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用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CK27+800 至神木西站 CK42+134 位于毛乌素沙漠,多形成新月形沙丘及片状沙地,覆盖层厚度一般 5~ 15 米,多为粉细砂,地表植被以沙蒿为主,低洼地段覆盖沙柳,植被覆盖率一般 40%~ 60%,局部沙丘顶部覆盖率约 20%~ 30%,为半固定、固定沙地、沙丘。 多以路基工程形式通过。 沿线沙害主要集中在春季,每临初春,沙土飞扬,对工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施工及运营中要注意保护好既有植被,采用适当的工程处理措施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18 及时防护新开挖断面,以切断新的沙源。 2) 煤窑采空 铁路沿考考乌素沟走行,穿越张家峁井田 、 海湾井田、柠 条塔井田、柠条塔露天井田 区。 小矿井及煤窑沿考考乌素沟两岸多有分布 ,主要集中在马家概沟至柠条塔矿区段。 沿线煤矿为平峒巷道式开采。 现根据 煤矿 对线路的影响程度分述如下: ① 对线路影响较大的 采空区 LCK0+970~ LCK1+400 段通过阴湾煤矿,阴湾煤矿开采煤层为 31煤,顶板高程约 1122~ ,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30%~ 45%,正开采。 线路左侧约 400 处以沙质山包已出现塌陷,附近泉水已断流。 线路以桥梁和路堑通过,线路 高程 ~ ,路堑工程应采取灌浆处理等措施,桥梁 基础应置于 31煤底板以下基岩中。 根据调查和矿区规划,河床附近不允许开采,线路应尽量靠近河床较为安全。 CK26+280~ CK26+600 段通过庙湾煤矿,庙湾煤矿开采煤层为 22煤,顶板高程约 1140~ 1144m,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50%~ 75%,正开采。 线路以路堑工程通过。 煤矿主井口位于 CK26+400 附近左侧 70m,为平峒,坡度 2~ 5 度。 线路 高程 为 1168~ 1170m,采空对工程影响较大,工程应采用灌浆等处理措施。 CK27+050~ CK27+700 段通过河岔煤矿,河岔煤矿开采煤层为 22煤,顶板高程约 1135~ 1137m,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50%~ 75%,正开采。 煤矿主井口位于 CK26+050 附近,为平峒,与线路方向垂直,坡度约3 度。 线路主要以路基工程通过,线路 高程 1178~ 1187m,采空对线路影响较大,工程应采用灌浆等处理措施。 CK27+700~ CK29+100 段通过边不拉煤矿,边不拉煤矿开采煤层为 22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19 煤,顶板高程约 1130~ 1137m,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50%~ 75%,正开采。 线路以路基工程和桥梁工程通过。 线路 高程 1187~ 1230m,应采用灌浆等工程处理措施,边 不拉大桥基础应置于 22煤底板下基岩中。 ② 线路通过矿区, 对线路影响不大的 未 开采区。 CK18+100~ CK20+900 段通过后塔煤矿区,煤矿矿井口在 CK19+900 右约 210m,后塔煤矿开采煤层为 42煤,顶板高程约 1071m,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30%~ 45%,正开采。 线路以路基工程,和海湾 1 号、 2 号中桥 、 捣不赖沟大桥 、 小月亮沟大桥等工程通过,线路 高程 ~,根据调查,本段 尚 未采空,对线路影响不大, 根据计算, 本段应预留宽约 47m 保安煤柱(内摩擦角以 70 度计,线路宽度以 10m 计)。 CK29+100~ CK30+100 段通过边不拉煤矿,边不拉煤矿开采煤层为 22煤,顶板高程约 1130~ 1137m,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50%~ 75%,正开采。 线路以路基工程通过,线路 高程 1187~ 1230m, 本 段 尚 未采空,对 线路 影响不大, 根据计算, 应 预留宽约 83m 保安煤柱(内摩擦角以 70度计,线路宽度以 10m 计)。 ③ 线路通过煤矿采空去边缘 临界区 CK13+900~ CK14+600 段在马家概沟煤矿右侧约 80~ 120m 通过,马家概沟煤矿开采煤层为 52煤,顶板高程约 1051~ 1054m,煤 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30%~ 45%,现已停产。 