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演示实验 活动 1 学生实验 活动 3 演示实验 活动 4 演示实验 活动 5 演示实验 活动 6 演示实验 活动 7 播放视频 活动 8 演示实验 活动 9 学生实验 活动 10 学生实验 活动 11 阅读、讨论 4 3.流程图说明: ( 1) 活动 1: 学生对话同时手摸喉部,感受对话时的喉的变化。 ( 2)活动 2: 教师演示音叉 发 声 实验。 ( 3)活动 3: 学生演示 击鼓面上撒了些黄豆的队鼓,观察队鼓发声时的现象。 ( 4)活动 4: 演示 实验(《学习活动卡》 P16 观察与描述 2) 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些泡沫屑,敲击铁盆,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推测产生原因。 ( 5)活动 5:。 演示 实验(《学习活动卡》 P16 观察与描述 3) 观察装置中,当扬声器发出很大声响时,纸箱前方烛焰将会怎样。 这一现象表明了什么。 引入声波。 ( 6) 活动 6:演示 实验(《学习活动卡》 P16 观察与描述 4) 观察弹簧纵波现象,对声波有个直观的认识。 ( 7) 活动 7: 播放声波形成的视 频。 ( 8)活动 8: 演示实验(《学习活动卡》 P17 观察与描述) 蜂鸣器放在玻璃钟罩内,逐渐抽出空气的过程中,感受听到蜂鸣器发出声音的强弱,慢慢打开阀门感受听到声音的强弱变化。 ( 9)活动 9: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卡》 P17 活动 1) 用铅笔在桌面上轻敲,仔细听;将耳朵紧贴在桌面上,轻敲桌面,再仔细听。 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 10)活动 10: 学生活动(《学习活动卡》 P17 活动 2) 在一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将一放声机械表紧贴塑料袋一边,耳朵紧贴另一边,听声音。 ( 11) 活动 11: 阅读 P15 第二段及“声波的传播速度”表格,讨论、交流得出有关声速的 知识。 七、教学过程: ( 一 ) 新课引入: 1. 播放几种不同声音(鸟叫、瀑布、汽车刹车等,最好有本班学生大合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辨别是什么声音。 问题 : 声音 是 怎么产生的。 又是怎么传播到人耳被我们听到的呢。 引入课题: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 ( 板书 ) ( 二 ) 新课教学: 通过学生 活动 、演示等得出 结论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 1)学生自由对话 或 全班同学重唱大合唱歌曲 ,同时 手摸喉部,感受 对话或 唱歌时的喉的变化。 交流感受, 得出 :喉发声时在振动。 ( 2)教师演示如图音叉发生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动通过乒 5 乓球的振动间接观察) 学生观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得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 ( 3)由本班鼓乐队的同学击鼓面上撒了些黄豆的队鼓,学生观察、交流队鼓发声时的现象,得出:队鼓发声时鼓面在振动 由以上得出结论: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板书)。 从而引出 , 声源:振动发声的。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单元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密云区季庄小学周兵璐
伯牙,谁是子期。 师: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生: 钟子期曰: “ 善哉, 峨峨兮若泰山。 ” 师:志在流水。 生:钟子期曰:“ 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泰山”、 “江河”的具体形态。 ,再来读,边读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样的泰山。 5 ,并用肢体语言、神态对学生的发言表示尊重和赞许。 倾听时,注意学生的发言是否关注到了 泰山的雄伟巍峨之态。 如果学生关注不到, 要结合生成资源进行引导: (
理综卷2015年河北省高三12月调研考试(2014.12)
1、光世昌老师高中物理精品资源免费下载地址 :300 分 测试时间:150 分钟第 择题,共 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关于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则细胞正在分化B 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既有细胞增殖也有细胞分化C 能增殖的细胞不一定能正常分化,分化的细胞不一定能增殖D
理综卷2015年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5.05)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 物理: 孟繁森 化学:白艳滨 生物:陈飞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卷第 3341 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