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芳草地国际学校日坛校区张辉内容摘要:
助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理解数“拐弯数”的道理。 教学流程示意 (可选项 ) 关联生活情境 开始 结束 课件 数千以内的数 课 件 提供数量“一千”实物 课件 提供表象支撑 — 数线 课件 引出对于 数的认识 应用十进关系 突破拐弯数 感知“一千” 找数的位置 5 教学过程 (文字描述 ) 一、 关联生活情境,调动生活经验,引出对于数的认识。 导入:看。 这是我们学校学生 每天上操时 的一张照片。 请你估计一下,大约有多少人。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猜测。 ) 小结过渡:大家猜的数都比我们以前认识的 100 以内的数大得多,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确存在着很多比 100 大的数。 如果遇到了比 100 大的数,你会数吗。 【设计意图: 借助生活事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借助这种关联,引出学生对于数的认识。 】 二 、在数的活动中, 通过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会数数。 (一) 数千以内的数,回顾、提炼、强化计数单位“一”、“十”、“百”的认识, 应用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1. 情境中数数。 图书馆的张老师在清点和整理图书。 看。 她已经数到了 374 本,如果请你帮忙接着数,你会吗。 ( 1)数一数,借 374→ 379 将百以内的数的数法迁移到千以内的数中。 ( 2)数一数, 借 379→ 380 回顾“一”和“十”间的关系。 研讨: 379 添上一个怎么就是 380 了。 预设 1: 79 后面就是 80,所以 379 后面就是 380 了。 评价:百以内的数数的特别好,在百以内的数中 79 后面就是 80,那么 379 后面的数就是 380。 这是他的数法,别人还有怎样想的,给我们讲明白道理。 预设 2:借助计数器边拨边数。 ( 379,个位上是 9 加 1 是 10 个一, 10 个一就是 1 个十 , 7 个十加上 1 个十,就是 8 个十 ,所以就是 380 了) 三百七十四 6 评价:你解释非常好, 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计数单位“一” 和“十”之间的关系。 这两个计数单位的认识能帮我们准确数出 379 380。 【设计意图:调用学生的原有认知,启发学生应用计数单位“一”和“十”之间的十进关系,突破数拐弯数。 】 ( 3) 数一数,借 389 390 400 强化“一”和“十”间的 十进 关系, 应用 “十”和“百”间的 十进 关系。 追问: 389完了怎么就是 390了。 小结:看来 掌握好 “一” 和“十”这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 十进 关系,对我们数数很有帮助,来接着数。 【设计意图: 根据艾宾斯基遗忘曲线我们可以看出,在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最快,所以要及时复习、巩固。 在这里设计一个实践环节, 边讲边练,促使学生 将接受的东西进行内化。 】 研讨: 399→ 400。 399再添一个怎么就是 400。 预设 1: 99填 1就是 100了, 3百加 1百九十 400。 评价:你不仅用到了百以内数的数法,还用到了整百数的加法。 预设 2: 借助计数器边拨边数。 ( 9 个一加 1 个一是 10个一, 10个一是 1个十,十位上是 9个十加上 1 个十是 10 个十, 10个十就是 1个 百 ,百位上 3个百加上 1个百是 4个百 ) 评价: 不但用到了之前我们说的 “ 一 ” 与 “ 十 ” 之间的。千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芳草地国际学校日坛校区张辉
相关推荐
前该版本仅供几个合作伙伴和客户使用。 从其根本上来说,该公司就是利用摄像机来识别和处理面部表情,对整体情绪(正面、负面以及中性)、基本情绪(快乐、惊喜、悲伤、恐惧、厌恶、蔑视以及愤怒)和受挫或困惑等更深 层次的情绪进行测量并进行输出。 不需要特殊的硬件设施,只需普通的罗技网络摄像头就能完成操作。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谷歌眼镜的配戴者很容易操作此款应用程序,并能捕捉到其视线范围内所有人的情感情绪
否□ 参赛选手简历及曾获奖励: 2020 年 7 月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 09 月 9 月来到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就职,在育才通州分校任职已是 7 年。 部分荣誉: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微格”教学 一等奖 北京市微课比赛《横箱分腿腾跃》 一等奖 北京市体育舞蹈比赛中学组铜牌组 一等奖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技能大赛 综合 成绩 二等奖 北京市微课比赛《跨越式跳高》 二等奖
经过认真观 察 ,发现 51212 , 1712 22 , 25712 32 6553712 42 都是质数,于是提出猜想:形如)(12 *2 Nnn 的数都是质数 . 师:同歌德巴赫猜想一样,证明费马猜 想合理性存在一定困难,但若要推翻这个猜想,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 . 半个世纪后,善于计算的数学家欧拉发现第 5个费马数6 7 0 0 4 1 76 4 112
要部分。 展示不同的叶形,叶片的大小和形态有所不同,叶片的结构是不是也不同呢。 学生活动 观察叶的表面,可以看到纵横交替的脉络,这是叶脉。 把叶片的正面向上对折,轻轻地斜撕开,观察撕口处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再把叶片的背面向上对折撕开,观察撕口处,是否也有一层透明的薄膜。 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就是叶片的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夹在两层表皮之间的绿色部分就是叶肉。 总结:叶片包括三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