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语文九上第9课汉字之美妙在多维(1)内容摘要:

2)有同学说他是一位科学家,几何学研究空间,空间具有维度,维度越多自由度越大。 这位科学家从几何学角度研究汉字之美,他又是一位兼容并包的学者。 正是这位学者以一名科学家的视野去洞悉人文领域,让读者在感受科学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倾听情感的声音,发现灵魂的震颤。 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位让科学与艺术联姻的学者了。 4. 关于作者。 沈致远,江苏溧阳人, 1980 年沈致远由中国科学院派赴美国,在纽约理工大学任访问科学家。 1990 年受聘于杜邦公司中心研究院,先后担任研究员、院士等职务。 现任资深院士,负责高温超导体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沈致远在国际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四十多篇学术论文。 1979年由国防工业出版社 出版的《微波技术》,被国内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用作教材; 1993 年在美国出版的《高温超导微波电路》是该领域唯一的专著,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中国清华大学等校选作博士研究生教材。 近年来他致力于提倡科学文艺, 1998 年应邀在《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开辟了《天趣园》专栏,专门发表他的科学散文及科学随笔。 科学散文集有《科学是美丽的》和《科学是大众的》两本。 《说数》《师法自然》《蒙娜丽莎微笑揭秘》等多篇文章被收入大中小学教材。 四、精酌细赏。 沈致远在篆隶楷行草的汉字之间,在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之内,在人数众多的书法家之 中,在精益求精的书法工具之下,通过几何学的维度重新解读了令人惊艳、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一被人思考过千回万遍的“汉字之美”,作者又做了怎样别出心裁的重新思考。 1. 挑战大师:从科学的角度讲究竟何为维度。 先让学生自己解释维度。 再让学生细读第 3 自然段。 比较自己解释的维度和作者解释的维度。 作者解释“维度”,洞中潜蛇、原上奔马、空中飞鸟三个例子将“几何学的三个维度”解释得通俗浅近、明白晓畅。 比喻使抽象的事物一下子生动明晰。 2. 细读第 4— 12自然段,看看作者究竟列举了汉字的几种维度。 (板书呈现:“一维 二维 三维 四维 多维”。 ) ( 1)有同学举手质疑,汉字根本就不是一维的。 想一想,哪一段写出汉字根本就不是一维的。 明确:第 4自然段。 作者根本没写汉字书法与 一维的关系,倒是写了拼音文字等一维的文字和钢笔字等缺少空间韵律的文字,这应该与汉字书法形成对比。 有一种水落石出的感觉。 (教师总结、补充板书:绝非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