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免费毕业设计内容摘要:

生从进校到离校,一共借了多少本图书,分别为什么样的图书的分类汇总0。 8. 图书的管理由计算机来完成,主要功能有图书信息的各种形式的查询 9. 新书的各种形式的查询。 系统开发计划 系统开发过程中使用的技术规范采取与图书馆现以有的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结合的方式,开发是以原型法为主线的。 如表 22: 时间 工作内容 1周 图书馆详细调查,可行性研 究 1周 系统分析,制作原型,经协商确定原型 2周 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 2周 系统实施,完成原有系统转换 1周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维护与评价 1周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维护与评价 表 系统开发计划 系统开发费用 根据图书馆目前实际情况,本着“分布实施、逐步完善”的原则,在现有的基础上实施新系统。 考滤图书馆已有较完善的硬件设施,所需的系统硬件投资仅需要高级服务器一台,软硬件价格估算如表所示: 如表 23: 序号 名称 估算价格(元) 说明 1 Win2020server 中文版 10560 操作系统 2 Power 20200 开发工具 三、 系统分析 现行系统概况 图书馆的现行组织结构可基本概括如下: 如图 图书馆组织结构图 人员的主要工作描述及工作流程 如表 31: 人员 工作内容 管理员 ( 2) 每天都要统计进图书馆的人数,把当天归还的书,按类放回原处,将放借书证的盒子放到一进图书室的桌子上。 管理员 ( 1) 每天负责同学和老 师的借书和还书,以及学生超期罚款。 以下是:进图书馆阅览图书的流程图、借书和还书的流程图: 图 入馆流程 馆 长 管理员 1 管理员 2 图书馆维护 借书 还书 图书库维护 超期罚款 阅览者 登记姓名 入馆登记表 入馆人数库 记载并保存 管理员 如图 借书流程 如图 登记流程(1) 借书证 放入代书板盒,换取代书板 代书板 在书架上换取一本书或一盒书 图书 将代书板放入相应位置 借阅者 填写名字,借书日期 书卡登记表 管理员 放入图书卡袋 借书卡袋 还书者 登记姓名 入馆登记表 管理员 如图 登记流程(2) 如图 还书流程 主要信息载体汇总 (如表 32) 编号 信息载体名称 产生周期 保存时间 存储量 ( B) 来源 去向 安全性 处理时 间要求 1 新书单 随机 月 1000 购书单位 图书馆 只读 实时 2 罚款单 随机 月 1000 图书馆 借阅者 只读 实时 3 借书统计单 随机 月 3000 图书馆 图书馆 只读 实时 4 还书统计单 随机 月 3000 图书馆 图书馆 只读 实时 5 借书证 随机 年 1000 学生 图书馆 只读 实时 入馆人数库 记载并保存 借书证 给 管理员看 管理员 收书,取卡,填写日期 图书卡 借书卡袋 修改借书数 借阅者 超期,罚金 罚款单 用户需求分析 系统功能要求 本系统应该具有资料检索功能,包括数据录入、增加数据、修改数据、删除数据、数据输出以及统计计算等功能。 系统的每一个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 输入:必须确定与功能有关的所有输入信息,包括其来源、意义、格式、接收方式、数量、输入范围及换算方法,必须说明时间要求、优先级和优先顺序。 处理:必须确定与输入数据、中间结果、直到获得预期输出结果的全部过程,操作的正确定顺序,非正常情况的反 应。 对每种功能的算法及其实现作文字描述,必要时给出图形、逻辑描述或相应的数学描述。 输出:必须确定与功能有关的所有输出信息,包括信息的传送方式、意义、格式、数量、输出范围及换算方法。 必须说明时间要求、优先顺序和输出形式。 因此,根据用户和实际需要,本系统具有如下的功能: 1. 网络管理功能。 2. 系统恢复功能。 3. 数据录入与维护功能。 4. 数据查询功能。 5. 统计和计算功能。 6. 报表打印功能。 系统性能要求 除了满足用户要求外,系统的性能也很重要。 如果新系统不能为用户提高工作效率和使用方便,那么,用户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系统的性能要求一般包括:计算或查询响应时间、处理容量、存储容量、人机交互的友好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容错能力等,如果是网络系统,还应包括系统传输(交换)能力。 