线路本段主要为路基工程,线路 高程1056~ 1058m,现场调查地面未发现异常,对线路 基本 无影响。 CK14+600~ CK16+500 段在神源煤矿右侧约 40~ 240m 通过。 神源煤矿开采煤层为 52煤,顶板高程约 1037m,煤层厚度约 米,采空率约 30%~45%,正开采。 线路在本段以路基工程和隧道( CK14+771~ CK15+080)工程通过,线路 高程 ~。 采空区对线路 基本 无影响。 ( 2)特殊岩土 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20 烘烤岩为本段的特殊岩土。 由于煤层的 自燃烘烤作用,使原岩变色、结构、矿物成份和工程性质都发生了变化。 主要分布于 DK13+600~CK26+600 段上部地层中,工程通过地段烘烤岩总厚度 30~ 40m。 高程多分布在 1020~ 1050m 以上,个别隧道通过此层。 线路各方案的工程地质评价 ( 1) 红柳林至碾房湾段( CK0+000~ CK8+400) 本段开始沿既有铁路走行约 3 公里,然后穿越黄土梁峁区,由于骆驼场隧道出口段洞身位于风积砂,且局部厚度大于 31m,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 2) 碾房湾至海湾段( CK8+400~ CK16+500) 本段应业主要求 摆放张家峁车站控制,线路主要走行于考考乌素沟右岸,不良地质主要为风沙,多为固定、半固定沙地,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沿线主导风向为 NW,左岸沙地相对右岸少一些,且基岩大量出露。 故左岸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右岸好些。 ( 3) 海湾至柠条塔矿区段( CK16+500~ CK23+000) 本段特殊地质为烘烤岩,左右两岸均有,不对工程选线控制。 不良地质为煤窑采空,右岸煤矿密集连续分布,主要有河畔煤矿、海湾村办煤矿、砦家庄村办煤矿、大河湾煤矿,四门沟乡办煤矿、四门沟村办煤矿、母河沟煤矿等,且井口多靠近河边,工程地质条件差,左岸仅后塔 煤矿,左岸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 ( 4) 牵出线( LCK0+000~ LCK1+400) 本段段为在建柠条塔煤矿用装卸线,在 LCK1+000~ +400 段通过阴湾煤矿,且阴湾煤矿已采空,本段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建议向沟测改移本段。 ( 5) 柠条塔矿区至小侯家母河沟 (CK23+000~ CK30+100) 此段存在考考乌素沟左右岸比较,其左侧有井塔,庙湾煤矿,右岸有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21 河岔、边不拉煤矿,按现有收集资料,左侧煤矿相对离沟较远,且靠近沟侧多未开采,右岸煤矿相对靠近沟谷,多采空对线路影响较大,建议进一步比选。 ( 6) 小侯家母河沟至 终点( CK30+100~ CK42+134) 此段进入毛乌素沙漠,不良地质为风沙,不控制线路方案。 工程措施建议 ( 1) 线路通过采空区时,尽量以一般路基通过,避免设置重点工程。 ( 2) 线路通过风积沙地时,应尽量以填方形式通过,并避免在山地陡坡积沙地段通过,避免设置零断面及路堑工程,对由于工程施工破坏了的沙地,应采用植物固沙和工程固沙相结合措施。 ( 3) 隧道设计施工中应对瓦斯气体进行监测。 ( 4) 基岩挖方地段应考虑水平地应力的卸荷作用,及时监测并加强防护。 ( 5) 取、弃土、临时用地及风沙路基的开挖等,施工中 均应注意生态保护,防止水土流失,避免引起新的沙源。 下阶段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 ( 1) 进一步加强沿线煤窑采空区的补充调查访问工作,为定测阶段线路方案的最终确定提供可靠的资料。 ( 2) 采用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手段查明线路附近是否存在采空区,以及采空区的采空率、采空范围,为工程设置、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二) 主要线路方案比选 接轨方案 的选择 根据红神运煤专用线可研合同,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以及柠条塔、张家峁矿井位置和线路走向,本专用线接轨选择结合该区域既有铁路车站的分布,选择了神延铁路红柳林 (预留站)、店塔(线路所)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22 和神朔铁路神木北(区段站)三个车站接轨方案进行比选(详见示意图 41,比较表 41)。 ( 1) 红柳林接轨方案( CK) 红柳林站为神延铁路的预留车站,位于窟野河西岸的一级阶地和高漫滩上,地形开阔、平坦,平面条件较好。 本专用线开设红柳林车站并设交接场后,线路从北端引出,与神延铁路并行北上至骆驼场,折向西北 穿 骆驼场、沙峁沟隧道,线路向西溯考考乌素沟而上,至比较终点 CK12+400。 然后跨考考乌素沟至北岸,溯沟而上至柠条塔车站。 该方案线路正线长度,运营长度 ,特大 桥 ,大中桥 ,隧道。 专用线投资 53157万元。 交接场站 4250万元。 运营费用 2340万元 /年。 该方案接轨站地形开阔,为远期发展留有条件,接轨站与交接场合为一体,运营管理方便,本专用线只与神延公司一家有关,外部协作条件较易,正线建筑长度长,投资略贵。 但运营长度短,运营费用低。 较其它方案每年省运营费分别为 105万元 /年、 475万元 /年。 ( 2)店塔接轨方案( IICK) 为了缩短隧道长度,降低工程费,选择店塔车站接轨进行比较。 店塔站位于窟野河的东岸,神华神东电厂宽 13m的 防洪堤上,是神延铁路为神华神东电厂专用线开设的线路所,现为 1股道, 1付道岔。 本专用线在红柳林站设交接场后,线路从北端引出,与神延铁路并行北上跨窟野河,沿防洪堤至店塔,然后线路折向西北跨窟野河,穿西庙隧道,跨考考乌素沟后接入 CK方案( IICK10+580=CK9+500)。 该方案线路正线长度 , 运营长度 , 特大桥 ,大中桥 ,隧道,专用线投资 49337万元。 交接站 4250万元,运营费用 2445万元 /年。 该方案较 CK方案便宜 3820万元,较 CK方案隧 道短 2930m,但线路 长度较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23 CK方案长 , 且 两跨窟野河,并压防洪堤 ,侵占窟野河河床,工程实施较困难,运营长度较 CK方案长 ,运营费贵 105万元 /年。 ( 3)神木北接轨方案( ICK) 为缩短本专用线建筑长度,进一步降低工程费,选择神木北车站接轨进行比较。 神木北站位于窟野河东岸,为神朔 铁路 既有区段站,现有到发线 20条,调车线 10条,并设有电力机车机务段、车辆段货场等设施。 根据神木北车站地形及规模,交接场只能 设 在红柳林 车站。 该方案专用线从神木北车站北端引出,线路折向西,跨勃牛川,穿 梁家山隧道,跨乌兰木伦河,穿脑峁山隧道,跨考考乌素沟后接入 CK方案( ICK7+500=CK12+400),该方案线路正线长度 ,运营长度 ,特大桥 ,大中桥 ,隧道 ,专用线投资 42668万元 ,交接站 4250万元,运营费用 2815万元 /年。 该方案较 CK方案短 ,较 CK方案方案工程费省 10489万元,但神木北车站现状规模较大,无增建股道条件,交接作业要在红柳林车站进行 ;运营长度较 CK方案长 ,运营费贵 475万元 /年;神木北车站产权归神华集团,接轨实施较困难。 ( 4)方案评价 综合上述方案,经从技术、经济、运营管理、建设实施的难易程度、外部协作条件等方面综合分析考虑,推荐采用红柳林接轨 CK方案。 线路走向方案比较 依据沿线地形、地貌、府新公路以及考考乌素沟两岸地质条件,结合两岸的煤矿、洗煤厂、焦化厂和村庄的分布位置,对 沙峁沟 至 赵仓峁 段线路 、赵仓峁至海湾段线路 以及柠条塔至侯家母段线路 分别研究了两岸线路走向方案比较(即 CK方案与 Ⅳ CK方案比较, CK方案 与 Ⅴ CK方案比较 , CK方新建铁路红柳林至神木西运煤专 用线 可行性研究 24 案与Ⅵ CK方案比较 )。 对海湾煤矿至柠条塔段线路,预可阶段曾研究了 南北岸走向方案,本次工可经现场调查踏勘,南岸沿线基本布满了焦化厂、洗煤厂,以及众多大小不等的煤矿,因采空区难以彻底查清,直接影响铁路竣工后运输的安全性。 为此对南岸的走向不再做进一步的研究。 ( 1) 沙峁沟至赵仓峁段线路 考考乌素沟 两岸线路走向方案比较 1) 南岸方案 ( CK方案 ) ① 方案概述 线路自比较起点沙峁沟隧道进口起,穿 过 长 3630m沙峁沟隧道至考考乌素沟,然后线路 折 向西 沿 考考乌素沟南岸,行走于半固定沙丘区域,之后线路两跨考考乌素沟至比较终点,线路长度 ,桥隧总长 4749m,线路走向见图 42,主 要工程数量和投资估算见表 42。 ② 方案评价 优点:该方案较北岸方案便宜 277万元,线路不跨府新公路,不需改移府新公路,占用农田较少,离张 家 峁 煤 矿较近。 缺点:线路较 CK方案长 100m,沙峁沟隧道出口线型较 Ⅳ CK方案 差。 2)北岸方案( Ⅳ CK方案) ① 方案概述 线路自比较起点沙峁沟隧道进口起,穿 过 长 3610m的沙峁沟隧道至考考乌素沟,以长 453m大桥跨考考乌素沟和府新公路沿北岸而上,穿赵仓峁隧道后再跨考考乌素沟和府新公路至比较终点,线路长度 ,桥隧总长,线路走向见图 42,主要工 程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