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4年西藏自治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统一考试物理(2014.05)内容摘要: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模拟试题,包含了高中物理力学、电场、磁场、交变电流、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以及选修 3全部内容,在考查问题上以基本定义、基本规律为主,注重个过程的分析,题型新颖。 没有出现偏题、怪题,是份非常好的试卷。 二选择题。 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 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 关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关系时,应用了控制变量法B在利用 2、速度时间图像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的是微元法C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力和试探电荷的电量无关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近似替代法【知识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电场强度【答案解析】D 解析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涉及物理量较多,因此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故 A 正确;B、在利用速度用极限思想,把时间轴无限分割,得出面积大小等于物体位移的结论,故 B 正确C、在定义电场强度时应用了比值法,即 E= ,因而电场强度与电场 C 正确 D、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 3、和形状时,建立质点概念是应用理想模型法,故 D 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 D【思路点拨】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法,要明确各种科学方法在物理中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实验、理想化模型、极限思想等本题考查了常见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的具体应用,要通过练习体会这些方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科思想15质量为 2物体在 面做曲线运动,在 x 方向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y 方向以4m/s 匀速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知识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答案解析】A 解析 A、由 x 方向的速度图象可知,在 x 方向的加速度 4、为a= =1.5 m/力 Fx= N,由 y 方向的位移图象可知在 y 方向做匀速0线运动,速度为 m/s,受力 因此质点的初速度为 5m/s,受到的合外力为3N,故 A 正确、B 错误C、合外力方向在 x 轴方向上,所以质点初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垂直故 C 错误D、2 s 末质点速度应该为 v= m/s=2 m/s,D 选项错26413误故选:A【思路点拨】通过图象可知,在 x 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对速度、力进行合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所 示 , 固 定 斜 面 上 的 物 体 A 受 到 平 行 于 斜 面 向 下 的 力 作 5、用。 若 力 F 大 小 不 变 , 将 力 F 在竖 直 平 面 内 由 沿 斜 面 向 下 缓 慢 的 转 到 沿 斜 面 向 上 ( 转 动 范 围 如 图 中 虚 线 所 示 )。 在 F 转 动 过 程 中 ,物 体 始 终 保 持 静 止。 在 此 过 程 中 物 体 与 斜 面 间 的 : ( )A弹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 B摩擦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C弹力一定先减小后增大D摩擦力一定一直减小【知识点】 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答案解析】C 解析 A、C、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及拉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故合力为零;将重力和拉力都分解到沿斜面和垂直于斜面的方向;在垂直于斜面方向,重力 6、的分力、支持力及拉力的分力平衡,因拉力的分力先增大后减小,故弹力一定是先减小后增大;故 A 错误、C 正确;B、D、在沿斜面方向上,重力向下的分力、拉力的分力及摩擦力的合力为零;因拉力的分力先向下减小,后向上增大,故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也可能一直减小,即摩擦力不一定一直减小,也不一定先减小后反向增加;故 B 错误,选:C【思路点拨】对物体受力分析,由共点力的平衡及静摩擦力的特点可得出各力的变化情况本题考查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因拉力及摩擦力的关系不明确,故摩擦力存在多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应全面分析源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恒定不变,电灯 L 恰能正常发光,如果滑动 7、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移动,则( )A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变大B电灯 L 更亮,安培表的示数变小C电灯 L 变暗,安培表的示数变小D电灯 L 变亮,安培表的示数不变【知识点】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答案解析】B 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移动时,电阻 整个外电阻变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I= ,得干路电流减小,故安培表的示数变小;路端电 U=大,故电灯泡变得更亮;故 B 正确故选:B【思路点拨】由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b 端移动得到电阻 到整个外电阻的变化情况后,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到干路电流的变化情况,由 U=断路段电压变化情况,即可判断电灯亮度的变化本题关键是由局部电阻的 8、变化得到总电阻变化,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判断电流的变化情况,然后再分析各个局部电流和电压情况18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P、Q 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势分别为 P 和 Q,则: ( ) AE PE Q, P P P Q, P PE Q, P Q【知识点】 电场线;电场强度;电势【答案解析】A 解析由图 P 点电场线密,电场强度大,E PE Q, 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P Q故选:A【思路点拨】根据 P、Q 两点处电场线的疏密比较电场强度的大小根据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 掌握电场线的特点:疏密表示强弱,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19. 目前,在地球周围有许多人造地球卫星绕着它 9、转,其中一些卫星的轨道可近似为圆,且轨道半径逐渐变小。 若卫星在轨道半径逐渐变小的过程中,只受到地球引力和稀薄气体阻力的作用,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卫星的动能逐渐减小 B. 由于地球引力做正功,引力势能一定减小C. 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地球引力做正功,机械能保持不变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知识点】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答案解析】析 A、由 可知,v= ,可见,卫星的速度大小随轨22以 A 错误;B、由于卫星高度逐渐降低,所以地球引力对卫星做正功,引力势能减小,所以 B 正确;C、由于气体阻力做负功,所以卫星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故 C 错误;D、根据动能 10、定理可知引力与空气阻力对卫星做的总功应为正值,而引力做的功等于引力势能的减少,即卫星克服气体阻力做的功小于引力势能的变化,所以D 正确故选 思路点拨】本题关键是首先根据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卫星需要的向心力,得出卫星的动能随轨道半径的减小而增大,然后再根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原理讨论即可若卫星做圆周运动,则应满足 ,可得轨道半径越小 v 越大,应熟记22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20: 1,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 u=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 R=负载电阻若 20 2V ,=100s , 则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 )A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 11 2线圈中输出交流电的周期为 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原 11、线圈中的输入功率为 11W【知识点】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答案解析】析 A、由瞬时值的表达式可知,原线圈的电压最大值为 220 V,所以2原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 220V,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知,副线圈的电压的有效值为110V,即为电压表的读数,所以 A 错误B、变压器不会改变电流的周期,电流的周期为T= =以 B 正确C、副线圈的电流为 =2A,根据电流与匝数成210 105反比可得,且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 20:1,原线圈的电流大小为 以 C 正确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副线圈的功率为 P= =220W,所以原线圈中的2入功率也为 220W,所以 D 错误故选:思路点拨】根据 12、瞬时值的表达式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平放置的光滑平行金属导轨上有一质量为 m 的金属棒 轨的一端连接电阻 R,其他电阻均不计,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金属棒 作用下由静止起向右运动,则: ( )A随着 动速度的增大,其加速度也增大B外力 F 对 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C当 匀速运动时,外力 F 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D无论 何种运动,它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一定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知识点】 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答案解 13、析】析 A、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 ,则 a= ,速度增2,安培力增大,则加速度减小故 A 错误B、根据能量守恒得,外力 F 对 的功等于电量中产生的电能以及 的动能故 B 错误C、当 匀速运动时,外力做的功全部转化为电路中的电能,则外力 F 做功的功率等于电路中的电功率故 C 正确D、根据功能关系知,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路中产生的电能故 D 正确故选 思路点拨】在水平方向,金属棒受到拉力 F 和安培力作用,安培力随速度增大而增大,根据牛顿定律分析加速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功能关系分析电能与功的关系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电路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外力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在解题时要注意体会功能关系及能量转化与守恒关系第卷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 129 分)22.(5 分)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实验中,小车拖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 一系列点,从中确定五个记数点,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 4 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