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供热,供暖管网约1000m。 通讯 该项目区在电信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内,铺设电话线路非常方便。 第四 章 建设内容和规模 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 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 结合 **市救助管理站的实际情况; 本着资源充分利用的原则,解决现存的重点问题; 建设内容 及规模 一、 根据《 关于 流浪未成年 人救助保护 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 试行 )的要求 : 该中心的建设内容为: 居室:需适应救助不同类型的未成年人的生活和管理需要,在居住安排上应便于分隔和管理,符合未成年人的年龄、身体、心理状况。 观察区:主要针对有疑似传染病或心理、精神疾病,有轻微违法犯罪或暴力倾向和有其他不明情况的未成年人进 行必要的观察。 教育设施:需适应开展对不同年龄层次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法治、生活、文化等方面的正规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需要。 医疗设施:仅限于一般疾病的医学判断,能够根据医生处方开展卫生保健、医疗护理工作;能够根据医疗部门和疾病控制部门指令开展急症处理和防疫隔离等工作。 康复设施:根据实际需要,能够对滞留在机构内受助未成年 人中的残障、智障人员提供必要的康复活动场所和器械,开展力所能及的康复活动。 心理辅导及矫正室:能满足和适应针对不同年龄层次未成年人进行心理教育和矫正的环境和氛围需要。 警务室 :根据实际需要,便于公安部门常驻救助中心开展配合工作。 室外活动场地:根据实际需要,能够开展球类项目和其他集体游戏项目。 后勤保障设施:为受救助未成年人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 办公用房。 二、 设备配备 包括交通工具、电子信息设备、视听电教设备、安保设备、诊疗设备、通讯设备等。 三 、 建设规模确定 根据 **市人口数量确定 **市 流浪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中心 的床位数为 200个,属于二类中心。 参考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关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的要求 建设规模确定如下 表 : 各类业务 用房建设规模确定表 序号 类别 各类业务用房建 建筑面积 备注 筑面积比例 ( m2) 1 居住及观察 22% 1000 5m2/床 2 教育、医疗、康复、室内活动、心理辅导及矫正设施 41% 1640 总建筑面积原则上取 20m2/床,即 4000m2。 3 后勤设施 31% 1200 包括车库 4 办公用房及警卫室 6% 300 办公人员平均办公面积约6m2/人 5 合计 100% 4140 建筑面积仅参 考其比例 该项目 总占地面积约 6667 m2, 建筑占地面积 2180 m2,总建筑面积 4140m2,其中: 1) 救助楼: 三 层, 占地面积 980 m2,建筑面积 2940 m2。 【 接待用房、教育用房、文体活动用房、医疗用房 共 1640 m2; 生活用房 1000 m2; 行政办公用房 300 m2(办公人员 50人) 】。 2) 附属用房 (包括车库) :一层, 建筑 面积 1200m2。 3) 室外体育场 4 m2/床,共计 800 m2。 4) 绿 地 率为 35%,则绿化面积 2333 m2。 5) 其余进行场地硬化,共计 1354 m2。 第五章 总图布局 总图布置原则 按照功能要求、服务流程以及未成年人特点进行总体布局。 合理 分区,做到线路畅通,服务方便。 救助保护中心周界宜设围墙。 在 满足使用 功能 的基础上,考虑美观、绿化, 为 受救助服务对象 与工作人员 营造良好 的 氛围。 总平面图布置 该项目位于 **市 中原街南,凤城 南路西侧,总占地面积为 10亩,其中建筑占地面积为 2180 m2,绿化面积 2333 m2,室外运动场地 800m2,其余约 1354m2均进行地面硬化。 具体平面布置情况见《平面布置示意图》。 交通组织 该救助保护中心大门位于场地 东 面,正对 凤城南 路,交通方便;场地内各建筑及景观间均设道路,保证人流、物流畅通,且互不干扰。 绿化及景观设计 边缘 绿化:新建项目周围呈 ∏种植绿化带,采用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的方式, 为中心的未成年人及工作人员创建一个 良好的环境。 中心 休闲区:采用草坪、灌木、花卉造景,并辅以亭台,作为休闲之用。 中心绿化: 道路两侧,及可利用空地均种植树木、花草,美化 中心 环境。 绿化总面积为 2333m2。 第六章 工程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设计依据 **市救助管理站 流浪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中心 建 设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建筑设计规范大全》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20)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2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DBJ04— 241— 2020) 《民用建筑节能标准 **地区实施细则》 ( DBJ04—216—2020) 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500162020)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 1《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1 《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20) 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 GB500312020)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 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2020年 8月 1日起正式实施) 设计内容 该项目的建设内容 为 救助 楼、附属用房 及其 配套设施。 