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5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2015.05)word版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本卷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6 分,共 120 分)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关联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重要场所C叶绿体合成的 直接用于细胞各种生命活动D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2、在下列科学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细胞学说,揭示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多样性B卡尔文用 14C 标记的 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探明了暗反应的过程C格里菲斯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证明了 子是遗传物质D达尔文植物向光性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能产生促进尖端下 2、方生长的物质3、将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麻醉状态下完成以下实验:将兔肠腔排空并作结扎处理,维持血液循环正常。 再向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 液各 10 毫升,保持一段时间后,肠腔中 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已知 液为家兔适用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B实验初始时,甲组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流向血液,丙组家兔相反C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引起小肠细胞涨破D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肠腔中 液体积将基本不变4、某种植物的花色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红花基因对白花基因显性。 现将该植物群体中的白花植株与红花植株 3、杂交,子一代中红花植株和白花植株的比值为 5:1,如果将亲本红花植株自交, 5、下图表示的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维持的部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中,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由垂体释放,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B过程包括神经递质与胰岛 A 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促使胰高血糖素分泌C过程包括汗腺分泌汗液增加,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停止分泌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内环境稳态是由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维持的6、共同生活在一定时间和区域内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统一整体即生态系统。 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在理想环境中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环境 4、容纳量恒定不变B竞争是不同种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结果是一方占优势,另一方逐渐消亡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主要功能,二者特点不同,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退耕还林的同时要兼顾农民的收入问题,遵循的是生态工程建设的整体性原理7甲醛在酸性催化剂存在下三分子聚合可以生成性质相对稳定、毒性小、易于运输的三聚甲醛,反应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醛水溶液可作为食物防腐剂B该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C三聚甲醛分子中既含 键又含 g 三聚甲醛中含 023 个碳原子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9甲、乙、丙三种含不相同离子的可溶性强电解质,它们所含的离子如下表所示:若取等质量的甲、乙、 5、丙配成相同体积的溶液,发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甲)c( 乙)c(丙) ,则乙物质A可能是 B可能是 能是 D一定不是()0 溶液中,滴加等浓度 H)2 溶液 x 列叙述正确的是Ax=10 时,溶液中有Bx=20 时,溶液中所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x=30 时,溶液中有D滴加过程中,生成沉淀的最大物质的量为 0. 003 人密闭的真空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容器内压强增大 B 的量保持不变 C平衡常数减小 D池的总反应式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B乙池中石墨 6、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C甲池溶液 大,乙池溶液 小D甲池中每消耗 0. 12池电极上则会析出 液显弱酸性,向 100 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入少量 2体,促进水电离,溶液中 c(H+)增大B加入 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则溶液中:C加入氨水至中性,则溶液中:D加入 0. 01 2体,则溶液中:体 P 静止于固定的斜面上,P 的上表面水平,现把物体 Q 轻轻地叠放在 P 上,则AP 静止不动 BP 向下滑动C P 所受的合外力增大DP 匀强磁场中,一矩形金属线框绕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轴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电动势 e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该交 7、变电流的频率为 100交变电流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311VCt=0. 0,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Dt 一 0. ,娥二号卫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后,需经多次变轨才能最终进入距离月球表面 100 公里,周期为 118 分钟的工作轨道。 下列有关嫦娥二号运动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A由轨道 I 转移到轨道 在 P 点要加速B在轨道 I 上的最大速度比在轨道 的最大速度大C在轨道 经过 P 点的向心加速度比在轨道 I 上经过 P 点时小D在轨道 一小球从斜面上方的 P 点沿不同的方向以相同的速率抛出,不计空气阻力。 关于小球从抛出到落到斜面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抛出到达斜面的时间最短B竖直向下抛出到达斜面 8、的时间最短C垂直斜面向下抛出到达斜面的时间最短D对长为 L 的金属板,平行正对放置,质量为 m 的电子从平行板左侧以速度 两板的中线不断进入平行板之间。 两板间所加交变电压 图乙所示,交变电压的周期 ,已知所有电子都能穿过平行板,不考虑电子的重力和电子间的相互作用,则A所有电子都从右侧的同一点离开电场B电子离开电场时速度大小不可能等于 世昌的博客 t=0 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离开电场时的动能大于D在 t0 时刻进入电场的电子,缘管内壁光滑,管的底部有一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比管的内径略小,如图所示。 小车右侧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让小车始终匀速向右运动,在小球未脱离管的过程中,以下说法 9、正确的是A小球对管壁一定有压力B磁场力可能对小球做正功C小球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不可能是抛物线D小车进入磁场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一定减小。 20如图所示,由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 1/4 柱体横截面(O 为圆心) ,有一束平行单色光以 45的入射角射向柱体的 面,透明物质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为 ,这束光中有一部分不能从柱体的 上射出;设凡射到 的光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 的反射。 则圆柱体 上能射出光的部分占 面的A 1/4 B1/3C 1/2 D 2/3第卷(本卷共 11 小题,共 180 分)21 ( 18 分)I某同学在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使用了如图 a 所示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该同学先调整 10、垫木的位置,使小车不挂配重时能拖动纸带在倾斜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是。 此后,该同学把细线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若干配重片。 在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多次改变配重片数量,每改变一次配重片就释放一次小车,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多条纸带。 图 b 是其中一条纸带的一部分,()、A 、B、C 为 4 个相邻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 4 个打出的点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交流电源上。 通过对纸带的测量,可知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m/留 2 位有效数字)。 根据多条纸带的数据,该同学绘制了小车加速度与小车所受拉力(测量出配 11、重片的重力作为小车所受拉力大小)的 象,如图 c 所示。 由图象可知。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小车的质量约等于 0. 3车的质量约等于 3. 3车质量一定时,其加速度与所受合外力成正比D当小车所受合外力一定时,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某实验小组把满偏电流 . 00电流表改装成量程为 2V 的电压表,再用此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具体做法如下:(1)改装电压表的电路如图 a 所示,其中 为要改装的毫安表, 是量程为 2V 的标准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R 2 为电阻箱,S 1、S 2 为开关,完善下列实验步骤: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调至 端(填“左”或“右” ) ,电阻箱 阻值调至最大;断开开 12、关 合开关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使标准电压表读数为 2 0V;闭合开关 节电阻箱 阻值,使毫安表指针接近满偏,此时标准电压表的读数会 (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 ;多次重复步骤,直至标准电压表的读数为 ,同时毫安表指针满偏。 (2)图 b 为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图,待测电源 E 7 的电动势约为 o 为 10欧姆的保护电阻。 闭合开关 S,调整电阻箱 R 的阻值,读取毫安表的示数,多次改变电阻箱 R 的阻值,得到多组数据(见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图象,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 E 为 V,内阻 r为。 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14 分)一辆质量为 m =2.0小汽车,以 36km/h 的恒定速率驶上圆弧半径为 图所示,圆弧形桥面 所对圆心角 =60,C 为圆弧中点,也是桥顶,A、 对称的两点。 小汽车所受阻力为车与路面间压力的 ,重力加速度g 取 s 2。 试求:(1)当汽车到达桥顶时,汽车对桥的压力。 (2)当汽车到达桥顶时,汽车牵引力的功率。 (3)汽车由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理综卷2015年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2015.05)word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