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内容摘要:

当我们要买一些东西的时候会去超市,超市里货物齐全,比较方便购买。 那今天我们就要讲一讲“上超市”的有关事项。 黑板书写课题:上超市。 点击超市的环境图。 二、课文学习 昨天,老师请小朋友们回家做了一个小调查(点击文字),先请小朋友们和小组里的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你调查的结果。 刚才小朋友们讨论得很热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 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应该买我们需要用的东西,不需要的东西不应该随心所欲地购买;购买时心中要有家人,除了父母,也要考虑到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及客人的需要;购物要有计划,要考虑自己的购物能力和家庭经济条件„„ 小朋友们真不错,知道去超市买东西前要先想好我们需要什么,那么,进了超市后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我们注意呢。 点击的三个问题:家里还需要什么。 爸爸、妈妈喜欢吃什么。 我准备买什么。 三、体验感悟 下面让我们进入“火眼金睛”游戏,比一比谁的小眼睛最尖,找到小明在超市里不正确 的行为最多。 (点击动画)学生发言时教师适度提问:错在哪里。 由此引导学生正确购物的方法。 小明有些地方做得不对,但还有些地方是做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向他学习。 学生自由发言。 小明在超市里购物的有些行为是对的,有些是需要改进的。 小朋友你们回忆一下,平时你们去超市的时候觉得自己哪些地方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呢。 点击动画“小明在超市”。 四、课外延伸 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进超市要注意的事项,谁能说说你学到了哪些要注意的事项。 学生自由发言。 (要有计划;要为大家考虑;购物时要 讲文明、懂礼貌„„)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逛逛,了解超市的布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在超市购物的一般程序和常识。 体会超市购物的乐趣,能尝试自主购物。 学会在购物过程中讲文明,懂礼貌。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超市里的布局。 学生自带一些各类物品(贴上价格标签,要求都是整元的价格)。 教师准备一些标志牌(有插座),篮子。 教室布置要求只留八张单人桌,学生全部只有凳子并靠后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课后观察了超市里 的布局。 谁来说一说。 (点击图片)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相应的回答。 (超市里有食品区、服装区、生活用品区、电器区、生鲜区等;有些人手上的包需要寄存,就要去存包区,如何使用;如果购买的东西较多,要用手推车,用来摆放货物;有不明白的事项或拿牛奶的吸管等可以去服务区;选好东西要去收银台付钱,不能不付钱就走„„)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引导:超市里的东西是分类摆放的(拿出相应的标志牌),超市里还有服务台,有放篮子或手推车的地方,有存包的地方,有付钱的地方„„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地方的功能。 点击超市布局图片。 二、课文 学习 我们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超市吧。 学生和教师一起讨论如何布置。 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先分区域,将标志牌放到相应的区域里(服务台,付款通道,食品区,生鲜区,生活用品区,服装区,电器区)。 全班动手布置教室。 一些学生搬桌子,一些学生放标志牌。 学生将带来的各类物品及价格牌分类放到相应的区域内。 在小朋友们齐心协力的合作下,我们的小超市布置完毕,看看有没有少什么。 学生回答。 (收银台的人,服务台的工作人员,每个区域的服务人员)学生中选举几人当收银员和工作人员。 谁愿意做这个小超市的第一位客人呢。 请其他同学评价 他的购物流程是否正确。 教师帮助总结购物流程。 三、体验感悟 其实超市里还会遇到很多情况。 提出问题: (1) 我口好渴啊,能不能拿瓶水先喝了,过会儿再付钱,行吗。 学生讨论回答。 (不行,可以从超市挑选瓶饮料去收银台,付钱后就可以喝了。 如果想买其他东西,可以在喝完后再进入超市。 ) (2) 有个小朋友想在超市买水彩笔,可他找不到水彩笔放哪里,怎么办。 (点击图片,播放录音) 学生回答。 (自己看指示牌;询问别的顾客;问超市里的工作人员„„)学生就每一种解决方式即兴表演,教师注意观察引导,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你 真棒。 )。 点击出示小朋友的头像,录音:水彩笔用完了,我想去买一盒,可是我找不到在哪里。 我该怎么办呢。 四、课外延伸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这里有首“超市购物小技巧”,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 (点击儿歌)学生齐读。 