例如:对资料查询的性能要求是:常用资料检索响应时间,非常用资料检索响应时间,资料信息存储容量,后备存储容量,可以打印报表的类型、数量。 系统性能一般由以下几个方面确定: 1. 容量要求:确定系统的容量要求,如处理的记录和处理数据的最大容量等。 2. 精度要求:确定系统的精度要求。 如数据或数值计算的精度要求、数据传输的精度要求等。 3. 时间特性要求:确定系统的 时间特性要求。 如处量时间、响应时间及其峰值负载期间允许偏离范围,系统各项功能的顺序关系,由于输入类型的不同和操作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优先顺序的变化等。 4. 适应性要求:必须指明反映系统环境变化和系统适应能力的各种参数。 说明当需求发生某些变化时系统的适应能力,指出为适应这些变化而需要设计的软件和过程。 5. 人机交互友好性:要有适用于用户特点和智能化人机交互界面,便于用户操作使用。 6. 系统的可靠性: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对于需要容错处理的模块提供备份,以减少系统故障。 根据用户的需求,应具有如下性能 : 1. 数据库和网络扩充的能力。 2. 快速的信息交换能力及响应能力。 3. 具有较大的数据存储能力。 4. 系统快速恢复能力。 5. 保障数据库系统和网络系统的安全。 数据模型设计 系统 ER 图 如图 图书馆管理 ER图 数据类 根据主题数据库的设计原则,图书馆信息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类(如表 33): 管理员 书 借书证 书卡 提供 管理 管理 借阅 用户名 权限级别 书名 卡号 作者 书号 班级 证号 姓名 管理 序号 实体 数据类 说明 1 书 书概况 全部书 借书记录 借书库 还书记录 还书库 2 借书证 借书证概况 全部借书证 注册借书证 注销借书证 3 管理员 管理员档案 添加管理员 注销管理员 主要数据库的主要内容(如表 34): 序号 实体 说明 1 书概况 书编码,书名,书价,书作者,书类别,书数目 2 借书证 借书者卡号,借书日期,借书编码,借书本数 3 还书证 还书者卡号,还书日期,书编码,还书数目 4 借书证 借书编 码,姓名,性别,年龄,班级,种类 5 管理 ID, PWD,权限,姓名 子系统划分 根据其职能法划分为 4 个子系统: 在图书管理中,主要是对“图书库”中的书籍进行管理,如新增图书更新、修改图书信息、提供图书查询和删除图书,把图书的变化情况提供给管理员。 借书证管理是从“借书证库”中获取借书证信息,并记录该借书证的借书和还书情况,以及对借书证变化的记载,提供给管理员。 图书借阅管理就是对借书者的借书和还书进行管理,当借书者借书时,随即对“图书库”、“ 借书库”和“借书证库”进行相应的管理,并把相关信息提供给图书管理和借书证管理;还书,则除了上述的几个功能外,还要对还书库进行更新和记录。 管理员管理则是根据需要对各个管理员进行管理,并记录和反馈管理员信息。 四、系统设计 系统选型 因为图书馆现在只有一台计算机,所以该系统的第一版本将采用单机版投入运行。 如下图所示。 以后版本采用 Client/Server 计算模式,事务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设置在同一台服务器中,该服务器采用高档微机。 根据需要,为各子系统配置若干台微机,采用双 绞线连接服务器,实现信息共享。 系统平台的硬件结构最终方案如图所示: 如图 系统平台的硬件结构 模块设计 DB 服务器 图书子系统 新书子系统 信息子系统 借阅子系统 借书证子系统 新增图书 信息修改 删除图书 图书查询 新增 修改 删除 查询 借图书 还图书 查询图书 添加管理员 删除管理员 修 改 信息 根据前面功能需求分析和子系统划分,该系统的功能图如下所示: 如图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系统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 0 层 DFD) 根据需要 图书变化 1.管理员信息 图书信息 2.图书库 3.借书库 还书 4.借书证库 借书 5.还书库 借书证信息 借书证变化 图书管理 借书证管理 借阅和归还管理 管理员管理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 馆 长 1 管理员 管 理 2 借书证 借书者 3 图书库管理 管理员 4 借书证管理 管理员 如图 0层 DFD ( 1 层 DFD) 学生借书 学生还书 图 书 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