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山东省杨树优良品种及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等特点,综合性状显著优于中林 46 杨。 同时,项目实施单位还是省市林业科研单位的杨树试验基地 ,有丰富的杨树造林技术。 全市加工业迅速发展 ,木材供需矛盾突出 杨树是我市主要造林 树种,目前杨树有林地面积 300 多万亩,杨树总株数 亿株,占全市树木总株数的 75%以上,杨树的发展,促进了全市的杨木加工业迅速发展。 全市各类杨木加工业和加工点由 20xx 年的 8000 家发展到 万家,木材加工量由 240万立方米增加到 800万立方米,产值达 120亿元。 杨木需求缺口也由 20xx 年的 100 万立方米增加到 700多万立方米。 我市杨木加工以生产板材为主,所需原料为杨木大中径材,近 9 0%的从省外调入,而且生产大中径材,造林收入高。 据预测, 20xx 年全市木材加工能力将达到 1000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预计 可达 200 万立方米,缺口达 800万立方米。 2020 年全市木材加工能力将达到 1500 万立方米,木材采伐量预计可达到 400 万立方米,缺口达 1100 万立方米,可见木材需求量越来越大。 杨木资源培育迫在眉捷,推广应用杨树新品种及工业用材林定向培育技术是我市提高杨木产量的根本出路。 因此,在我市大力营造杨树丰产林,没有任何市场风险。 国内木材市场分析 据 20xx 年中国木材行业与市场研究报告, 20xx 年木材 需求至少 亿立方米,木材供应缺口至少 亿立方米。 20xx 年木材需求达 亿立方米,缺口为 亿立方米。 平原农区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成为我国缓解木材供需矛盾的重要途径。 因此,大力发展杨树木材生产,市场前景广阔。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建设范围 主要包括市开发区、 市林木良种繁育圃。 建设规模 建立苗木繁育圃 40 亩,定向培育示范林 400 亩。 推广辐射面积 万亩(丰产林)。 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 杨树造林成活率达到 90%以上, 新抽枝长度达 米以上,杨树材积生长量(比中林 46)提高 15%,年亩蓄积量达。 推广杨树胶合板材品种 6个,即中菏 1号、中菏 2号 、 I10 W114 32 802,实现杨树多品种造林。 技术路线 本项目的技术路线是:选择良种→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培育良种壮苗→营造杨树示范林→以点带面大面积推广。 建设的主要内容 推广新品种 主要品种有: 号、 号、 I— 10 W14 32 802 等。 号:美洲黑杨、雄株、不飞絮。 落叶晚,粗生长量大,丰产 性好,材质优良, 4年生幼树胸径生长量比中林 46 提高15%,材积生长量比中林 46 提高 %。 主干通直圆满,冠幅较大,耐瘠薄,有较强的抗风折、抗干旱、抗病虫能力,采取配套的技术措施,育苗造林成活率可达 90%以上。 木材纤维细、质地白,是理想的胶合板和纸浆用材。 适合在水分充足的造林地营造片林。 号:树体高大通直,树干尖削度小, 5年生幼树单株材积生长量比中林 46 提高 %,而且耐瘠薄,有较强的抗风折、抗干旱、抗病虫能力,尤其对白杨透翅蛾、潜叶蛾、天牛类、溃疡病、黑斑病等病虫害有高度的抗性。 木材纤维细长、质地柔 软,适合造纸和生产胶合板、纤维板。 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土壤和造林类型。 I— 102: 欧美杨、雄株,主干圆满通直,尖削度小,5 年生幼树单株材积生长量比中林 46 提高 27%。 适应性强,抗风折、抗旱性强,造林育苗成活率高,是理想的胶合板用材品种。 上述品种的综合性状均显著优于中林 46 杨,是理想的推广品种。 .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 为保证杨树造林有充足的苗木,建立良种苗木繁育基地40 亩。 建立杨树良种示范林 本项目营造示范林 400 亩。 造林技术方案 良种选择 优良杨树胶 合板材品种不仅生长快、产量高、适应性强,还必须能加工高档面板。 中菏 1 号、 102/7 W- 14 802等 4 个品种,适于培育胶合板用材,可作为优良杨树胶合板材品种;中菏 2号、 324 适于作为中档次杨树胶合板材品种。 造林地选择 选择杨树造林地的主要条件是:( 1)土壤质地:轻壤和砂壤最适宜杨树的生长,其次是紧砂,最差的是松砂。 ( 2)地下水位:地下水位 2- 3m,雨季上升到 1m,最适宜杨树的生长;雨季地下水位小于 1m 的和平均地下水位大于 3 m 的次之;地下水位大于 4m 的,不宜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 ( 3)土壤 有机质:有机质大于 %的土地可营造杨树速生丰产林;小于 %的可营造一般用材林 ,有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