设计范围 **市 流浪未成年人 救助保护中心 救助 楼、附属用房 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照明、消防专业设计。 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体现 “适用、合理、经济、美观 ”的原则 ,使用年限按50年考虑。 建筑物外观应简洁大方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室内外设计体现“人文关怀”符合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符合卫生、健康、整洁的要求。 建筑物应做外部标志。 救助楼 救助楼按 各类业务用房的 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并对 未成年人 教育、文体、生活用房进行有机结合。 合理控制门厅、走廊、楼梯间等辅助面积,提高使用面积系数。 救助楼占地面积 980 m2,建筑面积 2940 m2,共计 三 层,采用砖混结构。 救助楼各 层高 均为 ,楼 体 两端各设一个楼梯间 , 并设置无障碍通道; 楼梯踏面高度 不得 大于 ; 室内所有内墙的 阳角和柱子均圆角 ; 水磨石地面且 进行防滑处理 ; 仿瓷涂料 顶棚,塑钢 门窗 ,外墙面刷涂料,屋面聚苯保温板,水泥焦渣找坡层, SBS防水层。 其中针对以下用房进行特殊处理: 未成年人居室:采光窗均设防护栏杆,内墙面贴 ; 活动室:铺设塑胶地板,墙面做防撞设施; 厨房、卫生间: 内墙面均贴瓷砖 ; 观察区:进行必要的隔离保护设 施及卫生防疫设施; 医疗设施隔离室:重点做好卫生防疫措施; 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为一层, 占地面积 1200 m2, 层高 , 车库地面硬化即可,其他 地面做水磨石地面,仿瓷涂料内墙面及顶棚,塑钢窗,木门,外墙面刷涂料,屋面聚苯保温板,水泥焦渣找坡层, SBS防水层。 室外运动场 采用 200mm厚 3: 7灰土垫层, 150 mm厚的混凝土面层。 结构设计 建筑物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 救助楼、附属用房 均采用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维护结构采用砖砌 ,外墙为 370墙、内墙为 240墙,设钢筋混凝土圈梁,楼板 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现浇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 C30,钢筋强 度等级为 Ⅰ 、 Ⅱ 级。 人防 设计 依据《 **省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管理规定》(晋市政发[2020]29 号)第九条、第十条规定,该项目需要修建防空地下室,但由于地质等原因,决定不建防空地下室,只按规定交纳人防工程易地建设费。 给排水设计 给水 本项目水源由城市供水管网提供 ,主要为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 生活用水量计算 生活用水量按 180L/人 d, 250人(被救助人员 200人,工作人员 50人),日用水量为 45m3; 绿化用水 2L/m2d ,日用水量 m3; 不可预见用水 按 以上 用水量的 10%计,共 m3; 日用水量约为 m3。 消防用水 量计算 室内 消防用水量按 15L/S 计,室外消防用水量按 15L/S 计,按同时火灾次数一次计,延续时间 1h,则消防用水量 108 m3。 给水管网铺设 项目室外给水管网成枝状布置,单向供水,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 给水管线设计充分利用项目地势的特点,使室外 建筑物用水点的水压达到建筑物用水水压的要求,并考虑管网之间的平衡。 室内给水 系统成枝状布置,采用 PP—R管。 排水 生活污水排水量的确定 项目生活污水 日 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考虑,为。 室外排水系统设计 项目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和雨水排放系统。 室外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排水和雨水分流的形式, 中心 内生活排水和雨水经分别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 室外排水系统依据项目地势情况并结合建筑物的方位合理 选择点,采用顺坡排水,选取短捷管线,每段管道划分适宜的服务面积。 雨水重力流管道按满流设计,道路雨水排除方式采用地面暗沟式,在管道方向转折处、管道交汇处等地方设置 检查井及其它附属设施。 室内排水系统设计 项目室内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的形式。 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排水系统, 救助楼 生活污水单独排出,污水管采用 PVC—U管。 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 污水管网。 浴室排水排入 场区 污水管网。 雨水排放 屋面排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 雨水系统采用 UPVC排水管,雨水斗采用金属雨水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