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5年湖北省襄阳五中高三5月模拟考试(一)(2015.05)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一)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2015 年 5 月 11 日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300 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第 I 卷(本卷共 21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6 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3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科学家发现,深海冷泉生态系统(最深可达 9000 多米)具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极高的 生物密度等特点,其能量的输入主要依靠(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动物的同化作用C原核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 D微 2、生物的分解作用2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B酶、激素、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C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D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 还原3关于细胞内以下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够在生物膜上完成的过程是 2、5 、6、7、8B过程 3、4 都是以基因为单位进行的,都需要酶的催化C图中 7 过程需要 1 过程的参与,而 8 过程中同时进行了 2 过程D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线粒体通过 2 过程合成的 叶绿体通过 2 过程合成的 途单一 3、4 埃博拉出血热(由埃博拉病毒( 一种丝状单链 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宿主细胞结合后,将病毒的核酸 过以下途径进行增殖。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合酶 依赖 合酶子代依赖 合酶 翻译 组装A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B过程需要的氨基酸和 者的种类、数量相同C埃博拉病毒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 世昌的博客 直接将埃博拉病毒的入人体细胞将引起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和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B由二倍体西瓜培育出的三倍体无籽西瓜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C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D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 4、改变,也可能不变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 5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组 2 组 3 组 4 组灭菌 不灭菌 灭菌 不灭菌土壤处理 湿润 湿润 较干燥 较干燥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湿度和土壤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1 和 3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期结论是 1、3 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 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 7、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B用燃烧 5、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 酸和乙酸乙酯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8、光谱研究表明,易溶于水的 形成的溶液中存在着下列平衡:据此,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存在着 子B该溶液中 H+浓度是 浓度的 2 倍C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酸都能放出 体D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 得到 和 混合溶液9、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操作和现象 结论A 向装有 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 ,在管口观察32) 24解成了3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24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2) 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加热至 170,产生的气体通24入酸性 溶液,紫红色褪去4饱和 6、中通入足量 液变浑浊23出了 实验室中常以草酸钠(标准液,通过氧化还原滴定来测定高锰酸钾溶液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列有关草酸钠滴定高锰酸钾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滴定过程中,高锰酸钾被氧化,草酸钠被还原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草酸钠溶液C该反应中,消耗的草酸钠与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D为便于滴定终点的判断,滴定时必须往体系中加入指示剂11、 X、Y 、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含氧酸根离子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B C D23 24 212、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电池总反应为 2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 g+ 7、电时, 交换膜左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C 若用 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D当电路中转移 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 子13、硫酸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标志。 2(g) + O2(g) 2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一定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g)和 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 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 乙 丙n(,正确的是( )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大于乙 B平衡时, 的转化率: 1d),光电计时器记录下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如图乙所示,用游标卡尺测得小球的直径 d = 小球经过光电门 B 时的速度表达式为 8、多次改变高度 H,重复上述实验,作出 随 H 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当图中已知21t量 0 和重力加速度 g 及小球的直径 d 满足以下表达式: 时,可判断小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实验中发现动能增加量 是稍小于重力势能减少量E P,增加下落高度后,则将(选填“ 增加”、 “减小” 或 “不变”)。 23.( 9 分)某同学想描绘两个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在图乙中以笔划线代替导线,按实验要求将实物图中的连线补充完整。 该同学利用图甲的原理图分别作出了这两个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这两个元件的阻值随电压的增大而(选填“增大” 或“减小” )现先将这两个 9、电阻并联,然后接在电动势 E=电阻 请在图丙中作出并联电阻部分的 并 图线;根据图线可以求出电阻 耗的功率 ,电阻 耗的功率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4 分)如图所示,传送带 A、B 间距离 L5 m 且在同一水平面内,两个轮子半径均为 r0.2 m,半径 R0.4 m 的固定竖直光滑圆轨道与传送带相切于 B 点,C 点是圆轨道的最高点当传送带静止不动时,质量 m1 小煤块在 A 点以初速度 15m/s 开始运动,刚好能运动到 C 点重力加速度 g10 m/s 1)当传送带的轮子以 10 s 的角速度匀速转动时,将小煤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 A 点,求小煤块从 A 点运动到 B 10、点的过程中在传送带上划过痕迹的长度?(2)当传送带的轮子匀速转动的角速度在什么范围内时,将小煤块无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的 A 点,小煤块运动到 C 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最大,最大压力 多大? 25. (18 分)如图甲,真空中竖直放置两块相距为 d 的平行金属板 P、Q,两板间加上如图乙最大值为 周期性变化的电压,在 Q 板右侧某个区域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在紧靠 P 板处有一粒子源 A,自 t=0 开始连续释放初速不计的粒子,经一段时间从 Q 板小孔 O 射入磁场,然后射出磁场,射出时所有粒子的速度方向均竖直向上已知电场变化周期 T= , 粒子质量为 m,电荷 11、量为+q,不计粒子重力及相互间的作用力。 求:(1)t=0 时刻释放的粒子在 P、Q 间运动的时间;(2)粒子射入磁场时的最大速率和最小速率;(3)有界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 26. 光气()在塑料、制革、制药等工业中有许多用途,工业上采用高温下 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1) 分解反应为 g) g)+CO(g)H=+108 kJ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 10 14 度变化曲线未示出):计算反应在第 8 的平衡常数 K= ;比较第 2 应温度 T(2)与第 8 应温度 T(8)的高低:T(2) T(8)(填“”或“=”);若 12 反应于温度 T(8)下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 c( 比较产物 2 12 3 平均反应速率 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 v(23)、v(56) 、v(1213)表示 的大小 ;比较反应物 5 15 6 平均反应速率的大小 : v(56) v(1516)(填“”或“=”),原因是。 (2)常温下,如果取 液与 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测得混合液的。 混合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已知 液为 中性,又知将 液加到 液中有气体放出,试推断 (液的 7(填“”或“=”);相同温度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