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租住房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电力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全。 ⑴ 供水:项目供水来自 ****县自来水厂的城市管网,水量充沛。 - 16- 供水能力完全满足要求。 ⑵ 排水:项目地有排污口两个,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排水管径1 米;雨水采用明沟排放。 ⑶ 供电:项目地电源来自 ****县电业局,项目用电主要住宅用电,与城区 IOKV高压供电线路网较近,方便接入,其供电能力充足,能够保证项目建设 所需的用电要求。 生活配套设施条件: 项目地为 ****县规划生活区域,出行交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银行邮电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 通讯条件: ****县通讯事业发展较快,城乡己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通信网络化。 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互连网覆盖全市,电话直通全国各地及世界 190 多个国家地区。 通讯便利。 工程地质条件: 本项目建设场地内埋藏的地层依据勘察结果,自上而下可分为素填土、粉质黏土、残积土、元古界强风化板岩和中风化板岩,其地层较为简单,拟建场地属中软地土,Ⅱ类建筑场地,无岩溶 、土洞、边坡、液化等无不良地质构造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根据拟建建筑物特点及场地特征,本场地在部分基岩出露较浅,且粉质粘土厚,层位较均匀,可选择浅基础形式。 局部较深处可采用独立桩基础。 - 17- 水文地质条件: 本项目场地地下水主要表现为孔隙水及弱裂隙水,孔隙水赋存于上部土层中,弱裂隙水赋存于基岩裂隙中,通过地质勘察,未发现承压水及地下水突涌地段,地下水主要由地表水体补给,场地内埋藏地层均为弱透水性,水力梯度小,一般水交替循环较慢。 根据对场地环境水分析,并参照邻近区地下水质分析结果,地下水对钢筋砼无侵蚀作用。 地质构造: 根据钻空资料及邻区地质资料,场地基岩为单斜岩层,地质构造相对简单。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2020)》判定,场地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140m/s,覆盖层厚度 15 米 ,本场地为中软土,Ⅱ类建筑场地 ,其地震基本烈度为 7度,建议工程按照 7度进行抗震设防。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设计特征周期值。 - 18- 第四章 项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本工程为南北布置,为各住宅户型提供良好的通风采光朝向,也有利于降低建筑的能耗,符合国家建筑节能要求。 根据 “适用、经济、美观”的国家建设主导原则,以人为本,并根据不同功能用适度标准建筑风格清新、简洁并体现现代住宅建筑的特征。 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 ( 1) 建设规模: ****县廉租住房总用地面积为 5333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建筑占地面积为 1620 平方米,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二期工程建筑占地面积为 ,建筑面积为 米。 合计建筑占地面积为 平方米 ,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 ( 2)主要建设内容:建设三幢住宅楼,户型为一梯四房,按 6 层设计,共 72 套,平 均每套面积为 平方米。 居住户数 72 户,居住人数 288人(按 4 人 /户计)。 ( 3)“三率”指标:总容积率 : ,总建筑密度: %,绿化率: 30%。 二、建设方案 (一)总体规划 - 19- 基本要求 ⑴ 规划布局力求具有整体性、经济性、时代性、超前性,成为 ****县生活区的有机组成部分,使新建住宅与周边建筑物协调一致。 ⑵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原则,着重于环境的立意和刻画,创造一个方便、安全、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 ⑶ 住宅建筑设计力求达到居室方便、舒适、安全、居住生活空间功能布局合理,设施齐全。 ⑷ 总图布置满足规划要求。 (二)总平面布置 ( 1)布置原则 A、依据《住宅设计规范》、《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筑用地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民用设计通则》,针对地域气候特征和文化传统,以及不同的服务对象和消费群体,创造出市场能够接受的舒适居住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注重住宅的套型结构,合理的空间尺度,明确的功能分区,使人们既有一个活动、散步、休闲的地方,又有一个 好的居住环境,精心的立面设计,使住宅充分体现美感。 从设计上营造出与居住生活相吻合的空间层次结构,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空间层次感。 B、根据 ****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周边环境以及原小区现有布局情况,因地制宜灵活布置各住宅。 - 20- C、在进行绿化布局和道路工程布局时,注意与住宅区原有道路及绿化带的协调一致。 ( 2)总平面布置 廉租住房二期小区建设规划场地呈长方形,位于绿珠大道西地块。 根据地形特点和功能要求,小区规划总体呈井格形结构,三栋住宅楼依次排列。 场地四周布置绿化景观带。 (三)设计方案 设计依据: ⑴ 本工程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电气等专业提供的有关图纸及资料; ⑵ 有关规范规程; ①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20); ② 住宅设计规范( GB5500961999); ③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20); ④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⑤ 住宅建 筑规范( 503682020); ⑥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 JGJ1132020); ⑦ 建筑工程面积计算规范( GB/T5035392020); ⑧ 中南地区建筑标准设计建筑图集 工程概况: - 21- 本项目场地地质条件较好,可选择浅基础形式,局部较深处选择独立桩基础,桩基础参数根据 ****县规划勘测设计院所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值选定,桩型、桩长、桩径有建筑设计部门计算确定。 主体结构采用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具体根据 GB183062020《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综合设计院提供的关于本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按照 ****县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 7度进行抗震设防。 结构形式 采用框架结构,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础设计 本工程暂定采用大孔径人工挖孔灌注桩,一柱一桩。 为保证基础设计的准确合理性,要求建设方在设计方进行施工图设计之前,提供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结构防火 本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情况如下: ⑴ 框架柱为钢筋混凝土柱,保护层厚度为 35mm,耐火极限大于。 ⑵ 梁:所有梁均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保护层厚度为 25mm,耐火极限为。 - 22- ⑶ 楼板保护层厚度为 15mm,耐火极限大于。 ⑷ 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保护层厚度为 15mm,耐火极限大于。 ⑸ 非承重墙采用混凝土小型砌块或粘土空心砖,厚度为 2 190,耐火极限大于。 以上所选用材料均为不燃烧体 ,均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的要求。 (四)公用辅助工程 1、给排水 ⑴ 编制依据: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J138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158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⑵ 编制范围 本项目室外、室内给排水及消防。 ⑶ 给水 (生活给水及消防用水) - 23- 本项目的生活用水、消防用水及其它用水均由 ****自来水厂管网供给,其水量、水质均可满足本项目的要求。 项目用水主要为生活给水,按 300 L/人 d 计,年用水量 万吨。 根据本建筑的高度、布局,从节能考虑,本项目为多层建筑,生活给水靠 ****县自来水管网直接供水能满足项目需求。 市政供水系统供水保证率为 %,月停水小时数为零。 室外管网成环状,公共、生活、消防合一,并按防火规范要求设置消防栓。 ⑷ 排水 室 外排水系统,雨水直接排入室外明沟,采用重力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通过项目地块的排污口排入市政污水管。 供配电 ⑴ 依据 国家有关电气设计相关规范、规定。 项目单位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 ⑵ 用电负荷的确定 - 24- 本项目用电负荷主要以应急照明、普通照明、电器设备等。 根据目前的用电水平和国家有关标准,其用电设施按住宅 40W/m2,加上室外照明及设备用电并考虑同时系数和需要系数等因数,估算本项目用电总负荷为。 ⑶ 变配电间 本项目供电来自 ****县电业公司,所处电网名称为站地线,其供电能力充足,能够保证项目建设及项目建成后所需的用电要求。 ⑷ 保安接地与防雷接地 本项目低压侧工作接地采用 TNCS系统,接地包括变电所的接地,弱电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