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翟资料-中外科学家内容摘要:

1、墨翟资料光世昌老师搜集整理 山西省昔阳县中学校一、生平简介墨翟(公元前 468376) ,人们尊称墨子。 他是战国初年的鲁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 年,死于公元前 376 年。 墨子出身于下层,少年时代曾经“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来觉得儒家的礼过于烦扰,厚葬浪费财物,使百姓贫困,而长时间的服丧也有伤身体,妨碍生计。 所以撇弃儒学,并进而创立了墨家学说,成了儒家的反对派。 他有弟子三百人,结成有组织有纪律的墨家学派团体。 二、科学成就墨子和他的弟子流传下来的著作只有墨子一书。 全书原有七十一篇,现存五十三篇。 这本书主要是墨子的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汇集,代表了墨家学派的思想。 由于墨子和他的弟子能够刻苦 2、耐劳、勇敢善战、参加生产、勤于实验,因此,墨家不仅在思想上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科学技术上也有重大成就。 墨家关于科学技术的论述,包括数学、力学、声学、光学等方面,主要保存在墨经中,墨经是墨子的一部分。 1在力学方面,墨家给“力”下了符合科学的定义。 对杠杆平衡的研究,不仅考虑到力的大小,而且考虑到力臂的长短,实际上提出了力矩的概念。 可以说,墨家已经发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此外,墨家对运动和时间、轮轴、斜面、圆球运动以及浮力等问题,都有深刻的论述。 在声学方面,墨家的突出成就是把固体传声和声音共鸣在军事上的巧妙运用。 2在光学方面,墨家研究得更多。 他们做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 此外,墨家对飞鸟的影 3、子、物体的本影和半影、凹面镜和凸面镜的成像现象等,也都作了许多研究。 从墨家对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某些方面还比较原始,但有不少同近代物理上的实验结果是一致的。 可以认为, 墨经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自然科学论著。 三、趣闻轶事墨子是继孔子(前 551前 479)之后有巨大影响的思想家,他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主张不分等级,不分亲疏,互爱互利。 从一个有名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墨子的为人:鲁国有一个建筑师叫做公输班,他帮助楚国制造攻城用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方面立刻组织他的弟子去守卫宋国,另一方面自己连夜动身去楚国。 他走了十天十夜,脚底磨破了就撕一块衣裳把脚裹起来再走,终于赶 4、到了楚国郢都。 他先说服了公输班,然后又说服了楚王,他们都答应不再打宋国,制止了这场战争。 墨子墨子为墨家经典著作。 据汉书艺文志所记,共 71 篇,今存 53 篇(另 8 篇仅存篇目)。 其中尚贤 、 尚同 、 兼爱 、 非攻 、 节用 、 节葬 、 天志 、 明鬼 、非乐 、 非命等篇,体现了墨子的基本主张。 每篇又分上中下,内容一致而详略有异。 可能是他的弟子记录的不同本子。 其他篇目,除经上、下是墨子自作外,都成于弟子之手。 毕沅、孙星衍则以为亲士 、 修身篇也是墨子自著。 墨子散文虽保留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 作者还确立了“三表”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 所谓“三表” ,即“上本之于右者 5、圣王之事” , “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 , “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非命上 )。 这表明作者已自觉运用逻辑理论进行论证。 又常用设问、设难之法,使论述得以深入;还多用比喻,以求文意通晓。 公输一篇,属于记事散文,记述了墨子阻止楚攻宋的事迹,情节首尾完整,曲折生动,写楚王骄横愚蠢,公输般狡黠,墨子正气凛然、大胆机智,性格颇为鲜明。 墨子文字虽比较质朴,但保存了不少古字,讹夺错乱又多,不便阅读。 清代毕沅为之校注,其后孙诒让吸取各家研究成果,撰墨子闲诂 ,是比较详备的注本。 墨家对力的定义“力,刑之所以奋也。 ”这里的“刑”同“形” ,是物体的意思;“奋”的原意是鸟张开翅膀从田野里 6、飞起,这里是运动转移和变化的意思。 这句话就是说,力是使物体的运动发生转移和变化的原因。 这个论述和近代物理学中力的定义是一致的。 墨家对杠杆平衡的研究墨家在讨论杠杆平衡的时候写道:“衡,加重于其一旁必垂,权、重相若也。 相衡,则本短标长。 两加焉,重相若,则标必下。 长、重者下,短、轻者上。 ”这里的“权”指的是砝码, “重”指的是重物;“标”指的力臂, “本”指的是重臂。 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个杠杆,一边悬挂着砝码,一边悬挂着重物。 砝码和重物的重量相等,支点在杠杆的中间,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如果加重其中一边,比如重物一边,那么这一边就必定下垂。 为了保持杠杆平衡,就要把支点向重物方向移动,使重臂缩短而力臂加 7、长。 这时候,如果两边都增加相等重量,那么力臂一边必定下垂。 总之,长和重的一边下垂,短和轻的一边上翘。 声音共鸣 在墨子备穴编有这样的记载:在城墙脚下每隔几尺远挖一个深坑,坑里埋入大陶瓮,瓮口上蒙皮革,让听觉灵敏的人伏在瓮口上监听。 如果有敌人挖地道攻城,监听人就能听到挖地道的响声,根据各个陶瓮的响度情况,还能判断出挖地道的敌人所在的方向和距离,守城人就可以及时从城里往外挖地道,迎击敌人。 小孔成像如图,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在朝阳的一面墙上开一个小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小孔对着的墙上就会出现一个倒立的人影。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 墨家解释说:光线象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 人体上部挡住了从上面射向小孔的光线,上部影子在墙的下方,人体下部挡住了从下面射向小孔的光线,下部影子在墙的上方,在墙上就形成了倒立的人影。 虽然这里讲的是影而不是像,但道理是一样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