标准反弯点高度比。 1y 为上下层梁线刚度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2y 、 3y 为上下层层高变化时反弯点高度比的修正值。 各层边柱端剪力及弯矩的计算表 表 41 层次 ih m iV KN ijD mmKN 边 柱 1iD mmKN 1iV KN K y ( mm ) biM1 mKN uiM1 mKN 4 3 2 1 447 19 各层中柱端剪力及弯矩的 表 42 层次 ih m iV KN ijD mmKN 中 柱 1iD mmKN 1iV KN K y ( mm ) biM1 mKN uiM1 mKN 4 3 2 1 447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分别按下式计算: 1 , 1 ,。 lrl b u r b ubbb i j ij b i j ijl r l rb b b blr nlrbbb i b bki kiiM M M M M Mi i i iMMV N V Vl 式中, ,lrbbii分别表示节点左、右梁的线刚度; ,lrbbMM分别表示节点左、右梁的弯矩; iN 为柱在 i 层的轴力。 由于对称性,故只需计算 ,DC两轴线处 相对应的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 具体计算过程见下: 四层 : 边梁: 25 . 8 8 5 1 . 7 1 5 1 . 7 1 /5 . 8 8 0lbM K N m 25 . 8 8 6 1 . 7 7 1 4 0 . 0 0 1 /5 . 8 8 3 . 2rbM K N m 三层 : 边梁 : 5 . 8 8 3 0 . 3 7 7 8 . 2 5 1 0 8 . 6 20 5 . 8 8lbM k N m 20 5 . 8 8 4 2 . 0 4 6 9 8 . 0 6 7 9 0 . 7 3 45 . 8 8 3 . 2rbM k N m 二层 : 边梁 : 5 . 8 8 6 4 . 0 2 2 1 0 1 . 3 9 6 1 6 5 . 4 1 80 5 . 8 8lbM k N m 5 . 8 8 8 1 . 8 7 2 1 2 7 . 0 8 9 1 3 5 . 3 1 85 . 8 8 3 . 2rbM k N m 一层 : 边梁 : 5 . 8 8 8 2 . 9 6 1 0 2 . 9 1 9 1 8 5 . 8 7 95 . 8 8lbM k N m 5 . 8 8 1 0 6 . 1 0 1 1 5 2 . 7 7 9 1 6 7 . 6 4 55 . 8 8 3 . 2rbM k N m 梁端剪力计算 层次 AB 跨进深 BC 跨进深 4 46 .5 4 31 .7 6 11 .3 56. 9 KN 2 8 KN 3 12 0. 24 84 .7 0 29 .76. 9 KN 2 80. 41 KN 2 1 7 6 .6 8 1 3 1 .3 6 4 4 .6 36 .9 KN 2 KN 1 2 3 7 .3 7 1 7 5 .8 2 5 9 .8 86 .9 KN 2 1 KN 将上面计算结果统计到表 66 表 43 21 水平地震作用图 (单位: ) 层次 边梁 走道梁 柱轴力 lbM rbM l bV lbM rbM l bV 边柱 N 中柱 N 4 3 2 1 22 水平地震作用柱轴力图 (单位: KN) 23 第五章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计算单元的选择确定 取 ⑥ 轴线横向框架进行计算,如下图所示: 计算。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商务办公楼设计
相关推荐
梯柱 2 集中恒载 / 2=平台板传来 / 2= kN 梯柱自重 合计 活载 ( 1)平台梁活载 平台板传来 / 2= 梯段板传来 / 2= kN/m 合计 ( 2)梯柱 1集中活载 平台板传来 / 2= 梯段板传来 / 2= 合计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 2020届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20 ( 3) 梯柱 2集中活载 平台板传来 / 2= 合计 (五 ) 电梯荷载
..................................................................................... 64 第 3 章 施工组织设计 .................................................................................................
14. fb 段荷载简图 21 f点:板传来的荷载 =[12 ㎡ 2]/= f点恒载 =板传来的荷载 +梁自重 =+12 = f点活载 =[12 kN/㎡ 2]/= dh: 图 315. dh 段荷载简图 d 点: 板传来的荷载 =12 [12 kN/㎡ +12 ㎡ +] = d 点恒载 =板传来的荷载 +梁自重 +女儿墙自重 =+12 +12 = d点活载 =12 [12 ㎡ +12 ㎡ +]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指 导内容 记录 (二 ) 老师要求我收集资料并进行归纳,制定设计表,并准备开题报告,进一步收集 资料,对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砌体结构等课程进行初步复习。 学 生 签 名: 2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 月 日 指 导内容 记录(三 ) 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通过开题报告,进一步查阅资料书籍,以及相关的设计成果参考。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过程与生物膜的功能无关的是( )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C. 分析下列以酵母菌 为材料的有关实验,正确的是( )A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B探究 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最简便的方法是采用逐个计数法C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生物测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1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6 分)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化成 2O 中的氢来自丙酮酸C. 解产生的H用于 20 型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流行性感冒病毒,之后即不断地有新亚型发现的报导。 图右为流行性感冒病毒构造示意图,其中甲(英文简称 H)与病毒进人细胞有关;乙(英文简称 N)则与病毒出细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