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花湖镇农村连锁超市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欢,这些人一般是收入低于一千的乡村工人,他们认为超市商品价格偏高,对超市购物概念模糊,但是也透露着对城市超市购物的羡慕之情,也有人指出超市购物无人情味,营业员和顾客之间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关系。 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可行性太差,觉得农民忙着务农,没时间去逛超市,但是想法很好,为农民造福。 也有一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如果有一些娱乐设施在附近,那么可 行性更强。 3)对农家店的看法:商品种类无法满足需求,有些商品质量不可靠,但是由于农家店强调人情买卖,不会有太多水货商品,价格实惠,但是卫生状况令人堪忧,售后无保障。 中老年 他们是当上爷爷奶奶的农民,年龄在 60 岁以上,被调查者中有 4 人有工作,开麻木或是自己做一些木工,其他皆无工作,每天串串门,和一群中老年人一起聊天。 被调查者大部分是和自己老伴住,儿子只是每月给生活费,很少(其中一家五个儿子,每个儿子每月只给 50 元),有的无能力种田种菜(有一位被调查者 80 岁)。 1)消费 状况:基本上都是在附近的农家店购买所需的东西,大约一半的被调查者自己种菜, 80%的调查者都是把钱花在生活费上,还有用在孙子上。 这些人几乎不去城区,最多一年去一两次,去也只是看亲戚,平常也几乎不怎么消费。 2)关于连锁超市的消费观念:由于几乎不去城区,更不会去逛超市,对超市消费几乎无概念,消费维权意识较差,但是如果在家附近开一家超市愿意过去看看,都表示百分之百的支持。 3)对农家店的看法:价格较低,但是有些商品质量不可靠。 针对问题“五次去城区中,您大概会去几次超市。 ”,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我们将答案分为三组来分析。 五次去城区中逛超市的次数0 ~ 1 , 23, 42%2 ~ 3 , 19, 35%4 ~ 5 , 13, 23%0 ~ 1 2 ~ 3 4 ~ 5 1)五次去城区中 0~1 次会去逛超市的被调查者多为老年人和低收入农民。 老年人无收入来源,一年难得出去一次,去城区要么是去看亲人要么是看病,低收入农民因为常年忙于工作生存,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和财力去城区超市消费,他们生活压力大,学历水平低,几乎没有闲逛的心思。 2)五次去城区中 2~3 次会去逛超市的被调查者多为青壮年,他们学历水平一般,收入水平一般,对超市消费不敏感。 3)五次去城区中 4~5 次会去 超市的被调查者多为青少年和青壮年,他们或是收入水平较高或是学历较高,容易接受新事物,处于农民中时髦的一份子,把逛超市当做一种消遣娱乐。 农民消费者状况总结 农民们对于建设农村连锁超市是非常支持的,这是一件造福于农民的事情。 但是很多文化水平较低和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民对于连锁超市的概念较模糊, 消费维权意识较差, 几乎一年难得去一次城区,也没太多消费意识和娱乐意识,平常的消遣只是左邻右舍的串门聊天或是棋牌游戏,消费维权意识较差。 农民们对连锁超市充满着向往和期待,对超市的商品和服务信任度高,喜欢超市的购物环境 ,同时将逛超市作为一项消遣活动,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购物本身就是就是令人愉快的。 花湖镇有 60%左右的青壮年外出打工。 如果开设了连锁超市,这样就为花湖镇大批青壮年提供了就近工作的机会,同时这是一股巨大的消费潜力。 根据与花湖镇政府领导的沟通,我们得知镇政府对于农村连锁超市是支持的,现在政府在和中百集团积极磋商,希望能够建立刘钊农村综合超市,这极大地加快了农村连锁超市建设的步伐,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中百仓储和中百便民超市的不同,两者虽同隶属于武汉中百集团,但是管理上都是相对独立的,中百仓储是同中商平价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