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魏玺郦芳草地双花园内容摘要:
展知识。 过渡: 其实岩石每一层还有 它们 自己 的名字呢。 今天分享的《神奇校车 —— 地球内部探秘》就 告诉我们 了 ,谁 来 给 我们讲讲。 教师小结: 我想仅仅知道岩石的名字是不够的 , 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 , 那就去继续去阅读吧。 通过阅读课文 我们 知道了 岩石一层一层的样子像书, 又阅读课外书 , 知道了岩石每一层都不同,就像书每一页都有不同的内容,所以说岩石真像一册厚厚的书呀。 ( 4)指导朗读。 那我们把对话再读一读吧。 (女生读叔叔,男生读川川) 读出川川的好奇,和一层一层。 引读:川川好奇地问 —— 出示: 叔叔,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书呀。 哪里有书啊。 岩石就是书啊。 你看,这岩石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设计意图】 教师将阅读能力作为一个整体, 课本 是阅读的内容,平常的课外阅读读物也是阅读的内容。 因此在教学环节设计中,引入推荐书目,借助学生以往通过阅读收获的知 识,加深对岩石一层一层样子像书的理解。 打破课内外阅读界限,将课内外阅读融会贯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过渡:岩石 不仅样子像书 还有哪里像书呢。 (二)第二层:蕴含知识。 ( 1)学生汇报。 ( 2)明确岩石上的字和画都是什么。 随机出示:这上面有字吗。 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 雨痕 ;这是波浪的足迹,叫 波痕 ;还有这些闪光的、透明的,是 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 这上面有图画吗。 有。 你看,这儿有 树叶 ,有 贝壳 ,那儿还有一条 小鱼 哩。 ( 3)利用图片与学生互动。 你说得真清楚, 岩石上也有字和画, 随机板书:字 画 大家都能分清它们吗。 这是 —— 出示 : 依次出示三幅图片 ( 4) 通过多种形式阅读,了解矿物。 生活中谁见过矿物,对矿物有了解吗。 (教师随机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那我们就一起来 来看看 矿物。 出示: 矿物图片。 它们都是岩石中神奇的字。 过渡: 书上的字和画能告诉我们知识呢,岩石上的字和画也能告诉我们知识吗。 或 地球表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1) 学生汇报。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预设: 那我们都来看看 这段话, 想想 这里的 “它” 指谁呢。 (变红) 你怎么知道的, ( 他联系了上文有所发现 )那我们 都来读读上文 ,找一找答案 (出示上文) 原来 是岩石上的树叶、贝壳和小鱼这些画吿 诉我们这么多知识。 看来联系上文是种很好的阅读方法,我们以后要经常用。 ( 3)小组探究学习。 那 岩石上的画到底告诉我们什么了。 自己读读, 你可以用画一画,或是 用其他的你们喜欢的形式。 小组同学一起学习吧。 一会我们汇报。 ( 4)学生小组汇报。 预设 1: 画画: 陆地 —— 大海 —— 高山 ① 学生明白三次变化。 ② 了解 树叶、贝壳和小鱼和陆地、大海之间的关系。 (那你看到了什么,猜到了这里曾经有这样的变化呢。 你看我们再次联系上文又有所发现) ③ 了解地球表面三次变化之间的联系。 (看来 我们 在阅读的时候除了关注单独的知识,还可以将知识联系起来看,往往又能 获得新的知识。 ) 预设 2: 朗读 ① 读出变化 , 漫长。 ② 分组读。 ( 4)推荐阅读。 一块小小的岩石能告诉我们地球几千万年前的发生的事情,真是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板书:知识 看来,岩石真是一本知识丰富的书,一本值得 我们去深入阅读的书。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地球变化的知识,你们还可以看看这两本书。 出示:。最大的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魏玺郦芳草地双花园
相关推荐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 占领长江南岸 把握新闻结构 标题 —— 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导语 —— 扼要的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 主体 —— 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 背景 —— 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结语 —— 新闻结尾 (背景和结语常常暗含在主体中) 新闻这种体裁,主要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
(二) 认识计数单位“千”,建立百与千之间的十进关系。 1. 出示课件正方体:那好,我们就 100,100 的数,看看这是多少块方糖。 继续课件演示:一个正方体分散成 10 个一百 手指 100,这是多少。 接着数 200...1000 数到 600、 900 时,追问: 600 里面有几个百。 900 呢。 2. 这就是 1000 块糖, 1000 我们是怎么数的。 一共数了几回。 那 10
活泼的手写 变体字 改变笔化大小; 字的局部结构进行变化:夸大、缩小、伸长、缩短 外形变化:圆形、方形、长方形、扇形、平行四边形等。 海报 桌牌 庄重、美观的 美术字 手写或打印粘贴的形式均可。 文字和图形的搭配 设计中文字和图案的搭配要形成既统一又有特色的整体,在统一中求变化。 常见的构图形式:文字与图案对称;文字的排列随图案轮廓而变化;文字与图案在画面中重叠等。 节目单 文字和图形的搭配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第 3 课电磁感应与电路的综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013揭阳模拟)如图所示,Q 是间距为 L 的平行金属导轨,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M、 P 间接有一阻值为 R 的电阻一根与导轨接触良好、有效阻值为 的金属导线 直导轨放置,并在水平外力 F 的作用下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