今天课堂上,在我们的小超市里学会如何买东西了。 到了真正的生活中,我们也会自已在超市里买东西吗。 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和爸爸、妈妈再一起去超市逛逛,注意别忘记进超市的注意事项,对于一些小物品,尽量自已独立完成购物。 大家能行吗。 点击“超市购物小技巧(儿歌)”。 第三课时 教学 目标: 巩固购物过程中要懂礼貌、讲文明的理念。 激发再次尝试去超市购物的欲望。 通过多元评价(父母、同学、教师、自己等),树立正确的购物观。 教学准备: 教室布置成圆弧型。 “勇敢奖”“礼貌奖”“文明奖”“理财奖”四种奖章数枚。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上次老师请小朋友回家后去超市买一次东西。 你们去了没有啊。 去的小朋友举起手让老师看看。 哟,真不错,课后实践活动认真完成了。 那小朋友们肯定都很想了解别人买了什么,有什么好玩的事情发生了,他们有什么感受,是不是。 那今天我们就来一次“购物心 得交流会”好不好。 (点击文字) 二、课文学习 (点击背景音乐)先请小朋友们把购物的内容、中间发生的趣事、自己有什么感受、爸爸妈妈怎么说都讲出来,和你小组里的伙伴们分享,好吗。 三、体验感悟 接下来,请把你的故事和班里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分享。 在分享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今天我们的“购物心得交流会”要评出四大奖项,分别是:“勇敢奖”“礼貌奖”“文明奖”“理财奖”。 你们有信心赢得这些奖吗。 学生交流,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与鼓励,并适时地进行评价。 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评一评这四个奖应该属于谁,为什么。 学 生评奖,讲述理由,教师颁发奖章。 四、课外延伸 小朋友们,老师相信过不了多久,你们中有很多人都能评上这四个奖。 课后不要忘记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购物活动。 教学反思: 进厨房 教学目标: 知道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水、脂肪、维生素、糖、无机盐;初步懂得均衡搭配一日三餐才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道理。 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文明用餐;知道一些有关的卫生和环保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 能根据所学知识,简单地为家人设计一份比较合理的食谱,为家人带来快乐。 自己动 手制作水果拼盘,体验自己的劳动给家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培养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引导儿童尝试进行“当家”的实践活动。 如今的儿童偏食、挑食严重。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人体必需的六大营养素,认识营养的均衡对身体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在课堂中开展一些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对挑食、偏食所带来的危害有所感触,从而让他们慢慢地养成不挑食、不偏食,文明用餐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道人体所必须的六大营养素:蛋白质、水、脂肪、维生素、糖、无机盐;初步懂得均衡 搭配一日三餐才能促进身体健康。 能根据所学知识,简单地为家人设计一份比较合理的食谱,为家人带来快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食物的图片,调查学生一日三餐的食谱,最爱吃什么,最不爱吃什么。 学生记录自己前一天三餐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点击动画)看动画片,认识六个营养宝宝。 学生观看动画,认识六个营养宝宝 —— 蛋白质宝宝、脂肪宝宝、水宝宝、维生素宝宝、糖宝宝、无机盐宝宝,大致了解它们的名称、作用。 学生回忆刚才在动画片里出现的六个营养宝宝。 教师根据学生的述说逐个点击六个营养素 宝宝。 点击播放动画“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二、课文学习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 我们的身体里可需要这六个营养宝宝啦。 有了它们,我们的身体才会棒棒的。 可要是缺少了这六个营养宝宝,那我们的身体可就遭殃了。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一组图片。 学生看图。 学生交流,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一谈。 刚才,我听到有的小朋友在说,这些营养宝宝这么重要,我以后每天都要吃很多很多。 我们来分析,这样说对吗。 学生看图。 现在,大家明白这六个营养宝宝对我们身体的重要性了吧。 哪些食物中会有这些营养宝宝呢。 (点击动画) 点击“食物中的营养素”。 三、体验感悟 (出示一张食谱)我们先一起来看一看这位小朋友的一日三餐搭配得是否合理、全面、均衡。