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意趣教学设计1内容摘要:
的事物。 所以作文命题很难摆脱一个 “ 旧 ” 字。 有的同学,不懂得旧题新作,而在那里搞旧题旧作。 一写老师就是满头白发,至少也得是花白头发,仿佛黑头发的老师都教不好书似的。 这些都是经 常出现在作文中的教师形象,这就叫旧题旧作,没有新意,这样的文章别人怎么会愿意看呢。 c.独出心裁。 “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 一个有一定文字水平的人,作文时若不能在立意上独出心裁,领异标新,即使文字水平发挥得不错,写出来的文章也不过平平而已。 如果在立意上动了脑筋,能独出心裁,即使文字水平一般,也能写出较高水平的文章来。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 1.学生的一些作文:如流水账式的作文、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作文等。 5 / 9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切身体会主题的涵义。 2.出示立意的要求和思路。 课件使用目的:强化 学生的认识,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以此有意识地进行规范。 3.出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 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动手试着提炼主题,尝试使材料变得有 “ 意趣 ”。 (三)教学资料要求 1.学生的一些作文:如流水账式的作文、想到哪里写到哪里的作文。 2.实践参考。 关于 “ 描述一件你觉得有趣味的事情 ” 美学家朱光潜说:特别新鲜有趣的东西本来在那里,我们不容易“ 见 ” 着,因为我们的习惯蒙蔽住我们的眼睛。 „„ 谁没有看见在田里收获的农夫农妇。 但是谁 —— 除非是米勒( Millet)(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艺术家,绝大多数作品表现的是农民 题材,著名的有《拾穗者》。 —— 笔者)陶渊明和华兹华斯( Wordsworth)(英国十八至十九世纪诗人,主张回到自然,代表作有《孤独的割麦人》 —— 笔者) ——在这中间见着新鲜有趣的诗。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 2 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92493页)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说:才能就是持久的耐性。 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去观察它,以便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用眼看事物的时候,只习惯于回忆起前人对这事物的想法。 最细微的事物里也会有一点点未被认识过的东西。 让我们去发掘它。 (参见莫泊桑:《谈 “ 小说 ” 》,见《外国名作家谈写作》,北京出版社 1980年版,第 161 页) 6 / 9 曹文轩说: „„ 我再讲一个观点,耐心,要学会凝视。 你的目光既要学会横扫,就是大千世界,我的目光一过,大的感觉都有了。 但光有大的感觉不行,你必须还要有细微的感觉。 要有细微的感觉就必须凝视,就是盯着一个东西看,把那个东西看穿、看透。 „„ 仔细观察,这非常非常的重要,要有一份耐心,要看到局部,然后用素描的心态 —— 先不要着急,先是素描,然后在素描的基础上再想像,再大胆地去虚构、构思。 先从素描做起,先把一个人摔跟头 的样子写出来,把他扎在烂水塘里将水溅起来的样子写出来,然后把他爬起来的时候的那个神态写出来,就够了。 先从这儿开始,先不要问它有什么意义,一概都不要问,功夫先这样做起,含义自然包含在里面了。 这个功夫有了,下面我再来想像,再出精神的。 (参见孙绍振、叶卫平总策划:《作文大革。“表达交流”综合实践意趣教学设计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