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生产20000万米滴灌带及配套管材新建项目立项申报建议书内容摘要:

培训中心等七个单位联合编制的《渗灌管企业标准》通过专家审定并己报请北京市技术监督局批准 ,于 1999 年 10 月20 日正式发布实施。 有些人认为渗灌是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其关键技术是研制微孔渗灌管。 微孔渗灌管适合于温室、果树、蔬菜、庭院草坪和一些免耕的大田经济作物 非免耕地区大田作物采用微孔渗灌技术的适宜性需进一步试验。 但是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 ,最主要问题是淤堵 ,经对淤堵物的分析 ,渗水孔除了固体微粒堵塞外 ,主要是生物堵塞。 美国的渗灌管已具有较好的抗泥沙堵塞性能 ,主要的堵塞威胁也是生物堵塞。 对此首部采取了细致的过滤 ,使用前后进行高压冲洗 ,但是 ,仍然不能完全解决生物堵塞问题。 其次是亩投资较大 ,一般为喷灌的四倍。 第三是检查、维修都比较麻烦。 因此 ,使其应用推广的速度较慢 ,但科技含量愈来愈高。 经过近 10 多年来的应用改进 ,微孔渗灌管越来越被缺水地区的农民接受 ,扩建的和新建的 渗灌设备生产企业也逐渐增多。 我国滴灌设备现状 我国目前生产的微灌设备主要有过滤器、施肥器等首部枢纽设备、管材和连接件、滴灌管 (带 )、微喷头、渗灌管等。 1)首部枢纽设备 目前我国批量生产的首部枢纽设备主要有北京通捷机电设备公司的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叠片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施肥装置 ,山东莱芜塑料总厂的全塑网式过滤器和施肥罐 ,生产首部枢纽设备的企业还有河北龙达灌溉设备有限公司、燕山滴灌技术开发研究所等。 目前生产的过滤器如适当组合 ,基本上可以满足不同灌溉水质的过滤要求。 另据了 解 ,通捷机电设备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增加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品种规模 ,目前技术改造 ,计划到 2020 年达到年生产 4000 台过滤器 ,2020 台施肥设备的能力 ,口径从φ 25~φ150,单台 (套 )过滤能力 3~120 立方米 /h,过滤精度达到 250 目 ,可满足年发展 10万亩微灌工程的配套需要。 微灌首部过滤设备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 ,今后应进一步增加品种 ,开发新过滤材料 (如特殊发泡材料等 ),形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 ,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生产成本。 应该说影响微灌首部枢纽正常工作的主要因素 ,并不完全是目 前的产品规格和质量 ,设计上对过滤重视不够 ,施工中没有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使用中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往往是造成微灌系统堵塞的主要原因。 水肥同步精确供给被以色列专家认为是微灌得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的施肥及配套设备在性能、操作性、配套性等方面尚有不小的差距 ,形式比较单一 ,使用中的问题也不少。 今后应加大产品开发的力度 ,对生产应用也应加强示范和指导。 2)管材和联接件 微灌用管材大多是低密度聚乙烯管 (LDPE),规格从 4~80mm,市场货源充足。 LDPE 管材加工简单 ,利润率不高 ,技术条件好的企业不 愿加工生产 ,小企业加工的管材质量不稳。 联接件的问题则更大 ,为追求价廉和方便 ,施工中往往采用内插式的管接头 ,降低了联接处管材的耐压能力 ,管材本身也极易变形 ,造成漏水。 在目前的情况下 ,只能提请用户尽量选择正规企业的定型产品 ,特别应注意联接件的形式与质量。 3 灌水器 滴灌灌水器的发展趋势是灌水器与毛管一体化的滴灌管 (带 ),我国目前批量生产的滴灌管有内镶式滴灌管、管上补偿式滴灌管、迷宫式滴灌带、双上孔滴灌带、普通滴灌带等。 配套完整 ,使用较好的是绿源塑料联合公司生产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产品内镶式 滴灌管 ,目前已形成为每年发展 10 万亩滴灌工程配套的生产能力。 除滴灌管外 ,微管式滴头、大流量滴头、补偿式滴头等也有生产和应用。 微喷头的种类很多 ,我国早期多生产和应用折射式喷头和缝隙式喷头虽早有产品 ,但质量尚不能符合 SL6794 的要求 ,目前国内不少商家代理国外的这类产品。 渗灌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到 90 年代初为止并没有形成产业 ,更没有产品面市。 后随着国外渗灌管进入我国 ,人们才开始考虑现代渗灌的概念 ,我国有几个橡塑企业已着手开发不同材质的渗灌管。 国内外对于渗灌技术素有不同的评价 ,笔者去法国考察时也向 原来生产渗灌管的企业了解有关情况 ,得到的回答是“转入地下的意义不大 ,目前已不生产”。 笔者认为渗灌确有其自身的特点 ,就技术而言应该占有一席之地 ,问题是合格的渗灌管的技术含量绝不在第五代滴灌管这下 ,国内产品和部分国外产品都还不含量。 