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作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父亲回来时,湿漉漉的头发搭在皱纹堆砌的额头,松树皮一样的手提着一个塑料袋。 他鞋也没有脱就进了屋,妻子“哼”了一声,又进了卧室。 父亲说:“我去买东西了,不会买,也不知你们缺啥,就琢磨着买了这些。 蜂蜜治胃病,你记着,一早一晚都要喝一勺。 她是用脑的人,核桃粉补脑。 孙儿胃口不好,瘦,就给他买了健脾糕,吃了开胃。 ”父亲最后从贴身衣兜里拿出一个塑料袋,说:“这5 000块钱是我卖鸡卖猪攒的,都攒3年了。 我用处不大,你拖家带口的用得着,拿着。 我明天就回去了,你有空就回来,看看你妈的坟,你爷的坟。 没空回来,爸也不怪你,你们忙,单位纪律严呢。 ”说完父亲笑了一笑,摸出叶子烟,正要点,可能想起了妻的交代,又揣了回去。 父亲执意要走。 怎么留也留不住,我决定叫一辆出租车送他回去。 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 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待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 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是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 ”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霎时百感交集。 活在世上,活在城里,活在官场,我在许多人面前弯过腰,为许多人开过车门,但从没有为父亲弯过腰,开过车门。 父亲是农民,我是干部,父亲是庄稼人,我是城里人,父亲这辈子已无法超越我们的高度。 但我们能有今天,全仰仗父亲的奠基。 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人到老年依然念念不忘为子孙分担忧愁。 但我们呢。 给了他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 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他及天下所有像他一样的父亲乞谅和深情致敬啊。 (选自《商界》2000年第2期)拓展阅读我的母亲(片段)邹韬奋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