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来检查人体内所必需的六大营养素是否搭配得均衡。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们课后记录了自己的一日三餐。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来,在小组内讨论,你们的一日三餐搭配得是否合理。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点击图片)这么多食物中,你最喜欢吃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家爱吃的食物中的营养素。 那么,你最不喜欢吃什么呢。 为什么不喜欢吃呢。 其实呀,这些食物里有丰富的 XX 营养素,这些营养 素对我们可重要了。 小结:所以,我们喜欢吃的食物,不能过量食用;不喜欢的食物,也要慢慢地习惯去吃它。 因为只有这样营养搭配均衡,我们的身体才会结实。 (点击儿歌)学习儿歌。 教师带读,学生齐读。 小结:是呀,正如儿歌中讲的,蔬菜、粮食营养全,样样都吃不挑食,这样,我们才会有一个棒棒的身体。 小朋友们,平时爸爸妈妈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们,非常辛苦。 今天,我们根据刚才学到的知识,为家里设计一份既营养又合理的一日三餐食谱送给爸爸、妈妈好吗。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我家的三餐食谱表”。 学生设计一日三餐食谱,教师 巡回指导。 (点击图片)请学生自行设计“我家的三餐食谱表”。 全班交流。 评价营养是否全面、合理。 教师颁发“小小营养师”的奖牌。 点击各种各样的食物图片。 点击教科书第 25 页“诗园”中的儿歌。 点击一些常见食物的图片。 四、课外延伸 我们很多小朋友都学会了为自己家的一日三餐设计食谱。 请大家带着课堂中设计的食谱,回家听听爸爸、妈妈的意见,并和爸爸、妈妈一起完成“我家一周的食谱记录表”。 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表格。 出示“我家的三餐”食谱表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懂得用餐前和用餐后可以帮爸爸、妈妈做一 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文明用餐;知道一些有关的卫生和环保的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付诸行动。 教学准备: 学生在前一天仔细观察父母在用餐前后所要做的事情,并把它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朋友们,平时你家来客人吗。 来客人的时候,你会不会帮忙。 二、课文学习 学习“用餐前”。 星期天,小红可高兴了,因为住在外地的爷爷奶奶要到家里来作客了。 一大早,小红就起床了,因为她想帮爸爸妈妈做点事„„(点击录像)学生观看,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小红帮家里做了哪些事情,如果“我”是小红,我 可以„„ 学习“用餐时”。 (点击录像)学生观看,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小红哪些地方做得好(随机穿插一些环保和卫生知识的教育),如果“我”是小红,我还会„„ 学习“用餐后”。 (点击录像)学生观看,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小红又帮着妈妈做了些什么事。 如果“我”是小红,还可以„„ 点击播放录像“用餐前”。 点击播放录像“用餐时”。 点击播放录像“用餐后”。 三、体验感悟 教师和两个小朋友扮演客人,请一个学生演小主人。 其余的同学观看,看看小主人在用餐前后做得好不好。 学生评价好与不好的地方,并说明原因。 四、 课外延伸 刚才,小朋友在家里来客人时,自己要干些什么都演得很好,说得很好。 爸爸、妈妈白天要工作,回到家还要买菜烧饭,非常辛苦。 我们在平时都要为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样,我们的小朋友才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加深对六大营养素的认识。 动手自己制作爱心水果拼盘,体验营养、健康的快乐。 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 1~ 2 种水果,要求先在家里用水洗干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上两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些有关营养素的知识。 营养搭配均衡合理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 二、课 文学习、体验感悟 同学们,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所以我们平时应多吃水果。 (点击图片)你们想亲手来做一做这样诱人的水果拼盘呢。 教师讲一讲在做水果拼盘时要注意的问题: (1) 平时在家里吃水果前应该洗干净。 (2) 在做拼盘时要把手洗干净或戴上一次性手套,注意卫生。 (3) 做拼盘留下来的水果皮及核要及时清理。 (4) 拼盘过程中需要用刀,用刀要注意安全,教师进行示范。 小组合作,完成水果拼盘。 学生在操作时,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引导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