中国灌溉排水技术开发培训中心对国内外渗灌管的测试结果证实了上述认识。 渗灌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与滴灌一样必须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 ,这也是发展渗灌必须面对的问题。 微灌设备的技术含量高于其他节水灌溉设备 ,高的技术会计师集中在灌水器上。 这是因为微灌设备均是微量出流 ,流道细小 ,加工技术要求高。 另外微灌属精确灌溉 ,对灌水器的性能要求也高。 就总体而言 ,我国生产的微灌灌水器与国外先进产品相比 ,在品种、规模、性能、质量、耐久性等方面均有明显差距。 降低微灌材料设备的价格无疑有利于大面积推广微灌 ,但低价格不应以牺牲产品性能和质量为代价。 据悉 ,中国灌排技术开发公司正在开发经济型内镶式滴灌管 ,它是通过减薄壁厚 (由目前的 ~ ~),增加科技含量 ,实现降低成本的 ,这种思路值得提倡。 4 自动控制设备 实现精确灌溉自动控制设备是必不可少的 ,这类设备我国虽有研制 ,但并没有形成产品 ,今后应引导这方面的工作 ,以提高我国微灌设备的配套能力和总体水平。 5 发展方向 我国近年大量投资于生态环境的治理 ,各地实践证明微灌技术在治理沙漠和风沙中非常有效 ,因为只有采用微灌才能利用有限的水源保障植被和树木的生存。 我国在内蒙、甘肃、新疆地区的生态恢复工程中都在广泛应用微灌。 现在我国的微灌器材已经开始出口 ,预测今后可能成为重大出口产品。 预测 2020 年中国农业用塑料管的用量约 27 万吨 ,占塑料管总产量的6 %。 预测 2020 年中国农业用塑料管的用量约 33 万吨 ,占塑料管总产量的 %. 某某 *市建设配套滴灌设备生产企业的必要性 1)项目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灾后反思的结果。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某某 *农业是荒漠化农业 ,是干旱农业。 自古以来 ,某某 *就是十年九旱 ,而今年的干旱实属历史之最 ,可称50 年一遇。 巨大的灾情使得全市 65 个乡镇 ,945 个村委会不同程度受灾 ,全市因灾造成的损失达 亿元。 特别是因为地下水位的严重下降 ,导致 部分机电井报废无用 ,不能满足抗旱的需求。 但是 ,赤地千里的某某 *也分布着一片片绿洲 ,作物长势喜人 ,大灾不显灾 ,充分显示了以节水为主的设施农业的威力 ,也促使我们灾后反思 ,某某 *的农业必须走以节水为主的设施农业的道路。 二是奇缺的水资源要求我们必须走节水农业的道路。 某某 *市是典型的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在 350mm 左右 ,主要集中在 9 三个月 ,且时空分布不均匀 ,有的年份多雨 ,有的年份少雨 ,十年号称一丰、二平、七干旱。 近年来 ,年降水量仅为 300mm 左右 ,连年干旱导致地面河流断流 ,湖泊干涸 ,作为典型 的岱海面积逐年减小 ,黄旗海已干涸见底。 就地下水而言 ,水位也在逐年下降。 上世纪 90 年代初 ,地下水储量为 12 亿 m3 ,现在储量是多少 ,不得而知。 但是 ,不容忽视的现象是一眼上世纪 90 年代初出水量 60 吨以上的井 ,现在出水量也只有30?40 吨 ,全市几个富水区域 ,如岱海盆地、黄旗海盆地、商都盆地、中旗盆地的地下水位都程度不同的呈下降趋势 ,机电井报废 ,水地变旱地 ,保灌面积逐年递减。 虽然目前还没有到了水缺贵如油的地步 ,但严重的干旱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走节水农业的发展之路。 三是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走节 水农业的道路。 近年来 ,我市全力实施“三化”发展战略 ,工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 工业用水量大幅度提高 ,工业与农业争水现象十分严重 ,城市生活用水加大 ,城市绿化、美化也需要大量的水 ,水的循环利用没有得到高度重视 ,奇缺的水资源已经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为用水大户 ??农业 ,必须走节水的道路。 四是奇缺的水资源浪费现象还十分严重。 一方面我们所面临的现状是水资源严重缺乏 ,另一方面还存在着水资源使用上的严重浪费。 全市大部分水地灌溉还是以漫灌为主 ,蒸发十分严重。 再加上土质主要以砂质土壤为主 ,渗漏 现象也十分严重。 水的利用效率仅为 30%?40%。 我们必须认清这一严峻现实 ,树立水是商品的意识 ,将水看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紧缺资源 ,改变传统的用水习惯 ,合理利用每一滴水 ,用较少的水资源获取较高的产出效益 ,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势在必行。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近几年 ,我市凉城、中旗、后旗、四子王旗等地 ,都对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 ,结果表明 :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在我们这个地区不仅必要 ,而且十分可行。 具体概括为“四节四高”。 “四节” :一是节水。 据上述各地的测试结果 ,由于水量直接作用于作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