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卷2016年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016.02)内容摘要:

1、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2016 学年高三级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3 页, 38 小题,满分 300 分。 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卷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上交答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 16 3 6 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A蛋白质 2、的消化吸收 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C突触传递 D植物细胞质壁分离2鲁宾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来自水还是二氧化碳。 其实验思路是:设法将 氧区分开来研究。 下列实验中与这个实验目的和思路最相似的是A恩格尔曼水绵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场所B用 3H 标记的氨基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C赫尔希和蔡斯的 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D卡尔文用 14明碳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3下列过程存在基因重组的是4下列有关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B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生物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3、,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自我凋节能力大小有关,其调节机制属于反馈调节5若将果蝇精巢中某个细胞的一条染色体的 链进行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然后该细胞进行了某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有的完全无放射性,则该细胞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及形成该现象的原因最可能的是A有丝分裂,在分裂后期带标记的姐妹染色单体移向同一极B有丝分裂,标记后连续分裂两次,第一次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受到抑制C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分离D减数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发生了着丝点的分裂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在于阻断种 4、群个体间的交配B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反映了可遗传变异的方向C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D若两个动物可以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则说明这两个动物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7化学深入我们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食盐可做食物调味剂,也可做食品防腐剂B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都利用了强氧化性C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等D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8设 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将 1 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 目为准状况下, 甲醇中含有的 CH 的数目为 35 时, 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H+的数目为 .6 g 一定量稀硝酸反应 5、,全溶解时失去的电子数为 3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 Q 、X、Y、Z 、W 为短周期元素,Z 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X 元素的 2 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Q 、Z、Y 元素的原子半径及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均依次递增BY、Z、W 元素在自然界中均能以游离态存在,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递增C Q 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根据元素周期律,可以推测 T 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特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反应: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合成 反应为加聚反应B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C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D通过质谱法测定 平 6、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11利用 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由电解法制备,如右图,两极区电解质溶液分别为 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 极区电解质溶液为 液B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电解过程中主要是 H+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 B 电极迁移D电极 A 连接电源的正极1240时,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 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 ,c (c()c (c (B不同 溶液中存在关系:c(+c(H+)=2c(+c(+c(+c(C随着 通入, 不断增大D在溶液 断降低的过程中,有含 中间产物生成13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均正确的是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原理A 提纯混有少量硝 7、酸钾的氯化钠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氯化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而硝酸钾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B 配制 液 将 体溶解于适量硫酸溶液 H+抑制 解高中物理资源下载平台世昌的博客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 液并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于水后溶质的主要存在形式是D 验证 H)3 的溶解度小于 H)2将 液加入H)2 悬浊液中,振荡3H)2+2 2H)3+3、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4下列 8、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奥斯特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现象,并由此而引入了 “场”的概念B伽利略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应用了“微元法” 也就是微积分的基本原理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了很多的小段,每一小段近似地看做为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的方法C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变压器就是以这一现象作为其工作原理的D库仑在发现了库仑定律之后,进一步得出了电场强度 及磁感应强度的公式 义式,从而总结出了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15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 和 m 的两个小球静止置于高低不同的两个平台上,a、 b、 c 分别为不 同高度的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 以 c 为 9、参 考平 面, M 的机 械能 大 B若 以 b 为参 考平 面, M 的机 械能 大C若 以 a 为参 考平 面, m 的机 械能 大D 无 论 如 何 选 择 参 考 平 面 , 总是 M 的机 械能 大16如图 所示 , D、 E、 F、 G 为地 面上间距 相等的 四点 , 三个 质量相等 的小 球 A、B 、C 分别 在 E、 F、 G 的正 上方不同 高度处 ,以相 同的初速 度水 平 向 左 抛 出 , 最 后 均 落 在 若 不 计 空 气 阻 力 , 则 可判 断 A、B 、 C 三 个 小球A. 初始 离地面 的高度 比为 1:2 : 3B. 落 地时 的 速度大 小之比 10、为 1:2 :3C. 落地 时重 力 的瞬时 功率之 比为 1: 2:3D. 从 抛出到 落地的 过程中 ,动能 的变化 量之比 为 1: 2:317如图,滑块 A 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 B 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 A(A、B 接触面竖直),此时 A 恰好不滑动,B 刚好不下滑。 已知 A 与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 与 B 的质量之比为2B 世昌的博客 B C D1212121218如图所示,倾角为 300 的固定斜面上,质量为 m 的物块在恒定拉力作用下沿斜面以加速度 向上加速运动。 重力加速度为 g。 物块沿斜面运动的离为 x 11、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做功为 B重力势能增加 12动能增加 D机械能增加4图所示,一飞行器围绕地球沿半径为 r 的圆轨道 1 运动。 经 P 点时,启动推进器短时间向前喷气使其变轨,2、3 是与轨道 1 相切于 飞行器A变轨后将沿轨道 3 运动B相对于变轨前运行周期变长C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 P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D变轨前、后在两轨道上经 P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20如图所示,在 x 轴相距为 L 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线是以+Q 所在点为圆心、L/2 为半径的圆,a 、b 、c、d 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 a、 c 两点在 x 轴上,b 、d 两点关于 x 轴对称。 则下列的判断 12、中正确的是Ab、d 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四点中 c 点处的电势最低C b、d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将一试探电荷+q 沿圆周由 a 点移至 c 点,+q 的电势能减小21如图所示, 两根平行长直金属轨道,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问距为d,其左端接有阻值为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磁感应强度为质量为与两轨道接触良好,导体棒与轨道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导体棒在水平向右、垂直于棒的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轨道运动距离l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运动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轨道保持垂直) , 设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为r,轨道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在这一过程中A. 流过电阻+r)B. 导体棒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13、(R+r)2恒力恒力 F 做的功与安培力做的功之和大于导体棒所增加的动能300世昌的博客 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11 题,共 129 分)22(6 分)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两个质量各为 mB(m A小物块 A 和 B 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用手拉住物块 B,使它与地面接触,用米尺测量物块 A 的底部到地面的高度 h. 释放物块 B,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物块 A 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记下物块 A 下落的时间 t.。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