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的计算练习课教学设计密云三小刘莹内容摘要:

是 120 厘米吗。 为什么。 师: 平移和转化的方法和思想真的很巧妙啊。 不光能快速计算,还能快速判断 呢。 【 设计意图: 此环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广阔的 思考 空间 ,调动 学生 已有的探究策略, 解决“凹”字图形 变式练习 问题。 凡是学生能想到、做到、说到的,教师不限 制、不替代、不暗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发挥才智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思维空间,注重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应用 平移 转化的 数学 方法灵活解决问题 , 从而有效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 三、 拼一拼 , 探究“凸字”图形的周长计算,渗透区间思想。 (一)凸字的计算 看刚才剪下来的这个正方形,边长是 10 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看它拼在这个长方形正中间,又组成了一个什么字。 对呀就是凸字。 描一描:凸字图形周长在哪儿。 谁来描一描。 描对了,掌声鼓励。 凸字终于出场和你们见面了,你们听到这两个字在争论什么吗。 (凸字傲慢的 对凹字说:录音:“看我可比你多出了一块,我比你大,周长一定比你长。 ” (凹字冷静的反驳道:录音“多出一块就了不起了。 比周长,你可不一定比我长。 咱 5 得用事实说话。 ” 算一算:事实到底如何。 咱们算算再说。 动笔。 汇报交流方法:( 预设 ) 方法 1 : 10 ˣ 5+20 ˣ 2+30=120 分类加(注意出现 130 厘米的可能性,怎么认识消失的 2边) 方法 2 : 10 ˣ 4+( 30+20) ˣ 220=120 减消失的边 对于这个方法,谁有问题。 为什么剪 20 厘米。 因为消失了两条边。 课件演示。 方法 3 :( 30+20) ˣ 2=100 100+20=120 平移 看屏幕:你也用平移的方法。 巧妙计算出周长了。 真好。 观察思考:看到这两个数据,你想对争吵的凹凸说什么。 总结提升 :实践证明,虽然凸比凹个头大,但是周长却比一定长。 比较周长的长短,还得要看边线的长短啊。 【 设计意图: 周长与面积的大小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通过情景对话 ,为学生创造认知冲突 ,带动 学生思维的卷入。 每个学生都能置身于思考、研讨的氛围中,呈现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内驱力。 在交流分享中,培养学生质疑、反思、口语表达等能力。 】 (二)拓展凸字图形 的 其他图形,灵活解决问题。 我们拼在正中间,形成了凸字形,周长是 120 厘米。 可以换个位置拼图吗。 (移一移)在不同拼法过程中,思考图形的周长有变化吗。 你有什么发现。 生:图形变了,但周长没变。 因为都是比长方形多两条边,即便移到角上也多两条边。 不变。 师:有没有变的情况。 预设 :移出去。 变了吗。 变了吗。 (一点一点移动) 师:怎么移出去,周长就变长。 为什么。 预设 :因为消失得边减少了。 边,长出来了。 真棒。 你们让我想到了一句广告词:不出去看看,以为这就是全世界,出去走走,发现世界大不同啊。 正方 形走去去,周长就变长了。 不再是 120 厘米了。 师:你觉得这个正方形走出多远,所拼成的组合图形周长最大。 最大周长是多少厘米。 那最小周长是多少厘米。 课件演示:这样的两个图形拼成的组合图形周长一定在( 120~140 之间)真会思考。 师总结:语文中的凹凸两个生字,引发了我们对周长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一剪,一拼中我们收获了很多。 相信下面的动手环节,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发。 【 设计意图: 史宁中教授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慧并不表现在经验的结果上,也不表现在思考的结果上,而表现在经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