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第二中学创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规划内容摘要:

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中物理课堂小实验的开发与研究(GHB093276)为引领,把科技创新教育融汇于学校教育之中,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教育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功能和作用,使科技创新教育成为我校素质教育的特色。 2010年争创上海市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力争三到六年的时间,创建成为全国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学校。 具体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鲜明。 其表现为:(1)校园物化环境具有明显而独特的科技创新教育特征和风格;(2)学校具有浓郁的科技创新教育文化氛围,形成了个性鲜明,自成一格的特色活动系列;(3)学校注重开发校内外科技创新教育资源,并建立了多个校内外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基地(场所),构建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平台;(4)学校科技教育教学模式创新发展,结合二期课改,编写了科技创新教育的校本教材,并开设相应的校本课程;(5)学校形成了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建设的运作机制,建立了“科技特长生”成长通道,并取得一批新的成果,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到新的层次。 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 其表现为:(1)科学道德观念的确立。 主要有责任感、价值观、友善交往、合作共处等;(2)科学知识、技能的习得。 通过自主、多途径的学习,在完成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学知识技能要求的前提下,加强新科学知识教育,开拓视野,夯实基础。 (3)科学方法的掌握、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改革课堂教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4)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 主要有问题意识、批判意识,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和行为习惯等。 教师科学素养全面提高。 其表现为:(1)教育观念的更新。 破除教师为中心、知识为本位的观念,确立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2)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变。 摒弃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确立启发式、开放型的教学方法,由注重教转为更注重学,由注重结果转为更注重过程,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进教学;(3)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 努力吸收新知识、更新旧知识,提高理论素养、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而成为研究型教师。 (三)组织领导成立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和“理论宣传、实践操作及课题研究”三个学校特色学校建设实施小组。 校长任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各分管校长任各实施组组长,具体负责小组工作。 学校在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创建工作。 (四)基本策略项目引领,科研推动。 依托“全国教育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高中物理课堂小实验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探索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的发展之路。 制定规划,阶段实施。 制定第一个为期三年的创建特色学校规划。 进一步提炼办学理念,明确办学目标及培养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与管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上级支持,自身努力。 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要得到区教育局大力支持,应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帮助,应得到家长的认同。 (五)主要措施更新教育观念。 在特色学校创建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适应社会发展的质量观、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办学目标及培养目标与创办特色学校目标相一致。 制定发展规划。 在深刻分析学校发展历史和当前情况、科学预测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预先处置学校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探索学校特色发展之路,促进学校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 教师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学校的主体。 创建特色学校重在学校内涵发展,重在教师专业发展,重在特色创建过程。 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创建规划》的制定,将创建规划制定的过程,成为明确学校发展方向、认同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的过程,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